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陪着孩子,看了许多的战争电影。
看完了《狙击手》之后,过了两天,孩子就有要求看《钢锯岭》。
《钢锯岭》是在吃饭的时间看的,一边吃饭一边观看。
开始的时候,孩子问我:钢锯岭在哪?
我笑笑:“钢锯岭在冲绳岛。”
“冲绳岛在哪儿?”孩子追问他的问题。
“冲绳岛在日本,这部影片是二战时候的战场实况,一名不握枪的医疗士兵,在攻打钢锯岭时的惊人壮举,一个人救了几十个人。”
孩子把视线转移到屏幕上,同时伸出了大拇指。
他的注意力回到电影当中去了。
~~
电影的主人公是道斯。
道斯是一个基督教徒,他信仰着上帝,他坚毅地上战场,却坚决不举枪,却将战场上的伤员一个一个救下来。
战士们信仰着道斯的救援,在赶赴战场的时候,眼神里都充满着坚定的力量。
道斯曾经说,所有人的信仰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之前对这句话还有所怀疑,但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却充满了深深的敬畏。
不管是什么军队,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是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战的,都是英雄。
在战场上,不杀人、不拿枪的战士,在战场上一心救人的战士,也只有道斯了吧!
这听起来感觉像是荒谬的假设,然而,却是二战当中非凡的事实。
正因为他做出了常人不能做出的事情,所以,影片的主人公道斯,就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
这部电影的高潮部分,就是道斯一次一次机智逃过日军的搜查。
最难忘的,莫过于道斯咬着牙,用绳索一点点放队友下悬崖,绳子磨破了手也不停歇,一次次累倒,仍旧在乞求着要再救一个!
看着这样的场景,我就在怀疑,我就在思考:难道道斯在救人的时候,就没有被敌军发现过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道斯在救人的时候,不幸被日军发现,他用炮灰埋好伤员,自己又拉了一具尸体盖在身上。
在逃避日军的追杀时,逃到了日军的地道中,他没有杀死受伤的日本士兵,反而是扶平了对方紧张不安的心情,并为他处理好伤口。
~~
这无疑是一种聪明的选择,不仅没有引来更多的敌人来追杀他,更彰显了他的善良。
在悬崖底下巡视的美国兵说:“一直有人被这样送下来,甚至还有几个日本士兵。”
这应该是一种国际主义情怀,让我想起了白求恩,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这样的情怀:医学是没有国界的,治病救人也是不分国界的。
用大爱兼济天下的,肯定是英雄,道斯无疑就是这样的英雄。
~~
最让我受到震撼的,是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
道斯躺在吊床上,用自己救人的方式把自己送下悬崖。
那一刻,周围没有了战争的硝烟,有的只是白云和阳光。
那一刻的道斯,就像神一样的存在,而他身后,被他救下的78名伤员的生命,成为他生命的烘托。
道斯的队长,感慨万千:“你于美国的贡献,比我们整个军队都大。”
整个连队的惨兵败将,都因为道斯而受到鼓舞,一举攻下了钢锯岭。
~~
这样的结尾,使像我这样的观众的内心里,那一份英雄情结得到了满足。
道斯这样的英雄,不仅鼓舞了和他一个连队的士兵,让他们生机勃发,昂扬向上;同时,也会鼓舞每一个观影的人。
道斯这样的英雄,对信仰的虔诚,对责任的坚守,对医德的虔诚,给冷酷的战争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给了观众温暖和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