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一共有8052字,阅读完大约需要20分钟
前言
先做下自我介绍,我是17年本科毕业,通过校招进入到一家中国互联网50强企业,加上实习期已经工作了两年半,一直都在做K12教育方向的产品,于近日因为个人原因辞职。我是一个善于复盘总结的人,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为我梳理、融合产品的经验和工作的得失,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分享出我的经验能够与更多产品同学进行交流。
接下来介绍本篇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是总结我的产品设计方法论,包括需求分析、用户分析、竞品分析和产品设计;第二部分是总结我比较受用的两种思维模型;第三部分是其他的一些感想。
产品方法论
一个互联网产品一般会经历一个点子-市场分析-产品分析-产品设计-开发测试-数据复盘等环节,我的产品方法论主要关注产品分析和产品设计这两个环节,且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也都花费在了这两个方面。
一、需求分析
1、需求来源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需求主要来源有领导需求、用户研究、用户反馈、竞品分析、头脑风暴、BUG转需求、数据分析、产品规划/路线图、自己发现等,不同的需求来源影响着需求的优先级,且所有的需求都要用一个需求池进行管理和维护。
2、需求分析
在录入需求池前需要对需求进行简单的筛选,即删除、合并与归类:
删除:删除不符合产品定位、无意义、代价高、得不偿失的需求
合并归类:根据模块相似度或需求类别(新增、优化、BUG)等维度进行需求合并归类
做完简单的筛选后,还需要对需求的动机(真伪)做进一步分析,特别是针对领导和用户提出的需求,要找出他们提出该需求背后的原因,可以不断问“为什么”,也可以通过“角色、场景、流程”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从王诗沐的《幕后产品》中学到的,这里不详细介绍。
角色:对同一个功能,不同角色的需求不一致
场景:分析需求真实发生的场景,考虑实际情况
流程:分析满足需求的关键路径,判断能否满足
经过前两步分析出的需求,绝大部分都是对产品有用的,可以录入到需求池中进行下一步的评估了。
一个简单的需求池至少要包括序号、需求名称、需求详细描述、需求来源、需求状态、需求分类、创建时间、需求提出人、优先级等字段:
需求名称:建议命名为“xxx产品-xxx模块-xxx需求”
需求描述:建议描述出该需求的要求、及涉及的目标用户和场景
需求状态:待领取、已领取、已完成、已暂缓、已作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求分类:新增功能、优化功能、体验提升、BUG等
优先级:判断哪个需求先做,后面会讲到判断需求优先级的方法
3、需求评估
需求池中这么多需求应该先做哪个呢,就需要对需求的优先级进行评估。
影响需求优先级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包括产品目标、核心价值、风险项、领导需求、紧急程度、频率、开发成本、影响范围、公司PR等,当多项目时,还要考虑项目的重要度、状态、需求通用性等因素。
如何以客观的方式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判断需求优先级呢,这里介绍我工作中的方法:需求评分。
将每种影响因素作为判断标准,根据每种因素可能的项目设置加减分值,对每个需求进行打分,这样就能计算出相对客观的优先级。图中的判断标准和分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用户分析
1、用户细分
这里介绍两个维度的用户细分方法,分别是按属性划分和按行为划分。
1)按属性划分
可以将用户属性分为基本属性和业务属性,基本属性又包括人口属性(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国家等)和心理属性(虚荣心、被认可、攀比等),根据不同的业务还有各自的业务属性,如对于K12教育来说,教育信息化的接受程度就是一个业务属性。
按属性划分可利用矩阵进行分析。在基本属性和业务属性中各选一个有关联的属性作为x、y轴,构建矩阵进行分析。
刚毕业的教师:这类用户刚刚开始教学,对信息化的认知较高,可作为重点拉新对象
教育专家:既有多年教学经验又对教育信息化有较高的理解,可作为顾问
普通教师:属于绝大部分用户,这类用户因为学校和领导的要求才使用信息化工具,可通过加强与教育局和学校的合作获取该类用户
老教师:教龄较大,有自己固定的教学方法,对教育信息化的接受程度较低,此类用户不属于目标用户
此方法适用于产品前期的分析,帮助产品经理对用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然也可以根据其他属性,如科目、学段进一步细分。通过该方法细分出来的用户不一定准确,因为更多的是基于部分信息进行的主观判断,可以通过用户调研来进行验证。
2)按行为划分
