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影读人生历史,哲学冷知识
秦始皇不叫嬴政,叫赵政!谈谈“姓”与“氏”的区别

秦始皇不叫嬴政,叫赵政!谈谈“姓”与“氏”的区别

作者: 唐露 | 来源:发表于2015-12-01 13:37 被阅读4343次

    文/唐露

    (材料多出自《史记》)

    先秦时期,“姓”与“氏”并不是一个意思,是先有的姓,后有的氏。“姓”指人所生也,表示家族的血统。上古时期是母系社会,你看“上古八大姓”中,均有女字旁或女字底,例如“姬、姚、姜、嬴”等姓。“姓”的意义重大,同姓则同血缘,为同一个祖先,同姓者不婚。

    可是随着子孙不断繁衍,同姓者的人数愈来愈多,于是许多家族或部落便迁居他地去过活,为了能够区分各个部落,他们开始以地或山、河等字为称,以示区别,渐渐就发展成了氏,也就是说,氏其实是姓的一个分支。赵国与秦国都是嬴姓赵氏,因为他们是同一个祖先——“造父”。太史公写:“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乐之忘归。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干造父造父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而为赵氏”(《史记·赵世家》)。

    又有:“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史记·秦本纪》)。由此可知,秦国与赵国是一祖同宗。

    郑樵的《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中记载:“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这已讲得再明白不过,三代以前,男子称氏不称姓,而嬴是始皇的姓,赵才是他的氏,因此,我们对始皇正确的称呼应为赵政,而非嬴政。

    古来著作,多也是称始皇为赵政,最为著名的便是司马迁的《史记》,此书从头至尾也没有称始皇为嬴政,倒是在《史记·楚世家》的篇章里,太史公称始皇为赵政,书中道:“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里道:“(始皇)生于赵,故名赵政宋朝的《太平御览》里有:“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灭。”还有宋朝罗泌的《路史》种言:“二十有九世,而赵政替周,号始皇帝。”因年代久远,现今大家对“姓氏制度”已模糊不已,只知始皇姓嬴,名政,便用嬴政来称呼他,殊不知这其实是错误的称谓。

    上面提到,三代以前,男子称氏。众所周知的屈原,他可不姓屈,他姓,屈只是他的氏;再比如讲吕不韦,他也不姓吕,他姓姜,吕只是他的氏;还有商鞅,他自然也不姓商,商鞅最早叫卫鞅,卫是以国为氏,因他是卫国公子,又叫公孙鞅,后来他为秦国立下大功,秦国将“商”这个地方分封给了他,于是他改叫商鞅。可是卫、公孙、商,这些都是他的氏,那么商鞅究竟姓什么呢?《史记·商君列传》里写:“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没错,商鞅姓姬。可我们不能叫他姬鞅,就像我们不能叫始皇为嬴政一样。

    据说这是庄姜

    那么,“氏”又是如何得来的呢?《风俗通义·氏族篇》里讲:“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一个人的氏是可变的,可用谥号、爵位、国家、官职、封地等为氏。但氏并非人人都能有的,只有贵族才有氏,寻常百姓有名无氏。“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现假如我是先秦时期的贵族公子,姓姬,名露,若我身在卫国,我可以叫卫露;我家住西门,我可以叫西门露;我是当官的,我可以叫司马露等。别人可以称呼为卫露、西门露、司马露,可唯独不能称呼我为姬露。

    一个人的氏可随着自己身处的环境、官职、地方等变化而改变,而我姓姬,则永远姓姬,是不可变的。“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氏可变,而姓不能变,因为姓代表着自身的血统。简单来说,“姓”是亲爹,是有血缘关系的,“氏”是干爹。我可以有很多个干爹,但就只能有一个亲爹嘛!

    客串了一把王孙公子,回到我女性的身份中来。先秦时期的女性。在未出嫁之前,用“伯(孟)、仲、叔、季”这类排行相称,再加上“姓”来表示血统,比如我姓姬,排行最末,则可称我为季姬。“伯姬者,鲁宣公之女,成公之妹也。”伯姬为《列女传》一书中记载的人物,我们可由其名判断伯姬,姓姬,是鲁宣公的长女。其实不止女性如此,男性也时常以排行相称,比如孔子,他排行老二,是以他的字为仲尼,他的哥哥是长子,叫孟皮;比如孙坚的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比如唐寅,排行老大,字伯虎。题外话一句,给小孩起名就可以用伯、仲这些字眼,既有文化,又显稳重。

