人,仿佛是一种奇怪的容器,能装下好多种情绪。
情绪每刻都不同,奇怪的是,这个容器,始终能够承载它。
也许说是“能”,更确切地应该说是“不得不”,是一种原始的本能。
情绪从何而来,从脑中,还是心中?
大概是从脑中先孕育出了种子,结出的果实喂给了心。
心吃到了甜果,自然是开心的;心吃到了苦果,自然得难受半天;
心吃到酸果,会是如何呢?酸果的滋味不如甜果和苦果所带来的感受那般直观。酸是一种迂回的情绪,带着回味。甜蜜和苦涩轮番躲在某个拐角处,不期而遇。
这么看来,吃到酸果,自然得喜忧参半。
心啊,最怕的还是吃到腐烂的果子。些许是因为在脑中太久,硬是等到枝头都挂不住了,才肯掉落下来,心吃到这样的果子,不仅得难受半天,那残留的腐败所带来的苦味,必定得在心头萦绕上好几天,心若无法将其消解干净,紧挨着的胃,自然会受到牵连。
无论是什么果,究其原因,都是我们自己所种,终究都得自己尝。
我们之于生活,无疑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来的并不是事物的本来样子,而是我们内心对于事物的定义。我们并非理性地认知这个世界,我们的眼中,全是我们自认为的世界。
就好比“塞翁失马”,有些人会惋惜哀叹,有些人则泰然处之,而这正说明,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人心才是最终评判的依据。
我们的情绪,虽然由外物激发,但是,选择吸收什么,选择结出什么味道的果实,全凭个人意志。我们天生就有选择的权利,并非需要对生活所给予的一切照单全收。
僧侣为何修行,大概是为了平和内心,不被外物所左右。世间的情绪,最持久的,最让人舒服的,便是平静。
我最喜爱的情绪,便是平静。
平静需要修行。
心中像一湖平静的水,只是偶有涟漪。
世间万物,皆因入了人眼,才有了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