按行为划分就是将行为相同的用户进行分类,适用于在有成熟数据的场景。比如使用资讯类软件时,最开始都会让你选择一些喜欢的标签,通过该行为将用户进行聚类,便于后面的个性化推荐;再如选择活动推送的时间时,应该选择大部分用户经常登录的时间段。
还可以根据业务流程对行为进行划分,比如教师备课的流程就包含参考教材、教学过程设计、新建PPT、课件预览、课件存储,可以根据每一个步骤分析用户的需求。
另外用户的行为离不开本身的属性,在分析时需要结合基本属性和业务属性寻找用户行为背后的动机。
2、用户调研
常用的用户调研方法有用户访谈、焦点小组、问卷调研、可用性测试等。对于K12教育行业,还有两种特殊的了解用户的方法——实地考察和听专家分享。可以根据不同的调研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
实地考察:公司与学校有合作,可以进入学校听课并观察教师实际使用产品的情况
听专家分享:公司会请一些教育专家给我们分享他们对教育的经验和看法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在调研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调研的目的、目标用户(必要时要进行细分)、调研流程与问题以及材料准备等。
在调研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需要根据用户的谈话或行为再一次判断该用户是否是目标用户,我曾经在做电话访谈时,发现有些用户对我们的产品并不了解,但是在招募资料中却填的是多次使用,从这类用户中我们发现不了什么有用的信息还有可能会误导我们;二是需要判断用户说的话是否是真话,这取决于调研方式和经验,目前我还没有经历过此类场景,但是有一个经典的例子,索尼公司开发一款新的音箱,邀请一部分客户去做访谈,大家纷纷表示喜欢青春靓丽点的颜色,如:蓝色、绿色、黄色等等,访谈结束后,索尼赠送每人一个音箱作为答谢,有各种颜色,让用户自行选择,结果大部分人都带走了黑色的音箱;三是多问开放性问题,引导用户说出使用场景:在什么时间为了什么目的做了什么事,需要时我们可以继续深挖用户为什么选择这么做。
在调研结束后,需要记录调研的结果,并得出结论和优化建议,同时需要对此次的调研过程进行复盘总结。
3、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包括人口信息、职业信息、喜好、心理特征、软件掌握情况、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的痛点,以教育行业为例:
人口信息:性别、年龄、所在地区等
职业信息:学校、所教年级、科目、教龄、教学态度、教学习惯等
喜好:兴趣爱好
心理特征:责任感、懒惰、求知欲等
软件掌握情况:设备熟悉度(PC、iOS、Android)、常用软件等
工作流程:记录用户从开始上班到下班的各项流程及详细内容,拿上课举例,分为课前准备、课程导入、课程展开、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等流程,每个流程都需要进行详细介绍
工作中的痛点:结合用户调研分析各流程中的痛点,比如课后批改作业的一个痛点就是会耗费大量时间做一些重复性工作
经过前两个步骤,我们对用户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根据用户细分的情况,将每一类用户进行上述分析与归类,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用户画像。
三、竞品分析
1、竞品选择
竞品选择不局限于产品的行业、形态,只要是可以借鉴的产品或功能都可以作为竞品。比如想要做一个学生作业互评的功能,除了教育行业的竞品外,还可以参考电商行业的评价功能;再比如要做一个护眼系统,除了参考一些护眼APP外,还可以参考一些实物或服务,如好记星、护眼仪、眼保健操等。
另外也可以通过将过程碎片化的方式寻找竞品,例如做一个竞赛功能,可以将竞赛流程分解为答题、计分、排名三个过程,针对每个过程都可以寻找对应的可参考竞品。
2、竞品分析
竞品选好后,就需要对竞品进行分析,找到可借鉴的价值。
可从产品、用户、数据、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该方法来源于王诗沐的《幕后产品》(原方法为产品、用户、数据),我将自己的经验进行了融合。
产品方面:产品定位、核心竞争力(分析核心功能的特点、详细数据情况、用户评价)、发展趋势(了解竞品过去、现在、未来的功能发展走向)、商业模式
用户方面:竞品核心用户(熟悉竞品最忠诚的用户群)、竞品主流用户(熟悉竞品占比最大的主流用户群)、用户构成(熟悉竞品各类用户群的构成比例)
数据方面:竞品整体数据(了解竞品在市场中的体量和位置)、竞品数据趋势(了解竞品整体数据的变化趋势)
功能方面:功能数据(详细数据情况)、功能拆解(了解功能层级)、功能迭代(了解功能的迭代历程)
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维度进行分析。如果是要分析竞品在市场中的体量和位置、寻找切入点,可以从产品、用户、数据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是为了借鉴竞品的某个功能,可以从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横向分析该功能的迭代过程,纵向拆解功能层级,结合自身业务进行借鉴。
