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茶跤【散文】

作者: 空灵kongling | 来源:发表于2023-10-07 07:15 被阅读0次

      日子很短,可回忆很长。随着时间远去,有些年月已蒙尘灰。我像一个手中攥紧抹布的人,轻轻擦拭着那虽然漫长却已永逝不复的从前。

      擦去许多灰尘,曾经的一幕幕从浑浊中挣脱,逐渐清澈。于是一些天真快乐的日子在回忆里跳动起来,我想起了童年盛行于孩童之间的某种战争——打茶跤(打跤=打架)。

      说是战争,用打架来形容似乎更为贴切,1V1擂台赛的那种。下面,我将带你走进我的童年,去领略当时孩童游戏的趣味。

      ……

茶果/网络

      我的家乡盛产油茶,几乎每家每户的山头都有茶林。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采收正当时。”——霜降前三四天,那时秋深,乡里乡亲扛起篾箩、蛇皮袋上山,去林里摘茶子,为一年一度的“打茶跤”大战争拉开序幕……

      茶果采摘回来,需要在室内连袋、连筐放置三两天,然后在晴朗的日子平摊到禾坪中晾晒,这样晒出来的茶果不容易出现阴桃果(晒不开的那种)。

晒茶果/网络

      经过晾晒的茶果会开裂,露出茶籽。茶籽分为两种,长得肥肥胖胖的,可以榨出油的,我们叫它茶仁。瘦瘦瘪瘪的,榨不出油的,我们叫它茶跤——不能榨油,它就只能成为孩子们战争游戏中的兵马,去为被命运选中的孩子打江山是他们的使命,也是它们存在的价值。

      两两相对抗,攻方在上,防者在下。脊骨相对,攻方经手掌按压,向立于平地的守方发出猛烈攻击。失败者将粉身碎骨,胜利者完好无缺。罕见同归于尽。

      记忆过于遥远,太多历史被遗忘,那些激烈的战役我已不知全貌。曾在自己手中为自己卖命的那些大将,我也早已忘了名字,只隐约记得它们归属的族群。

      我记得那圆碌碌的胖子,是“圆鼓力赞”族的。圆鼓力赞是公认的茶跤界第一强族,是力量的代表,频出将帅。它们背脊坚硬,攻防兼备。

      那些长得像船只、像叶片的,是“勺子”族的。勺子族当为茶跤界第一大族,是数量的代表,无数小兵小卒的出处。由于其族民众多,偶尔也会难得地出现一些善战之才能担任将帅之位。

      长了尖尖角的……很抱歉,我已记不得它的族名了。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强族圆鼓力赞族和第一大族勺子族。我手中曾掌控的兵马,也多是来自这两个族群。

      ……

      小时候,我常去八叔婆家,帮着她挑选茶籽——把一些茶果壳、茶跤挑出来,和能榨油的茶仁分开。

      八叔婆当然明白我的小心思,我并不是真心想要帮忙,我只是想要茶跤。

      两眼放光,看到茶跤时我的手蹿得比谁都快。

      眼明手快的我像一个勤快的挑拣小工人,不过一两个钟头,我就把茶跤装了满满两裤兜。然后兴奋地呼朋唤友,聚在一起打茶跤。

      激烈的战争,曾失败过,也曾胜利过。羡慕过别的孩子手中坚硬壮硕的圆鼓力赞大将军,也被别的孩子羡慕过我手中雄健挺拔的勺子大帅。

      每当遇上惨败全军覆灭,我又会去八叔婆家招兵买马。不记得是不是因为我家的兵马不如八叔婆家的多,我并没有多少在自己家挑拣茶跤的印象。

      记忆里最清晰的是八叔婆坐在大门前挑拣茶籽的情景,我记得她慈祥的笑容,记得她笑着跟我说话,我就坐在她身旁。虽然我早已不记得聊天的内容,但我至今还记得她的声音。那些时光过去将有二十年了吧?八叔婆随子女去城里生活后,我有好久好久没有见过她了。如果她还在,已经是九十几近百的年纪了。

      说着说着,我又想起了在八叔婆家吃木瓜的日子……只记得那木瓜好甜,好甜。

      …………

      不去八叔婆家挑拣茶跤的时候,我常到别人家的禾坪转悠。像极了小偷,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潜入晾晒茶籽基地,小心翼翼心惊肉跳地捡茶跤。很多人家那些茶籽一看就是没有被精挑细选过的,成百上千的茶跤躺在其中,和茶仁一起舒舒服服地晒太阳。我把那些茶跤一个个捡出来,让它们跟着我去打仗。

      很多时候,我这个小偷行窃被抓个现行,呵斥传来,我撒腿就跑。等过会儿,主人家不在场了,我又会偷偷摸摸潜回来,实在无法抗拒茶跤的诱惑,以及,无法放弃一统天下的梦想。

      带着我的圆鼓力赞大将军和勺子大帅去打江山,我想当王……

      孩子的游戏真是丰富多彩,打茶跤不过是特定季节的一个小游戏,除此,还有弹玻珠、打四角、勾铁芒萁、捉迷藏、追人子……

      时间向前,我已走远。快乐童年,回忆里见。

相关文章

  • 散文:打扬尘

    “光弹子打扬尘,没望”,是我们家乡的一句土话,每当对某件事情不抱希望时,村里的老人们便会脱口而出。 我初中毕业、中...

  • 散文| 茶·悟

    文| 奔赴撒哈拉 苏轼素爱竹,写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佳句。而我嗜爱饮茶,也称得上是“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

  • 茶味儿(散文)

    陆羽《茶经》开篇第一句便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对于这些嘉木的向往,是因为流动在心底的茶味儿。 喝纳卡,是在6...

  • 茶知己(散文)

    济宁有个酌磨堂,酌磨堂主茶知己。 在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当下,酌磨堂主于群、李玥两位爽清本真的青年,当是中国茶非凡...

  • 散文‖学生茶

    那年我用调到义东市乔山小学,便自告奋勇地去接一个刚从村校升上来的班级。可是才上了几节课,我就后悔不迭了,因为学生成...

  • 《平常茶非常道》

    《平常茶非常道》:这是本禅茶文化散文,由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先生所作。全书共分四个栏目,包括:茶能生善、人间奇香...

  • 打茶 - 草稿

    “泡好一道茶的标准是不苦不涩,泡茶若是泡出了苦涩,这道茶就泡坏了”。尽管这两道茶都没有泡成功,但有一点达成共识的是...

  • 许多镜子 阿弥陀佛

    感谢昨天早上我带着小美跑步,最后我摔了一跤。 这一跤摔得我疼,心疼!我怎么了?? 我失败了! 被自己的那份执念给打...

  • 天雨路湿泥泞路,趋行村头看云雾。 谁料乡土多亲切,摔跤坐起洗水露。

  • 《茶如人生须慢品》作者:潭影(单明录)

    《茶如人生须慢品》 散文作品,作者:潭影(单明录) 人们都说,生活清如水,人生浓似茶,即使再上等的茶,泡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茶跤【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im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