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组数据,就足以让许多人望其项背了:
他收集有20个版本的《红楼梦》,叮嘱同志要想评价《红楼梦》,需要读五遍以上;
23岁时给友人列出要读的77种经、史、子、集;
24岁时读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写了12000字的批注;
读了17遍《资治通鉴》;
……
这些都是与毛泽东有关的读书记录。
纵观中外历史,毛泽东作为一位成功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自幼酷爱读书、博览群书,有深度,有广度,能够活学活用,用而生巧,实属罕见!
接下来,就这位传奇人物的读书方法作以下三点分享:
一、读书的视野要广阔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说道:“中国的问题是复杂的,我们的脑子也要复杂一点。”
他认为除了读一些马列主义,也要读一些资本主义等不同意见的书籍,让自己时刻“有货”。
二、读书在于思考和运用
我们的脑袋不是为了把别人的思想和意见毫无保留的装进去,应该要分辨、比较和论证,最后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毛泽东作为实干家,说过一句力道甚足、意味甚深的话:“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综观其一生,这句话与他的事业和功绩可谓是相得益彰。
三、读书最终为了塑造伟大人格
“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他在晚年中,不喜欢别人给他强加的“四个伟大”(伟大领袖、伟大舵手、伟大统帅、伟大导师),却独独认为可以保留“导师”这个说法,理由是在英文中,导师和教师是一个意思。
什么是好的领导,就是善于激发他人的希望和梦想,提供共同遵行的价值和战略,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个人不读书,依然可以赚很多钱。
一个人不读书,却很难成就伟业。
心中只有“小我”,没有“大我”的人,注定渐行渐孤,事业难以为继。
毛泽东1939年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十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
这种强烈的求知若渴和对革命理论的使命感,让我们深以为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