四、产品设计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结合自身经验,我总结了七点要注意的地方:
1) 需要深入了解业务,否则做出来的产品是不切实际的
2) 需要了解目前技术上的实现方式,避免做一些无法落地的功能
3) 不要遗忘异常流和逆向流
异常流:包括网络异常、空状态、各种情况下的错误提示、输入限制、时效性、阈值等
逆向流:需要考虑逆向流程的设计,让用户的操作可以形成一个闭环
4) 状态可见
要让用户时刻感知到操作状态,给出及时反馈
5) 埋点设计
在产品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埋点的设计,需要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对哪些功能进行埋点、收集哪些字段的信息才能验证功能的好坏。
埋点分为代码埋点、无埋点、可视化埋点。我们公司采用的是相对复杂的代码埋点,有一套成熟的埋点规范:
模块、功能:进行功能拆解,写出需要埋点的功能及层级结构
埋点描述:描述出埋点的条件和目的
通用属性包:每种产品形态都有自己专属的事件属性,我们预先设置好属性包内容,埋点时只需要进行调用
自定义属性:属性包里没有的属性可以新增
重要度:1-5
6) 要考虑到功能分期,哪些是必要功能,哪些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不做
7) 最好有项目的控件库
思维模型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陷入一个误区,就是遇到问题时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没有从问题的本质思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特别学习了一种思考方式帮助我解决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来自《结构化思考术》)。另外再介绍一个沟通时的思考模型,叫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有啥用-下一步(来自《有效提升你的职场说服力》)。沟通和解决问题是产品经理的两个主要事务,从实际情况看,这两种思维模型都对我都有比较大的帮助。
一、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清晰现状是什么
怎么样:对现状做出明确的评价,包括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为什么:分析原因
怎么办:提出解决方案
比如开发觉得一个功能/需求没必要做,作为产品经理先要明白这个功能/需求的详细情况,是为了帮助哪些用户在什么情况下解决什么问题;接下来是要对这个功能/需求进行事实和价值的评价,实现起来复杂还是简单、能够帮助多少用户、通过该功能是否能够真正解决用户问题、不做会怎样、有没有更好地方案;接着分析为什么开发觉得没必要做,分别有哪些原因,这里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尽可能多的收集所有原因,是真没必要做还是由于开发成本问题,或只是开发懒得做;最后,根据每一个原因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若有多个解决方案则根据利弊进行判断。
针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上述步骤进行解决,可避免直接跳入解决方案的惯性思维,并且能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便于给出最优的方案。
二、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有啥用-下一步
为什么:了解背景和意义
做什么:给出大的方向
怎么做:具体如何操作,要充分考虑到对方可能出现的反对意见,提前解决
有啥用:做了这些真的可以帮助达成目的吗(强调关键利益,从对方的角度)
下一步:马上可以做什么
与领导或同事沟通开会时可以采用此模型。
比如你要跟领导介绍你的改版计划,首先要跟领导交代该次改版的背景和意义,保证领导和你在战略层达成共识;接下来去介绍大的行动方向,比如投入多少人手在多久时间内完成,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接着介绍详细的计划,需要充分考虑领导可能提到的反对意见,提前解决;介绍完具体步骤后,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再次强调关键利益,“通过以上方式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改版,预计提高xx的效率,减少xx成本”;最后要指出有什么马上可以做,或者让领导选择。
开需求澄清会也是同理,先介绍本次需求的背景和优化方向,再针对原型和规则进行详细说明,并解答与会同学的问题(需要提前考虑可能提出的问题),介绍完原型后进行一次总结,最后针对本次会议列出会议代办。
