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二十五)能彻见心性,则天下平稳。
原文: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译文:
一个天性善良心地纯洁的乐观主义者,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而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心胸开朗的达观主义者,待人接物抱着宽大为怀的态度,因此他把万事万看得正常而毫无邪恶。
个人见解:
-1-
俗话说:“天底下没有新鲜事。”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但我们的世界依然是美好而又丑陋。
鲁迅深刻揭露了我们文化里的丑陋的现象,但是这样的现象并没有因为他的揭露而变得更好或者更坏。中华文明是一个体量巨大的文明。在我们的文化里,包含了人性的一切。人性是很丑陋的,但人性也是很美好的。
-2-
我们所处的世界从来都不是客观的,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就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在谈论这个社会。有些人说这个社会好,有些人又说这个社会坏。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我们认为这个社会怎么样。大家也都在这个社会下生活,而且彼此都过着一种平淡的生活。
我个人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自认为自己写的还是比较正能量。当然,我不是为了正能量而正能量,而是本身如此,如果有人要我悲观地去看待这个世界,我真的很难做到。然而我认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其他人也会这样认为吗?当然不会。
-3-
记得之前有个读者在文章下评论,大意是这样的,“你总说积极地看待这个世界,但是有些人本来就悲观,如果人们都喜欢与乐观的人相处,那悲观的人怎么办?”当时看到这条评论的时候,有些不解,但转念一想,好像这样的观点也没错。因此,我对此产生了一个想法。
乐观与悲观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些人的性格偏向一方,而有些人偏向另一方。真正过度积极的人与过度消极的人都只是极少数。我个人也并不是一个盲目积极的人。其实,每天都可以见证人性的丑陋和丑陋的世界,有时连自己都恶心自己,但是我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信心。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积极地面对它。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世界的丑陋而不再爱这个世界,也不能因为这个世界的美好,而忽略了这个世界的丑陋。
积极的人,并不是他们故意忽视这个世界的丑陋,而是当他们看到这些现象时,依然热爱着这个世界。当然,我不能说那些总是看到这个世界不好之处的人就不爱这个世界,只是他们总是说这个世界的不好罢了。其实,绝大多数人,无论认为这个世界美好与否,都只是平凡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偶尔会有一点点冲突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依然可以和谐相处。我想这样的状态才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4-
我并不认为乐观主义者就比悲观主义者更优越,因为人的优秀与积极与悲观并没有明显的正比关系。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乐观的看待世界,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已经很累了。又何苦让自己过得不开心呢?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悲观主义者也是很难改变他们的看法的,就像乐观主义也很难用悲观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诚然,如我前面所言,乐观与悲观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乐观者可能变为悲观者,而悲观者也可能成为乐观者。我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否会变得悲观,但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最后,就算我们不喜欢这个世界,也不要总是抱怨这个世界。
-5-
结语:
本文并没有刻意去解释原文,只是读到原文,突然想到乐观与悲观的话题。于是就写了以上的一些话,也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因此,会有一点文不对题,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