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在近些年非常流行,是指对于一个人而言,从小生长的,父母和本人组成的家庭环境,叫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相对概念,则是这个人成家后组建的自己的全新家庭。
(一)
我第一次听说“原生家庭”,以及由这个概念衍生而来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等的话题,是几年以前,偶然看到武志红的博客,对当时“杨元元自杀”事件的评论。大概是说,杨元元和母亲的关系是“病态共生”关系,母亲像寄生虫一样寄养在女儿身上。被寄生的感觉令女儿痛不欲生,一心寻死;但是若追求自由,寄生的父母又会死。所以在情感和精神上被这样的母亲控制、绑架,最后因为一些小事的失败,走向了极端。
当时这篇文章在出差的路途中偶然看到,却让我一路泪流不止。因为文中剖析杨元元无奈又无助的心路历程,杨母可怜又可恨的种种行径,居然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踪迹可循。作者的分析丝丝入扣,我才察觉到,那个压抑已久的自己,是多么渴望被人深刻理解。
从那一天我忽然意识到,我与母亲的关系也是有一点病态的,虽然没有达到杨元元和母亲那么极端,却也突然发现,我所有的举动潜意识里都在讨好母亲,她时常用“不听话不给你钱”这种威胁,用剥夺我的经济供给来证明她的爱是可以迅速收回的,所以在与母亲的相处中,我花了太多气力,也变得伤痕累累,心中充满了怨恨。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简单粗暴,给予子女的爱大多附加了太多的条件和对于回报的期待。
但是我想说的是,当意识到这一点,一定要开始自救的行为,你现在的样子,也许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倘若不进行自救,只能陷入可怕的轮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宿命。
(二)
我有一个发小清儿,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母亲还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就下岗了,也许是经济上穷困怕了,她母亲非常希望清儿将来能拥有物质上富裕的生活。于是集全家之力,还借了些钱,想尽办法在我们当地的富人区买了一套房子,全家搬了过去。
清儿母亲的想法很简单:原来住的贫民区,能结交的都是厂里的子弟,以后说不定也要嫁到这里,一辈子也翻不了身,只有离富人近一点,说不定哪天碰到个金龟婿,一下子就改变命运了。
清儿从小就被教育要和富人做朋友。在她母亲有限的见识里,最想看到的,就是长大了的清儿,把轻巧的小跑车停到车库,然后周末牵着一条大狗悠闲跑步,迎着别人羡慕而惊艳的目光,自信的微笑,然后追随者一直从富人区排到贫民窟。
但是富人的生活哪是那么容易融入的,何况为了住进富人区,本来就拮据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清儿读了个大专就出来工作了,原因是她母亲说,书读那么多没用,还不如找个好工作,能更快的遇到真命天子。
所谓的“好工作”,就是在奢侈品店卖包。进出的的确非富即贵,但是跟柜姐有染的,大多是有妇之夫,根本上不得台面的。
在我们面前,清儿的穿戴不俗,却自嘲是“贫穷贵公主”,因为要维持表面奢华的生活,月月都要还数以不菲的卡账,导致工作近10年,积蓄居然是0,平时也不敢生病什么的。日子其实过得非常艰苦。
我问清儿,那你找到如意郎君了吗?她苦笑着说,哪有那么容易。被奢靡的生活浸淫久了,条件稍微普通一点的根本看不上。条件好的,人家又看不上她。
比如有几次,有钱的朋友攒局,叫上清儿,介绍一些海龟精英给她。
聚会中,海龟、新贵闪闪发光,但是他们的那些留学趣闻、用英语说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笑话、对公司管理层和国家政策的吐槽、创业中的晦涩词语,所有相谈甚欢唇枪舌战,清儿只能尴尬的坐着,看见大家都笑附和一下,因为完全插不上话,生怕一接,就露了怯。
如坐针毡的几个小时过去后,还要穿着硌脚的高跟鞋,故作矜持的去很远的地方取车,因为人家开的车最差也是奥迪A4,清儿按揭买的捷达只能停在离聚会地方两个街区的停车场。
那之后,清儿拒绝参加此类聚会,基本也就与高端人士无缘结识了。
清儿无奈的说,这就是阶层的差别啊,无法逾越的。继而有点埋怨自己的母亲,贪慕虚荣,导致自己现在高不成低不就。
其实我觉得,清儿这种内心的无力感,还是因为自身学识、见识不够,导致底气不够。
倘若她工作几年,不那么追求表面工程,攒一些钱投资自己的内在,去读个学历,增长一下自己的硬配置,那么,她是完全有机会翻盘的,起码,不会像现在这样,有进入上流社会的途径,却没有得以交换的资源。