其他的感想
一、知识管理
我认为对知识的管理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包括对知识的获取、整合消化和应用。
我先讲一下我的做法。对于工作中获取的知识(收获、犯错、感想等),我会按月进行记录,形成月报,在阶段性节点时会进行反思总结;对于工作外获取的知识,不管是网课、书籍还是文章资讯,我也都会用X-mind记录或是收藏下来。做了这些事我不能说对我有很大帮助,但是当你到一个阶段进行回顾时,会很有成就感。
对知识的掌握分为四个阶段:
宠物猫狗:靠喂
蚂蚁:见到什么搬什么
蜘蛛:知道在哪结网
蜜蜂:采过很多花,酿造自己的蜜
知识管理的过程就像蜜蜂采蜜,输入的是别人的知识,输出的是自己的知识,重要的是酿造的部分,也就是自己的理解,能不能将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这就得靠自己了。举个例子,我看了一些有趣的文章,是从势道法术器的角度去分析产品经理能力的,于是我结合自己的经验也总结了我认为的势道法术器: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看了什么,而是你是怎么看待的。
Tips:养成良好的文档整理习惯会帮助自己进行知识管理
二、对教育及教育信息化的感想
互联网赋能教育就是把传统的基于经验的学习通过技术手段,用数据化的方法搬到线上,然后再通过数据智能的方法去优化整个学习体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将用户行为线上化,一个是数据智能。从宏观看教育行业,大都还处于线上化阶段。
从细分的角度看教育行业,主要分为早教、K12、高等教育、语言学习、职业教育,因为我是做K12的,所以说下K12教育行业的一些看法。
我有一个观点,针对K12用户来说,围绕校内的教学场景才是发展方向。原因有三,一是关于竞争,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在校内,校外进行学习的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用户使用软件的时长会更少,平均到每个软件上就更少了;二是关于增长,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从校外教学场景入手的产品会很容易达到增长的天花板,再加上用户使用时长低,所以这类产品需要寻找新的方向,像作业帮、猿题库都与学校进行了合作;三是关于壁垒,面向校内的产品在本身就拥有学校、政府的背书,而且大部分校外学习的场景都可以被校内学习覆盖掉,所以针对校内教学的产品很容易进军到校外领域。
对于校内教学软件,主要是教育信息化产品,K12教师是主要用户。他们比较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化产品,可以提升教学品质和教学效率。但是也有部分痛点:一是现在班生数过大,相应的管理难度也会加大,运用信息化产品进行教学时的管控会更难把握;二是现有的教材内容多、教学进度快、知识点难,运用信息化产品可能会使教学进度搁置,无法完成教学内容;三是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很难因材施教;四是产品体验不强,性能不稳定,容易出问题。
因此我认为在未来的课堂中,还是会以传统上课方式为主,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使用教育信息化产品记录下教学数据,通过分析形成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信息和学习计划。举个例子,未来教师和学生还是保持现有的上课方式,学生的课堂行为可以通过摄像头记录,课堂练习可以通过智慧纸笔进行记录,学生在课后可以根据分析出的薄弱项进行针对性练习,老师也可以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
要想实现教育信息化产品真正落地,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各学科的知识图谱,它属于教育最底层的信息化,不管是线上收集用户的行为还是进行数据的记录,最终的目的还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道题学生会不会做,并不是由单一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就能决定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权重分布问题,而是底层的数据标签没有标准化,而这件事情要标准化,每一个学科,不同年龄段的教育都有挺多的差别,需要很多行业专家、公司、政府共同去制定标准,且需要较大的样本进行测试和校验,所以说做教育要深耕细作。
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且在个性化教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通俗的意思是指面对事物或者问题的思考方式。这一词来源于《刻意练习》,也是这本书给我收获最大的地方。
我们说要向优秀的人学习,究竟是学习他们什么呢?
