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家的住宅楼坐落在小区内的东北角,从后窗,能看到十字路口斜对面更东北一点的公园轮廓;园内没种多少名贵的花草,但树木较多,挺拔葱郁,色彩斑斓;树丛间掩映着区政府的廉政文化馆,虽不见群芳争艳,但底蕴十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40bbceb7d4136b08.jpg)
园区挺大,早晨,在广场、球场上活动的人多些,比较热闹;除此之外,大部分地方都相当安静。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872cdf1d495f46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68c6f3ac038ba4d2.jpg)
我喜欢这里的林间小道,喜欢路边的石刻,喜欢置身其中那幽秘、舒怡的感觉;每天早上都要来此散步,听鸟啼,呼吸新鲜空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498d891cee59d263.jpg)
园中的杂工不多,偶尔能见到几个整地、浇水的;只有一人负责打扫卫生,但看上去却相当清洁。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55cece0a3a151aac.jpg)
几乎天天都能与她碰面,一般是左手掂个黑色塑料袋,右手拿副夹杆,东瞅西望地捡掉在地上的垃圾,有时拿个扫帚清理路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c3ce96f9354554ad.jpg)
因为常见,也就熟悉了,每次都打招呼;她也总是停下脚步,笑脸相迎地寒暄几句。
看她那乐观的样子,有时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女人把那么大的公园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定很辛苦,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db4a7fc246834956.jpg)
好奇心驱使我对她进行了一次“专访”。
她是河北乡下人,今年59岁,老伴大她一岁;膝下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在石家庄上班;家里有7~8亩地,几间自建的农舍;夫妻二人都来到北京,老家的地租给了别人,房子闲置了下来;她在公园打扫卫生,丈夫干其他的活。
公园里有两处厕所,也归她打扫;厕所旁有两间堆放杂物的屋子,算是给他们提供的免费住所,做饭也在里面。
她的工资是2400元/月,老头的工资是按天结算,每天120元,干了才有。
她每天5点左右起床,老头还要早些;不做早饭,洗漱后吃些早点,再喝点开水就去上班;先去打扫厕所,然后捡垃圾或清扫地面。
我问:你不累吗?
她说:“干活嘛,哪能不累呢,累了休息休息再干就是了。”
“这么大地方,这么多活,你能干完吗?”我当时以为有人帮她。
她笑了笑:“我不是每天都全部干一遍,这里面来人不多,脏得不是多快,错开轮着打扫,只要不影响观感就可以了。”
我又问:是不是儿女需要钱,你们不得不给他们挣点?
她回答:“也不是,他们也没跟我们要钱,只是我们不想连累他们。在家那点收入,虽哦不着,但手头紧,日子过得艰难。出来挣多挣少都是额外收入,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不少。再说,上了年纪不活动,心里难受,害怕憋出毛病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238c589af9e97c83.jpg)
很多北漂的人都混不下去,像她这般在北京打工的却很普遍,为什么呢?可能有如下原因。
第一,是客观的需要,没人干这分活不行。第二,年轻人都不愿干,因为工资低,主要是没发展前途。第三,城市的老人都有退休金,谁也不会去为那几个小钱而放弃晚年的自由生活。
只有像她们这群人,觉得干这种事比较划算:在家种那几亩地,既累又收入不高;租给别人种吧,收入更低,也没其它什么事可干;比来比去,还不如在城市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e3a552b5096d4f54.jpg)
关于社会分工问题是一门学问,不能以所干的工种来分人的高下;有时候你觉得不能干的事,别人不见得也这么想;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与干复杂脑力工作的人相比,说不定前者内心更有幸福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7228/b0e897dd2d00942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