投资自己的内在才是硬道理(三)
我还认识一个姑娘,是好朋友竹儿的妹妹小田。
从小听竹儿谈起小田,都是一脸叹息和可怜的表情。
小田有一个非常糟糕的母亲,完完全全是市井小市民,极度自私。比如洗衣服时会把自己的衣服挑出来洗干净,小田和小田父亲的衣服放那不管。有时候,提前觉得饿了,也只给自己做一口饭,完全没想过再过一会儿家人也要吃饭。
因为缺乏基本的教养和文化,小田的母亲说话也非常难听,尤其骂人的时候,语录基本可以写一本《全国脏话教材》。
这样的原生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是有一点敏感的,小田在幼儿园的时候,曾经因为跟同桌的小男生上课说话,被老师单独留堂罚站。那个时候的记忆一般人都很模糊,对于荣辱感也没什么感受,小田深刻地却记住了这次惩罚的耻辱,从此,严格要求自己。
大概在小田小学二年级,她有一次问妈妈一个数学题,其实对于大人是很简单的题目,但是妈妈忙着看电视剧,想也没想,就说,不会。小田回忆起来,那时起,忽然就醒悟,自己眼中一直神圣高大的父母,根本不是无所不能的,既然无法依靠父母,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因此,小田从小就表现出超乎同龄的成熟,同时,在她可以掌握的领域,读书、跳舞、弹琴等方面,不断精进。
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学习上有钻研到底的执着,也有高度的自律。平时大量的阅读,以及学习和兴趣爱好带来的成就感,让她交到了一些好朋友,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是自己母亲那样的。同时,她逐渐意识到,父母无法选择,但可以远离。要摆脱噩梦般的生母,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
她也做到了,以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大学,最近又听说她申请到美国的研究生,导师也是业界大咖。自从到了另一个天地,眼界自然不同,也慢慢感受到了自己做主的力量感。
随着父母的老去,小田忽然发现,他们要倚仗自己做决定了。曾经被母亲不屑一顾,怀疑是不是她所亲生的,为了得到母亲的爱,只能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吸引母亲的注意。而当小田的人生到达另一个高度的时候,当父母乃至整个家族都仰视她的时候,她忽然释怀,能不能获得母亲的认可,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今后的每一步路,都知道怎么走。
这种来自内心的安全感,并不是原生家庭给予的,而是通过自我修炼,获得的。
(四)
最后再说说我自己,自从开始意识到自己和母亲的相处模式是病态的,很多原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忽然就自己有了答案,对于母亲的所作所为,也比较能客观的看待和认识,从而决定了自己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我比较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了,同时,我不会让发生在我身上的遭遇,再次发生到我的孩子身上。
看了很多身边的例子,大部分走不出原生家庭影响的,无非是因为空间、经济、心理上,无非与父母形成真正的分离。
想来,我真正有底气摆脱父母的影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自从来到西安,空间上才算远离父母,他们便没那么容易插手我的生活。而随着自己收入的增加和对于未来的规划,我彻底实现了经济“断奶”,去年小家庭买车,差了几万块,母亲慷慨的为我准备好钱,我坚定的谢绝了她的好意,她非常失望,亲戚朋友也说我傻,宁可背着银行的贷款还利息,干吗跟钱过不去。可我自己明白,若我此时接受了母亲的接济,以往所做的努力又会前功尽弃。
与父母真正的分离,告别原生家庭的影响,都是我下决心想要摆脱母亲的控制,开始我真正的生活后,一点一点在成长中完成的。
所以啊,别再反复拿原生家庭来说事了,每个家庭都有不那么完美的一面,也都有一些宿命般的印记,如果你改变不了原生家庭,只要你愿意,是可以改变自己,让更多的正能量,发生在你作为父母的这个家庭中的。
原生家庭,从来都不是你失败的借口。
----------------------------------------
作者介绍:蜜丝赵,知名外企培训师,致力于用阅读,写作,健身,英语不断提升自己,改变平凡的自己和平庸的生活。如果喜欢,请转发和评论。你的关注会带给我莫大的鼓舞和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