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随笔-生活工作点滴读书让生活美好
善读「论语」16.6:见机而言勿躁隐,侍于君子方无愆

善读「论语」16.6:见机而言勿躁隐,侍于君子方无愆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15:16 被阅读0次

「季氏篇第十六」6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

孔子说:“随侍尊长左右,易犯三种过失:没到该说的时候就说,是谓浮躁;到了该说的时候不说,是谓隐瞒;不看当时的情形就说,是没眼力。”

【注释】

“侍”,近也,从也。指在在尊长旁边陪着。

“君子”,此处应指上位者、君主或长辈。与其“侍”者有上下尊卑之别。

“愆”,音“千”,过失。

“言未及之”,指未到你该说话的时候。“及”,到;“之”,指侍者。

“躁”,浮躁、性急。有的版本此处为“傲”。

“隐”,藏匿、隐瞒。

“颜色”,即面色、表情、脸色。

“瞽”,音“鼓”,盲人。此处是喻指不会见机、没有眼力。

【评析】

无论古今中外,随侍在尊长左右时,都要守一定之规,要讲必要的礼仪。这是儒家之“仁”的要求,也是文明和教养的体现。比如,若言论没有牵涉到你,或不需要你发言时,就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若是随便插言,便有浮躁、傲慢之“愆”;当需要你发言时,原则上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若有所隐瞒、不吐情实,便是“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既有隐匿、“失人”之“愆”,亦有违儒家“直”“信”之道。

当然,发言也要审时度势、见机而言,且要审慎言辞、斟酌详略,以求言语能够尽义。若不顾现场的情境和参与者的情况,而像目不见物的盲人一样没有眼力,只管自说自话,便可能会“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则不免有眼拙、“失言”之“愆”了。

在社交场合语默得宜、应对得体,是对智商和情商的双重考验。所以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参见《善读「论语」15.8》)。

相关文章

  • 善读「论语」16.6:见机而言勿躁隐,侍于君子方无愆

    「季氏篇第十六」6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论语》国学课讲义(2)

    研读《论语》,感悟言语之道 1.要避免言之三愆 (察言观色) 16.6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 2022-07-27

    摘抄 【原文】 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

  • 论语16.6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 孔子说:“侍...

  • 《季氏篇》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注释】 ...

  • 君子三愆

    读《论语》感悟(167) 原文: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

  • 学习论语心得(16.6)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16.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a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

  • 舒心园职场心理之《论语》中的讲话艺术

    【论语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读懂古人8句话,做一个“会说话”之人

    1、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

  • P4—【修身】朋友为什么把你拉黑了?

    本期经典原文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16.6:见机而言勿躁隐,侍于君子方无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bx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