    而女性出嫁之后,则在其姓前,冠以丈夫之氏或以丈夫之国名,比如我叫季姬,嫁给了秦国国君,我可以叫秦季姬。《春秋》里记载的杞国夫人“杞伯姬”,姓姬,家中排行老大,嫁到了杞国,故而叫“杞伯姬”。还有一些小国有自己国家的礼制,比如著名的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因褒国礼制“妇人称国及姓”,褒姒是褒国人,姓姒,因此称她为褒姒。比如:郑姬、齐姜、陈妫等都是自己的姓前加以自己国家之名。还有用丈夫谥号加己姓的,如庄姜。

    秦汉以后的姓,大多是从前的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称自己的姓,其实都是氏。而姓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失,甚至已有许多人不了解姓氏之间的缘由了。至于姓为何会消失?皆因当时“礼崩乐坏”,战争不断,姓氏制度变得混乱,并且姓成了最没有用的关系,秦国打赵国,不会因为是同宗同姓同氏,就不打你。此时的血缘关系已经丝毫不起作用,反而氏表示的“地缘”更具作用,是以氏取代了姓。

    而名也取代了字跟号。众所周知古人都有字与号。《仪礼·士冠礼》中道:“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在古时,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只有长辈才能叫其名,平辈一般称呼字,晚辈则尊称号或先生。当然不止男子有字,女子长到15岁,也可有字。《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

    记得《红楼梦》中,宝玉初见黛玉,便问黛玉可有表字,黛玉说没有,就是因为彼时她未到15岁,因此无字。宝玉便给她起了一个“颦颦”。后来探春黛玉等一同起了诗社,大家都起了号,黛玉便有了别号“潇湘妃子”。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名”与“字”大多为长辈所起,自己并无权利做主,可号却是全凭自己喜好,起多少个也没关系。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我们爱称他为苏东坡。又有郑燮,号板桥,我们爱叫他郑板桥。又比如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看过徐克导演的《黄飞鸿》便知,电影中都称其为孙文或孙逸仙的。

    如今姓、字、号几乎都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个名,并且任何人都能够叫你的名字,你也能够直呼父母其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的另外两篇“瞎扯”:

    你知道李白会武功吗?而且还是个武功高手 - 简书

    毁童年!《白蛇传》中的小青竟然是男的 - 简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逸之:众所周知的屈原,他可不姓屈,他姓芈,屈只是他的氏;再比如讲吕不韦,他也不姓吕,他姓姜,吕只是他的氏;还有商鞅,他自然也不姓商,商鞅最早叫卫鞅,卫是以国为氏,因他是卫国公子,又叫公孙鞅,后来他为秦国立下大功,秦国将“商”这个地方分封给了他,于是他改叫商鞅。
      • d85b6c8c0f5f:长知识了。。。。
      • dc54d886990c:我一朋友就叫赵政
      • 逸之:字原来不是自己取的,那么我的逸之是用作字呢还是用作号好呢❓
      • 一壶茶一只狗一个晹晹:突然想起老师说过她在族谱上看到她们家原本是北方的姬姓,后姓沈,而且迁到南方。
      • Unity云中客:哈哈哈哈,我又看到你的文字了!不知道这篇文章所有内容是不是自己考究,很多观点和何启君记录的《中国史学入门》篇中顾颉刚老师的观点很相似啊!
      • ac04f592d3ca:真真实实地被科普了,点赞
      • 5fcd473ceb32:貌似文章没有多少自己写的内容~😖
      • 5fcd473ceb32:你可知道“赵政”她母后也并非“赵姬”
      • 安和乔lostinBJ2013:忍不住抱走分享了··写得太好了!谢谢作者!!! :pray:
      • 五陵邻少:足下可有表字?
        唐露:@五陵邻少 我才十二岁,所以还没表字呢(笑)。
      • 4010bcc0fb6b:最近正在纠结姓和氏的问题呢,多谢解答啦!
        唐露:@世说新语 有帮助就好~
      • 江桥:叫嬴政也没错,周文王不是叫姬昌,武王叫姬发吗,立为即位者的,很多都是没有“氏”的,如周的历代天子。
        嫄漫:@江桥 那是因为周朝君王那是大宗,本就没氏,氏那是小宗才有的,不过姓氏区分到后期就相当乱来了
      • d053fdbe2010:我知道了:joy:
        唐露: @JN_Volet 😝
      • 14e0f6f97f10:作者写的这编文章让我有种茅舍顿开的赶脚😂😂😂
      • 5f54221e6708:有深度,忍不住想约
        5f54221e6708:@唐露 君住长江头,妾饮长江水,醉后湿罗裳,纸巾却在灯火阑珊处
        唐露:@千银 忍住...
      • 颜牧之:古代诸侯之女的称谓,或由排行与母家姓组成,如鲁惠公元妃孟子,孟是排行,宋国子姓;或以本国国名冠于姓上,如齐姜;或以丈夫国名冠于姓上,如秦嬴;或以丈夫谥号冠于姓上,如庄姜、武姜;或以夫家之氏冠于母家之姓上,如栾祁;或另加谥号于姓上,如厉妫。

