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10年后,我只要一个院子、一台机器、一本书》
很多年以前,岩松采访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问“为什么在今天人们依然需要古典音乐”。那位教授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他说:“因为人性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
对于文字,亦是如此。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语句,就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碎片化的信息,虽然可以在几秒钟内被刷出、被看到,但它们的生命往往也只有几个小时。
周国平的散文配上朗读音频后效果特别好,大概是同一原理吧。
罗辑思维《过往不恋》
人类大脑的运行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过去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残留下来的记忆,对我们当下的判断是有很大影响的。从好的一面说,这提高了我们决策的速度,降低了大脑的负担。
比如,我们曾经吃过某个地方人的亏,我们就形成了一个经验,以后但凡遇到这个地方来的人,我们就尽可能回避和他们打交道,而且要说他们的坏话。所谓地域歧视、以貌取人等等,都是这么来的。
但是,从坏的一面说,这种大脑运行的方式,也让我们成了经验的奴隶,不能客观地判断当下的形势,我们总是让过去的东西绑架了自己。
可是,经验也不是一点用处没有啊,没有经验的支持,我们如何建立判断机制?难道每件事都像AlphaGo那样从头开始计算?人脑有这种计算能力吗?
哲学家叔本华说:“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真相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
更要命的是,人类还有一种能力,就是把自己这些因为错误偏见而形成的观点,解释得冠冕堂皇,自我合理化。
就像有人写的一段话——“很多时候,我们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在重复以往的错误时,还以为是在坚持梦想;在消极荒废时,还以为是在放松;在伤害别人自尊时,还以为是直率;在故步自封时,还以为是在坚守;在随便放弃时,还以为是在选择;在喝得酩酊大醉时,还以为是豪爽;在不思进取时,还以为是低调。”
你看,这段话写的多好,所有这些愚蠢的行为,都是因为我们延续过去,而且还把它合理化。
但是人工智能不会。它用概率来思考问题,切断了过去的经验,每一步决策都是独立的。在这一点上,那些强大的人,也就是有富人思维的人,他们和人工智能很像。
他如果不爱一个人了,不会因为我已经为这个人付出了很多,而舍不得分手;他分析一只股票,如果不看好它的未来,就会果断卖出,而不会说:“哎呀,我还亏着钱呢,等涨回来我再卖吧。”他如果跳槽,纯粹就是因为新工作岗位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而不会因为什么和老同事的感情很好,而犹豫不决。
这种富人思维,你有没有发现,跟科学思维很像。科学思维为什么强大?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
第一,科学承认自己是无知的,而不会说老祖宗、先知已经告诉了我们全部真理。科学追求的是可证伪性,愿意、甚至追求被别人证明说“我错了”。
第二,科学实事求是,只看逻辑、证据,不在意观点提出者的背景和尊卑。你就是大师,你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就是过去一贯正确,那又怎样,现在错了也是错了嘛。
乔布斯有一句名言:
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是从今天这个角度上,我们终于可以知道乔布斯在说什么了。
所谓保持饥饿,就是保持对世界探索的热情。而保持愚蠢,就是不断放空自己回到原点,放弃一切经验和存量,像个傻子一样,只在这一点上虚怀若谷地思考。
我以前的节目曾经介绍过曾国藩的一句话,“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说的是一个意思,曾国藩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乔布斯。
不让过去的经验影响现在,也不让未来的妄念影响当下,我只纯粹地关注当下的目标。
做到这个境界,很难吗?当然很难,因为它和我们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直觉和本能正好相反。牛人之所以牛,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和直觉,和本能相对抗。
罗辑思维《第一性原理》
伊隆·马斯克关于“第一性原理”,他是这么说的:
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这样的结果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第一性原理”有点像无为之“天道”,找到那个根本性的规律,作为自己行动的判断依据。康德对道德普遍性的规律。
“第一性原理”就是把目光从别人做的事上挪开,不管做什么选择,都以事物最根本的原则为参考点,不断用那个参照点为自己纠偏。
中庸“不动的心”、人生“价值观”也是类似的作用,像一个稳定的锚点,使自己不再是漂泊者。
罗胖讲人习惯于比较思维,确实如此,比较思维可以降低难度,属于捷径思维-通过与他人或自己已有经验相比较,能较容易找出差距所在。这种方法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的,而已有经验是怎么来的可以不求甚解,这样就降低难度了。
比较思维有个缺陷:如果经验出问题了,这种思维就会得出错误结论。在以前发展变化缓慢的时代这个缺陷不明显,但在今天剧烈变动的时代,可能昨天的经验今天就已经不适用了,使用比较思维就要加倍小心了。
吴伯凡《服务与产品的内在逻辑》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值得爱、你可爱,我在乎的不是你是谁,而在乎的是我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是谁,我能够成为谁。”
《爱》
周国平
1
人在爱情中自愿放弃意志自由,在婚姻中被迫放弃意志自由。性是意志自由的天敌吗?
2
也许,性爱中总是交织着爱的对立面——恨,或者惧。拜伦属于前者,歌德属于后者。
3
给爱情划界时不妨宽容一些,以便为人生种种美好的遭遇保留怀念的权利。
让我们承认,无论短暂的邂逅,还是长久的纠缠,无论相识恨晚的无奈,还是终成眷属的有情,无论倾注了巨大激情的冲突,还是伴随着细小争吵的和谐,这一切都是爱情。每个活生生的人的爱情经历不是一座静止的纪念碑,而是一道流动的江河。当我们回顾往事时,我们自己不必否认、更不该要求对方否认其中任何一段流程、一条支流或一朵浪花。
4
爱情不论短暂或长久,都是美好的。甚至陌生异性之间毫无结果的好感,定睛的一瞥,朦胧的激动,莫名的惆怅,也是美好的。因为,能够感受这一切的那颗心毕竟是年轻的。生活中若没有邂逅以及对邂逅的期待,未免太乏味了。人生魅力的前提之一是,新的爱情的可能性始终向你敞开着,哪怕你并不去实现它们。
5
我不相信人一生只能爱一次,我也不相信人一生必须爱许多次。次数不说明问题。爱情的容量即一个人的心灵的容量。你是深谷,一次爱情就像一道江河,许多次爱情就像许多浪花。你是浅滩,一次爱情只是一条细流,许多次爱情也只是许多泡沫。
爱情既是在异性世界中的探险,带来发现的惊喜,也是在某一异性身边的定居,带来家园的安宁。但探险不是猎奇,定居也不是占有。毋宁说,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决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6
在崇拜者与被崇拜者之间隔着无限的距离,爱便是走完这个距离的冲动。一旦走完,爱也就结束了。
比较起来,以相互欣赏为基础的爱要牢靠得多。在这种情形下,距离本来是有限的,且为双方所乐于保持,从而形成了一个弹性的场。
7
性爱是人生之爱的原动力。一个完全不爱异性的人不可能爱人生。
8
人大约都这样:自己所爱的人,如果一定要失去,宁愿给上帝或魔鬼,也不愿给他人。
9
正像恋爱者夸大自己的幸福一样,失恋者总是夸大自己的痛苦。
在失恋的痛苦中,自尊心的受挫占了很大比重。
10
我爱她,她成了我的一切,除她之外的整个世界似乎都不存在了。
那么,一旦我失去了她,是否就失去了一切呢?
不。恰恰相反,整个世界又在我面前展现了。我重新得到了一切。
阅读笔记:为什么在今天人们依然需要古典音乐?因为人性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