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 重获自由

作者: 微雨流光 | 来源:发表于2023-11-03 11:11 被阅读0次

    ———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元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有“田园诗人”“隐逸诗人”“五柳先生”之称,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败,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了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县令职位上退隐,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诗歌开头四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少无适俗韵”,“适俗”就是适应官场中繁文缛节的限制,阿谀逢迎的谄媚,勾心斗角的套路,尔虞我诈的斗争。诗人开头诉说自己从小就没有适应俗世的气质情操,显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本性喜爱流连山水田园,美好的自然风光,恬淡的田园生活才是他的最爱,流露出尊从内心,听凭心灵的呼唤,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个“误”字表明自己进入仕途生活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为此而感到沉痛悔恨。他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仕途生活犹如一根根网绳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斗争的罗网中而不得自由,因而十分地苦痛。“尘网”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的极嫌弃。这一离乡做官竟达三十年,实为十三年,夸大之辞,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官场犹如罗网,拘束而不自由,诗人渴盼能回到大自然,回到田园中去。误入官场的他就像笼中受束缚的“羁鸟”、池中有约束的“池鱼”,迫切需要摆脱束缚,回归旧日的山林,往日的深潭。过上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可以在南边田野里开荒种地,不在像官场中巧言令色,曲意逢迎,巴结讨好,身心不得自由。宁可坚守愚拙的本心,安分守己,返朴归真,不再虚伪取巧,迎合别人,向往质朴自然的田园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回归田园后诗人,心境愉悦恬淡,悠闲自在。宅子周围有十多亩田地,八九间草屋,土地虽不广,房子也不大,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自己的自由王国,可以随心地安放自己的身心。榆树柳树的浓影遮盖了后房檐,桃树李树整齐排列在屋子前边,环境多么的幽雅美丽。烘托出诗人回归田园的心满意足的欣慰之情。这些写的都是近处景象,远望村庄轮廊模糊,村子里也依稀可见,升起了袅袅炊烟。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景象。巷子里传来了汪汪汪的狗吠声,桑树上发出了鸡鸣叫的声音,诗人运用以动衬静、以无声衬有声,更显乡间的宁静、和平。

    总之,这八句捕捉住农村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的图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浓有淡,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与平静和谐的心境。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去之后,诗人的生活如何,心境怎样呢?诗人写自己家里门户庭院没有世俗的繁杂琐事,没有了官场上乱糟糟的事,静静的室子里有空闲的时侯,可以读书吟诗,这一“无”一“有”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理想境界。诗人一旦冲出官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就其乐无穷,满目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地感到亲切而欣慰。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对污浊黑暗官场充满了厌恶,摆脱官场来到田园,开始新生活的欣喜惬意之情。寄托了诗人的人格理想及价值追求。生活纵然千姿百态,我只追求我想要的那一种。不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做人真实正直不虚伪,让人生富有诗意,追求至高至真的生命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归自然 重获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lo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