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纷纷扰扰的家庭关系、雾里看花的情与爱,本书以睿智、柔软的方式,从"做自己"的角度,给中国传统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单身男女,提供专业的心理学建议,帮助大家活出真自我,让中国夫妻和单身男女重新认清现象背后的事实,认清情与爱,收获"脚踏实地"的幸福。
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然后在爱情中,我们为什么如此脆弱?
这本书,谈的就是这个问题。从恋爱、婚姻、家庭到养育,都可以看到这份脆弱。
爱情不能坚韧,是因为我们的婚姻、家庭与养育非常有问题,导致孩子的心非常破碎,漏洞百出;破碎的心,又不能构建爱情,以至于婚姻与家庭,不能建立在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上,于是先天不足,必然脆弱……
本书有六大篇内容,从中国式家庭,到解剖亲密关系,从中国女人,到中国男人,从不肯放手的父母,到最终成为你自己。武志红从多个方面对中国的情与爱进行了深入剖析,婚姻爱情的故事背后,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灵深处的问题。
第一篇|中国式家庭
中国人把爱情和婚姻当作两回事,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作者说了一句话我个人认为很经典的话:“大家都结婚,但是未必都经历过爱情。”就如同生活中有人说: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鬼,听过没见过。
我们对情感的态度,跟原生家庭、个人的成长经历,所受的教育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大部分人,在选择婚姻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物质条件,觉得爱情是靠不住的。客观地说,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我们的社会福利和保障系统也没有达到让一个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的水准,所以需要长久的努力才能慢慢地发生改变。
中国家庭中,90%的人都搞错了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的次序。妈妈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个爱的人,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敌人。孩子和妈妈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连接,怀胎十月,妈妈和孩子是一体的,在孩子三岁之前,和妈妈都是一种亲密无间,甚至共生的关系。而爸爸需要有力量,有充沛的爱,带关爱入侵到母婴关系里,感化孩子,让孩子对父亲的敌意逐渐变成对父亲的爱。而不要认为我被抛弃了,我要逃走。
夫妻之间要有效地沟通,夫妻关系永远是第一顺位,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夫妻间的爱,就是家庭之树的根。男性和女性共同学习、成长,保持、增进夫妻间的爱,才是一个家庭幸福、健康的根本。
母亲生完孩子之后也不能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夸张一点说,怀孕的时候孩子寄生在妈妈的肚子里,孩子出生后妈妈就寄生在孩子的人生里。
作者提醒女性:不要把自己放在很可悲的‘生育机器’的位置上。‘
妈妈们一定要记住:你是孩子生命的接引者、照料者,你也是孩子最初和一生的榜样,孩子是比照着你的人生来活他自己的人生,所以你越过好自己的日子,越有个性,越活出自己的人生魅力,你的孩子才能活得越精彩,如你所期待的,成为一个成功、圆满的人。
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要形成一种病态的生活方式:“我为你活,你为我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父母有自己的命运,孩子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每个人也只能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第二篇|解剖亲密关系
这一章里,我最想说的是“出轨”。这是现在很常见的问题,但不见得都能处理好。很多人的处理的方式既不离婚,也不修复。每个人都有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为了孩子我不离婚,就是为了报复你我不离婚,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还有一种更极端的发泄方式,当着丈夫的面打骂孩子,就是让丈夫有内疚感,或者有点儿玉石俱焚的想法。这些方式从心理学层次来说,都是内心匮乏,没有安全感,觉得婚姻破裂,就无法生活下去了。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找个好的心理医生,帮助你面对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情绪。再找个有经验的律师,帮你处理好这一切。就不会那么焦虑和害怕了,我们要有勇气面对困扰。
不想一拍两散的,就应该好好探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所采取的行动、应对出轨这件事情的态度、彼此的面对方式,才是真正考验感情,真正检验之前的婚姻质量的“试金石”。
现在很多电视剧或小说里都有这样的事例,最后都会顿悟,不防也可以多看看多学学。
第三篇|如今的中国女人
一种是“公主病”,一种是“女汉子”,
如果一个女人要求男人既是你的老公,又是你的老爹,还是你的奴隶,这种关系早晚会失去早平衡。
女性要“自我觉知”,不要过于依附男人,结婚之后也别想着什么都不做,还爱抱怨男人不解风情。你需要什么,你要自己主动说出来,对方才会懂。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不同的。而且你自己有手有脚,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要别人帮助你。
要把自己活出活力了,要学会成长。关于公主病作者从心理学分析它的由来,家庭的影响以及指导你怎么更好地完成“恋爱双人舞”。
女汉子,就正好相反,不仅老公做的什么事情都看不上,还有很强的控制欲,更可怕的是把男人当孩子养。凡是把男人当孩子养的,婚姻关系都很糟糕。比如丈夫出门,你提醒他多穿件衣服,他出去聚会,你再三叮嘱、催促,规定几点回家。这在丈夫眼里都不是爱,是控制。
无论什么事,你都认为“我永远是对的”,我为这个家做了太多的牺牲,你对不起我。这些怨只能换来怨,只有爱才会换来爱。爱也要有方法,不是强势,而是强大。真正强大的女人,一定是柔和的。
第四篇|如今的中国男人
解读中国男人,举例说明了“不能有欲望的男人”、“小鲜肉”、“妈宝男”等类型。中国男人对性的认知,以及妈妈在男孩成长中对孩子的影响。
