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来广州5年多了,我的粤语还一直处于菜鸟水平,虽然很多广东人之间的交流都是用粤语,但他们和外地人沟通的习惯却是说普通话。
所以,我们外地人在广东,其实学不学粤语都没什么关系,都可以很好地和本地人交流,并且很快融入这个环境当中。
一旦没有了学粤语的需求,也就没有学粤语的动力了,这也是我很多同学都在广东工作,但是都不会说粤语的原因。
如果我们去到某个城市,所有人必须要用当地方言交流,没有人会说普通话,这时候方言也就成了我们必须要学的一门语言。
有了迫切的需求,也就有了动力和目标,学好这门方言的几率就会大大提升。这就是我们对一件事有需求和没需求的差别。
当粤语不是必备技能的时候,哪怕我周围很多人都说粤语,也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
相反,如果某个技能是我必须要具备,不学就会影响我正常生活和交流的,那么我就必须得去学了,再难也要学。
02
我想表达的是,人都是会偷懒的。
我虽然对粤语感兴趣,也希望以后能用粤语跟本地人交流,但这个并不是必备技能,既然没有那么重要,那我也就懒得学了。
同样的,很多人之所以没办法做到天天写作,或者把写作当成很重要的一件事,其实也是因为写作对你目前来说,还没有那么重要而已。
即使不写作,你的工作和生活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你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有退路和底气,所以不用全力以赴。
就像有些人,即使不努力赚钱也能衣食无忧;而有些人,一旦停下来,全家人都得饿肚子。
所以赚钱对前者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对后者来说是拼尽全力要去做好的事情。
03
如果真心想做好一件事,就要把那件事当成“必需品”一样对待,没了它就不行了,生活无法正常运转了。
当它成为你生活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使你不会做,也会想办法去做。不会说粤语,你会去问别人怎么说,去网上查字典,去看粤语电影和电视剧。
不会写文章,你会去研究别人是怎么写的,请教一些写的好的人,或者去报写作课。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你必须要做的事情,即使遇到再多困难,你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好这件事。
就像有时候我们日更遇到了瓶颈,觉得不知道写什么,写不出来了,但最后我们还是会尽力去完成,因为不完成会罚款。
所以,不论我们是在和朋友聚会、还是在加班,又或者被孩子耽误了,我们依然要理性地完成这件事。
如果我天天喊着要学好粤语,却还是和别人说普通话;如果我想要学好写作,但是一周也写不了一篇文章,那只能说明,这件事对我来说,还没那么重要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