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eason的英语模拟考试的分数,86分,第一反应是,这分数可以压一压他的性子了;第二反应是,好像突然明白为什么孩子越大,夸奖越少了。
上次模拟考是100分,这一次是86分,班级排名23名。这两个分数的链接线,直线下降的。看着视觉冲击还是有点大的。这次的低分好处也有,最起码这两天他的尾巴是翘不起来了,应该能安稳通过后天的期末考试了。
Eason,一个快7岁的男孩,能看出来是一个自尊心有点高的孩子,比如跳绳一般一分钟能跳到140个,今天如果只能跳到120个,那也是要难受的,然后就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先哭再跳,一个就是直接再跳,一般是前者多一些。就为这性子,还专门买了《抗挫折力》的漫画书,谁让我道理都快讲吐了呢,还是让别人讲吧。
这种高自尊的状态,可能是跟我们的夸奖有关,小时候对他的夸奖比较多,有评价式的夸奖,也有描述性的夸奖;有比较前后差异性的夸奖,还有描述他成长性的夸奖,各种花式的夸奖都用过。在他做好时赞美性夸,在他受挫时的鼓励式夸。
能看出来,他有自信的时候,也有不自信的时候。好像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某些动作就让他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性格。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但是,因为这次的分数和他最近的行为,让我觉得“孩子越长大,夸奖越少”,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我去查询了一下孩子越长大,夸奖越少的原因,有父母层面的原因,也有孩子自己的原因:
1、更高的标准和期望:
例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比如,孩子在小时候取得了好成绩,父母会夸奖他;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可能希望他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才给予夸奖。这个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过渡,需要通过自我观察,才能发觉,孩子小的时候,你会说“一天一个变化”,孩子大了之后,父母看到的“变化”不再频繁,夸奖的次数也会减少,这是自然现象。如果要改变,就需要父母去“观察”和“调整”。
2、竞争压力: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他开始面临与同龄人的竞争。如果孩子在与其他同学比较时表现不够出色,即使他取得了进步,父母可能也不会给予过多的夸奖,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更加出色。比较是再说难免的,现在父母不去比较,孩子自己也会去比较,就算父母夸奖他成绩有进步,孩子自己也还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父母的夸奖也就不再有效。
3、现实主义倾向: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可能更加关注现实问题,比如学业成绩、社交能力和职业发展等。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也可能得不到父母的赞扬和夸奖。因为孩子会慢慢进入社会,而社会上的夸奖是很少的,更多的是批评,这需要孩子去提前适应。
4、平衡批评和夸奖:
有些父母认为过多的夸奖会导致孩子骄傲自满,因此他们可能会在夸奖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比如,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时,父母可能会赞扬他,但同时也会提醒他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是我看到他分数,会出现那两个反应的原因。现在已经开始平衡批评和夸奖了。
5、孩子的自我评价: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评价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可能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容易得到满足或感到骄傲,因此需要的夸奖也减少了。比如,当孩子长大后,他可能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在成长和进步,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认可和赞扬。这个变化是缓慢的过程。
总之,孩子越长大,夸奖越少的原因有很多,每个原因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影响。所以,没必要觉得对孩子夸奖少了,就是父母的错,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在调整,这是一个相关的过程,夸奖和批评也是需要“恰如其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