比如我们很多妈妈和孩子一起睡到四五岁,甚至还有睡到初中的,还有帮忙给洗澡的。我自己都听过有妈妈说,我儿子吃奶都吃到四岁了。和孩子没有界限,导致孩子的“性人格”不健康。
还有“妈宝男”,对妈妈过分依赖,妈妈对孩子也过分依赖,孩子又不能反驳妈妈,这种共生状态,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束缚。对于男性来说,更是一种桎梏,因为这样一来,男性的雄性力量就完全展现不出来了。甚至有的出现 “厌女症”。
作者在书里告诉读者,如果你已经遇到的是个妈宝男,你该怎么做。最后也提醒女人们,如果你的丈夫已经这样了,请千万别再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妈宝男”,也别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和自己黏在一起的人。
第五篇|不肯放手的父母
在中国,婆媳好像就是天敌。婆媳关系的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
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调侃:你妈和我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关系是家庭的第一顺位,想让一个家庭安定,想让一代比一代好,丈夫就应该把妻子列在自己家里的第一位。
我个人认为也应该各自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两代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如果没办法非得住在一个屋檐下,那么婆婆也不要干涉太多,更不要勤快到去收拾两个人的卧室。共生与边界要划清。
媳妇也不要一边享受着婆婆为你们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一边嫌婆婆侵犯了你们的隐私和空间。
媳妇对婆婆不要有太多太高的期待,把婆婆当成长辈,尊敬她。如果真心想和婆婆搞好关系,也可以没事的时候陪她逛逛街,吃吃饭喝喝茶,组织老太太们出去旅游,投其所好,就可以拉近与婆婆的距离。
在看完“如何理顺婆媳关系”一文后,我脑海中突然就闪出当年和公婆在一起时的一个场景,老公和公公婆婆关着卧室门,三个人在里面聊天、打牌,很久很久。当时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感觉自己和孩子像是多余的,是外人,是被孤立的,他们说着不愿意让我听到的话,他们玩着不愿意让我参加的游戏。当然,也许老公的本意并不是这样,可能生完孩子的我也比较抑郁,但当时给我造成了这样的感受。
文中提到了婆媳战争里最隐秘的因素,难以启齿的问题,还有丈夫应该怎么做,“消失的公公”等等诸多问题逐一分析,很值得一读。
第六篇|成为你自己
人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被认可”,终极目标是成为你自己。
作者讲的第一个问题是:面对父母催婚,如何有效地沟通?
首先肯定父母对你的爱,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角度,承认他们的想法,其次再说自己的想法,有耐心一遍一遍地沟通。作者说他和母亲一有空就谈,关于不想结婚这个问题,整整谈了一个星期,直到母亲认同,所以大家不防试试,你没有能力谈一个星期,至少在心里打个底稿,谈一二天总是可以的,而且整个谈话过程中一定要“态度好、语气好”,时刻提醒自己都是为了爱,父母爱我,我也爱父母,但我更爱我自己,我更在乎我自己的感受。
我有一个好朋友就一直处于这种状态,父母总是说:“你一个人在外多可怜,都没有个人照顾你,你要是结婚了,我们就不担心了。”这样的语言让她很有内疚感,感觉父母因为担心自己而过的不舒畅。可是她真的不想结婚。
还有现在很火热的二胎问题,身边的朋友同事,当问为什么要坚持生二胎,回答往往都是以下几种:“我公公婆婆说趁我还年轻,再生一个,她们帮我带,我又没负担。”“一个娃太孤单了,得有个伴。”“我娃成天嚷着让给他(她)生个弟弟妹妹,”“我老公说……”等等,很少有人说“我很爱孩子,我自己想要。”
当你不能按照你想的去生活,总有一天你得按你生活的去想。
中国人做自己很难,这是传统的一种教化。小的时候我们得听话得孝顺父母,得让父母高兴。长大了之后我们得让领导高兴,不只会工作,还得会拍马屁。结婚之后,彼此抱怨,凑合过日子,两个人为了维系这种婚姻走下去,也会带着假面具继续走下去。因为做真实的自己,你就会卸下面具,甚至攻击对方,会很危险。有了孩子,我们得是全能父母,甚至看孩子眼色过日子,又开始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所以我们永远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好的爱情,好的婚姻,都是让你成为你自己。最好的爱,不假外求。
从我们开始,我们要做自己,我们要做那个我们想要的父母,不要再变成父母那样的父母。
成为自己、做自己,不是自私,而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更好的自己,才会自我成长,才会更快乐。
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主动发起爱的欲求,也可以承受被拒绝导致的挫败,由此形成一份坚韧的生命力。
愿我们想单身的时候可以单身,想结婚的时候可以结婚。
愿我们的婆媳关系处得像朋友,愿我们的夫妻关系处成真正的情人。
愿我们有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力,做最真实、最自由的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这本书指出了很多中国家庭的问题,但它的主旨并不是揭露和指责,而是帮助人们更加清晰的看到问题的根源,并通过自我意识的恢复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就如封皮上所写的是为了“把爱活出来”,帮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中国式的情与爱∣做最好的自己,把爱活出来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
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它专题链接: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
网友评论
不独立的女性还是不要谈爱情的好,权利和义务总是成对出现的。不能一边靠下半身换长期饭票和更好的物质生活,一边埋怨老公不尊重自己,搞七搞八。
独立的女性要认识到自身价值,不要盲从家庭和社会压力把自己随便嫁了。经济实力不代表在婚恋择偶上有智商,所以不要以为自己高学历或强能力就放弃练爱,放弃对亲密关系的学习和探索,试图谈什么不分手的恋爱。只有观察,尝试,总结,调整,才可能找到同频的人,建设一种有爱,有趣,有未来的婚姻模式。
致力于女性成长,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建设的陪伴和见证——茶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