        春秋战国时的国君一支,一般称姓,旁枝则称氏,或以封地为氏,或以先祖字号为氏,或公孙王孙之类。
        颜牧之:@塔塔酱 嗯哪,没问题。
        LostAbaddon:@颜兴林 以后看到啥好文章的话推荐给我啊,我加到我的《有意思的文章》专题里区~
      • 颜牧之:观点我就不置可否了,姓名字号本就纷繁复杂,加上二流史学家的以讹传讹,导致现今记载有很多不确之处,这不是简单一篇文能理清的,估计也根本不能彻底理清。我想说的是,作者一位姑娘在简书创作,没有煲鸡汤,没有编煽情故事,也没有大谈人生经验,而是钻研古典知识,做这些考据的工作,很是让我敬佩。可想而知是个不浮夸很务实的才女。
        唐露:@塔塔酱 你为什么这么了解我,可怕。不过我一向对不熟的人正经严肃,所以大部分人对我的第一印象都是高冷,只有和熟了之后,才知我本性呐~
        LostAbaddon:@唐露 难得看到你这么谦虚的嘛,你一般不都应该在这种时候大喊你才12岁的么?
        唐露:@颜兴林 不写鸡汤,是一个作者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责任。等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时候,再称我为才女不迟,现在是不敢当的。不是谦虚,是打从心底觉得自己的知识、见识与写作能力都不够。
      • 612df6dfd331:史记上说秦赵同源,同一个祖先
      • 易江禾:网名就可以当我的号了。另外,我一直想给自己取个字,但想了十几年也没想好。
        唐露:@塔塔酱 易经筋、易水寒,哈哈先生真有文化,求赐小女子字号~
        易江禾:@塔塔酱 越听越像神经…
        LostAbaddon:@易江禾 姓易,名江禾,字筋经,嗯嗯。
        或者字水寒?
      • 你会发光我会反光:虽不明,但觉厉!•﹏•
        唐露:@你会发光我会反光 :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不会啊,其实有人读我就挺高兴了...
        你会发光我会反光: @唐露 嗯嗯嗯,知道了,开始看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多看一遍就好了,我自己理解能力太差了而已,表在意哈~
        唐露:@你会发光我会反光 我以为我已经说得够明白了,仔细读一读,会弄清楚的~
      • LostAbaddon:可以认为姓是古代部落制的留存,随着部落体系被封建体系替代,氏开始出现并取代姓,并在走进了郡县体系后,原本的姓就彻底丧失了存在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谈的话,会更有深度哦。

        还有就是这让人想起了日本的《苗字必称令》,因为你文中有提到“贱者有名无氏”,而后秦汉之后人人都有姓,而这个姓就是原本的氏,所以可以谈一下这个贱者从无姓/氏到有姓/氏的过程,这里恐怕就可以引入和《苗字必称令》的对比了。
      • LostAbaddon:这是一个便捷方便的时代,嗯嗯,你说对吧秦卫露~~

        另,末尾这句“古人的‘名’与‘字’大多为长辈所起……可‘字’是全凭自己喜好”,这里前面说“字”是长辈起,后面说“字”全凭自己喜好,明显不对。后面那个应该是“号”。
        唐露:@塔塔酱 不大啊,387×631的
        LostAbaddon:@唐露 有可能是尺寸太大了。。。图片的尺寸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唐露:@塔塔酱 对,打错鸟,谢谢公孙磊的提醒。

        对了,不造为什么我明明放了图,但是主页显示不出来。

      本文标题:秦始皇不叫嬴政,叫赵政!谈谈“姓”与“氏”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gd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