我们往往只关注别人的行为,小时候父母说你看xxx每天都在学习,做作业到很晚,你要向他学习;工作后,老板说你看xxx产品的xx功能多好,我们也要做。但是你会发现,怎么我每天学习,成绩还是没有长进;加了这个功能,数据上也没有什么提升。你开始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但你不知道的是,学习好的同学每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竞品的产品经理也是进行了很多分析才决定做这个功能的。
依葫芦画瓢是无法复制成功的,因此学习的不是别人的行为,而是学习别人面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在你面临类似问题时要学着像他们那样思考。
四、与开发沟通
开发更关注技术的合理性和产品的兼容性,只要在设计时考虑到了这两点,开发基本上不会质疑你:
技术的合理性:包括能否实现、技术难度等
产品的兼容性:包括新老版本功能、数据上的兼容
因此在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遍历所有的逻辑分支,保证不出现遗漏;二是判断数据的流转情况,包括数据结构的调整及新老版本的兼容性及过渡方案;三是在保证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尽量设计复杂度低的功能及界面。
在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统一名词,可能你和开发说的是一件事但是用了两个不同的名词或是都用一个名词但是指的却是两件事,这样会严重影响沟通效果。另外能用图来表示的尽量画图。
五、游戏化&情感化设计
游戏化设计:使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引导人们的行为
情感化设计:通过产品的功能、操作或者气质刺激用户,让其有情感上的波动
两种设计方式都有一个共性,即注重用户的心理感受。特别是对于教育领域,学习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学生很难沉下心来,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谁就可以从众多产品中突出重围。因此在设计时往往会考虑用户的情感,最简单的表现就是界面和提示了。
对于游戏话设计可以根据八角行为分析法去分析用户的心理属性:
使命感:指人类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意义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成就感:取得进步、提升能力和克服挑战的内在驱动力
授权:驱使玩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的过程,不断找出新事物,并尝试进行不同的组合
拥有感: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拥有或控制某样东西
社交感:通过加入多人游戏和交互的内容,满足人类的社交需求
稀缺感:一种由渴望感而引起的驱动力
未知:未知的东西激发人的的好奇心
亏损:人类有损失厌恶,害怕失去
对于情感化设计,可以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三层理论模型来分析:
本能层:产品给用户初次印象时,本能地通过知觉体验所激发而来的反应,包括语意设计、色彩设计等
行为层:用户和产品交互时所感知和体验到的可用性,以及所产生的高效率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包括人性化设计、可用性设计等
反思层:依赖人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人通过对产品包含的信息、内容、文化背景和含义的理解与体会而产生的更深层的反应,包括背景故事设计、人文关怀设计等
当然游戏化和情感化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游戏化/情感化而去做相关的设计。比如想要提高某个功能的使用率,对其进行情感化的设计可能会有帮助,但也可以根据行为漏斗找出转化率低的步骤进行优化,或是对使用率低的用户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围绕目的,选择其中性价比最高的方法。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两年来工作经验的复盘总结,由于目标用户是我,写得比较简单干练,。最后我想说的是,产品经理的核心不在于术(经验、技巧、方法),而在于独立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