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管控,回家乡的次数愈发少了。
到了家,母亲忙不迭絮叨着。谁家添孩子了,谁家老人去世了,谁家两口子闹得过不下去了...... 我开着电脑,一边应着话,一边敲着工作内容。
"家明没了。"母亲突然说道。
我悚然一惊,停了下来。
“得了不好的病,也没钱治,”母亲叹息着,“撇下了俩孩子。”
家明是我的小学同学。在乡下论辈分,我该叫他哥。他比我大了好几岁,在我上一年级时,他已经在这个年级留了几年了——不为调皮捣蛋,确实是学不会。年龄,成绩,再加上黑黑壮壮的模样,家明在班里很突兀,但在我印象里,他并没有欺负过小孩子的。他只是坐在教室最后面,友好地、憨憨地笑一笑而已。他脾气一向很好。
一年级跟家明相关的记忆,最清晰的就是一个馒头的小事。
那时候,镇上开始有人卖机器做出来的馒头;这种馒头跟手作的馒头相比,颜色更白,更有种特殊的属于“工业”的气味,我们称之为“机器馍”。有一次,我家里为了什么事办了次酒席,也买了这种机器馍。我拿了一个带去学校,大概是为了炫耀......放学了,我却忘记了这个馒头,径直回家了。第二天一早,我来到教室,看到我桌子边围了一群同学。他们叽叽喳喳地说,家明啃了我的机器馍了。我从抽屉里摸出那个干巴巴的过夜馍,上面赫然一个咬过的大坑......家明依然在最后头坐着,讪讪地笑着。他没有否认。
虽然我那时候年龄小,也从大人口里隐隐约约知道,家明的家里,有时候依然会吃不饱的。自然是不了了之。
何况,他实在是脾气好,不光是对我们小孩子友好,对村子里的大人也敬重。在路上走着,遇上推着车子的,扛着柴禾的,家明会一边喊着叔或者婶,一边伸手帮一把。
在自己家,更是当个重劳力来干活——他似乎在家里排行老大。上了好几个一年级的家明,奈何不了书本里的知识,但是春种秋收,脱粒打场这些事情,他早早抗下,并且驾轻就熟的了。在我印象中,他终于在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时候离开了学校;以后再见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在田里或者路上忙碌着的。
我后来去了外地上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回来偶尔在路上遇到家明,他依然是壮壮的,骑着个破自行车;看见我,跳下车来,黑红的脸上挂着笑,“妹妹!你回来了?”或者,“住几天再走?”有了家明这几句寒暄,似乎此次回来家乡的感觉又结实了几分。在我这样早早离开家乡的人眼里,家明属于这个村庄,像一块田,一条河,或者一座麦秸垛,踏实地、亘古地存在着。
后来,听母亲说,家明的勤快和实在被镇上的一户人家看上了。那家在街上开了一小爿店,卖些劳保用品,老两口只有一个闺女;于是家明结婚了。他有了自己的小家。从此他的辛勤劳作的意义又多了岳父母,以及妻子儿女。他整日劳作着。
身体的不适被劳作的繁忙掩盖了。直到不能再拖延,家明被确诊了不好的病。母亲说,那时候村里的人都愿意给他捐款,只要他愿意张口。他还年轻,孩子还需要父亲。任谁都不愿看他那样早走。但是他始终没有张口,也许不想带累家人,也许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拖着病体的家明挨了一段时间,终究是去了。母亲说,在那之前,他当着村里一位老中医说,爷呀,不是说病扛扛就能过去吗,我觉着我这回真抗不住了啊......在场的人听了,没有不难受的!
那天我离开村庄,经过村口树林里的桐木加工厂。轰隆隆的机器旁边,工人们伏在木材堆上忙碌着。远远望去,家明的母亲和妻子也在其中。孩子到上中学的年龄了,需要不小的花销。悲伤是真实的,生活也是真实的。时间的流水会冲刷掉一些悲痛,让这掺杂着苦味和些许乐趣的生活得以延续。
谨以这些文字来纪念我的小学同学家明,希望辛苦半生的他在家乡的土里安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