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日更计划经史合参品通鉴国学文化经典
真理只在少数人手里--经史合参品通鉴32

真理只在少数人手里--经史合参品通鉴32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11-11 14:25 被阅读0次

商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他对秦孝公说:“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与凡夫俗子没有共同语言,要建成大业也不能去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

大夫甘龙反驳说:“不对,按照旧章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而百姓安定不乱。”

公孙鞅说:“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陷于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商讨旧章之外开创大业的事。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的要职。于是制定变法的法令。

下令将人民编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监督,犯法连坐。举报奸谋的人与杀敌立功的人获同等赏赐,隐匿不报的人按临阵降敌给以同等处罚。立军功者,可以获得上等爵位;私下斗殴内讧的,以其轻重程度处以大小刑罚。致力于本业,耕田织布生产粮食布匹多的人,免除他们的赋役。不务正业因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收为国家奴隶。王亲国戚没有获得军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明确由低到高的各级官阶等级,分别配给应享有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饰器物。使有功劳的人获得荣誉,无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显耀。简单一点讲,就是赏罚分明,人心趋向于功利了。这个治理的道理,显然与儒家更倾向于人伦规范的治理道理不相符合,更倾向于功利。但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这个变法很快促进了秦国的强大与发展,当然因利而起的变法,肯定不是大治的王道,也承在很多的弊端。

相关文章

  • 真理只在少数人手里--经史合参品通鉴32

    商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他对秦孝公说:“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

  • 《经史合参品通鉴》1

    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

  • 战功卓越---《经史合参品通鉴》24

    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要侍奉他。自三家分晋后,变法求强的魏文侯亟须用人。此时吴起一战成名,但他不择手段的特点,使文...

  • 母丧不归---《经史合参品通鉴》22

    说起吴起,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曾侍奉过鲁,楚,魏三国国君,甚至写出了能...

  • 伪装的仁义---《经史合参品通鉴》25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薨,魏武侯继位,时人皆以为武侯会提拔吴起为相。但武侯认为,留吴起做西河郡守可防秦军进犯,故任...

  • 阴沟翻了船---《经史合参品通鉴》26

    历史仿佛注定要改写,吴起要是一辈子待在魏国,那么强秦不一定能统一华夏。田文死后,公叔痤任相。公叔谗言武侯:吴起功高...

  • 外行领导内行---《经史合参品通鉴》19

    前面讲了三个魏文侯尊重人才的故事。魏文侯是魏国的开创者,在位执政时,擅长发现他人才华,任用贤人,从西边入手攻打秦国...

  • 经史合参

    从根本上讲,经史是绝不可以分的。经是古代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断代史。我们治史,当然要先看通史,再治断代的史,才有效果...

  • 经史合参

    道德经是经,满满的正能量。 南渡北归是史,充满了复杂性。 只读经,以为世界上都是正能量。 江湖险恶,人心叵测。 我...

  • 如何识别人才---《经史合参品通鉴》21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 李克回答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理只在少数人手里--经史合参品通鉴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jt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