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深夜食堂》里的炒泡面还没凉,里面各色老百姓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了自己与“深夜食堂”的一些缘分。
“深夜食堂”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半夜吃宵夜的地方。我吃宵夜的经验,大概从幼儿阶段就开始了。
(一)
小时候,爸爸经常长期出差,妈妈上的班是三班倒的。如果碰到妈妈上夜班,我就会在妈妈单位一直等到她下班再一起回家。
妈妈下夜班时已是夜里十一二点,街上的商店已经关门,行人也零星了。在妈妈单位的边上,有一家露天的宵夜摊点。每次经过那摊点,都会飘来一阵诱人的爆炒香味,我一闻到就走不动道儿,频频扭头看向炒菜的灶台。我小时候是一个不大会主动提要求的孩子,但妈妈看到我那个馋样儿,会主动问我,饿吗?要不要吃碗老友粉?我当然会抓住机会拼命点头。
经营摊点的是乡下到城里来打拼的夫妻,一般晚上八点左右才开始营业,因为白天有城管。几张小圆桌架起,小凳子一摆,灶台煤气一放,就可以开始了。《深夜食堂》让我最先回忆起这个摊点,是因为那里跟剧里描述的一样,没有菜单,只有一块破木板,上面用粉笔写着米粉、面、粥分别是什么价格。简易的灶台上摆满了蔬菜、家常肉类和一些卤菜半成品,如果想吃快炒小菜,可以到灶台边看着原料来点,老板会做的话就可以做。
宵夜摊最吸引我的就是老友粉,那是本地很受欢迎的一道米粉,酸辣鲜香,那味道能飘出好远。在寒冷的夜晚,来上一碗,再美美地喝上几口酸酸辣辣的汤,味蕾得到了满足的同时,浑身也暖和了起来。
虽然夜已深,但因为附近有火车站和一家大宾馆,所以光顾夜宵摊的人不少。匆匆的旅人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有的吃着小菜喝着热粥,有的吮着炒田螺喝着啤酒,所有的疲惫都放下了。
(二)
如果下雨或者城管盯得紧,宵夜摊就不会营业。有时候天气太热,妈妈不想让我吃辣的食物,也会暂时对我的垂涎三尺视而不见。当然,不是不让我吃,而是换一家吃。
回家的路上我们会经过一家X记米粉店,里面买各种米粉面食,还有我爱吃的小馄饨。这家米粉店早上会买早餐,中午和下午的饭点,也会宾客满堂,生意特别好。到了这夜里十一二点,大门还开着,而且没有要打烊的迹象。从我记事起,每次跟妈妈出来买菜,就会在这家店吃点什么。
店面不大,桌子还摆出了店外。这个时间店里几乎没有其他客人,偶尔会有附近的居民光顾,但大多是打包带走的。妈妈会给我点一份小馄饨肉丸,然后我埋头吃,妈妈一边跟老板娘家长里短地聊天。
一份小混沌肉丸里,有十个小馄饨十个肉丸。猪骨熬制的汤头里加有几粒小虾米提鲜,再撒上一点点胡椒粉和一小撮葱花,清香四溢。
这家X记一直开着,一直没换老板,一直深得附近居民喜爱,还在附近开了一两家分店。后来我们搬离了那个街区,若干年后当我特意回去看看时,发现整条街道都进行了拓宽重建,X记已不见了踪影。我再也没有吃过那样的小馄饨肉丸。
(三)
中学时升学压力大,尤其是高二高三那两年,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我都继续在教室自习,直到11点多,看门的大爷上来赶我们走。回到家里,继续学习到深夜。
六点吃的晚餐,到了夜里十二点,早已饥肠辘辘。然而,我早已没有了时间和闲情出门去吃宵夜。为了给我补充营养,妈妈每天晚上会炖好汤等我回家。家里就是我那几年的“深夜食堂”,妈妈就是最了解我的“厨师”。
炎热的夏日里,妈妈喜欢给我准备冬瓜排骨汤。冬瓜切块,和洗净切好的排骨一起放进高压锅里,加几片生姜,倒一些料酒,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出锅前加入适量盐,撒上一把葱花,汤味清甜,营养又去暑。有时白萝卜也会被用来代替冬瓜,味道同样鲜美。
莲藕猪尾汤的汤头比冬瓜排骨汤要浓,莲藕的鲜甜融入汤中,中和了猪肉的油腻。妈妈会调一小碟蘸料,我可以蘸着酱料吃猪尾,特别过瘾。
冬天里,妈妈喜欢煲鸡汤,党参、红枣、枸杞、香菇……光看着就觉得很补。一碗下肚胃里和心里都暖暖的。
有时候妈妈一忙,没时间去菜市场挑选鸡啊排骨什么的,就会做个简单的蛋花肉末汤。清水加入两三片姜片煮沸,倒入稍微腌过的肉末,倒入煮沸的清水中,加入料酒,最后倒入蛋液,加少许盐和几滴香油调味。蛋花香滑,肉末嚼在嘴里既有滋味又有满足感,简单又美味。
(四)
大学时我也经常吃宵夜,尤其是周末晚上睡得比较晚的时候。
我喜欢到隔壁楼下的那一家桂林米粉店打包一碗桂林米粉回宿舍吃。如果很饿,还会加一份青菜。
其实那家桂林米粉味道一般,但是那个时间,周围大大小小的店铺都纷纷打烊,只有这家还开着。
之所以说着家店的味道一般,是因为他们家米粉吃起来就跟自己家里随便哪天都能吃上的一样,没有那种“餐馆里的味道”。好在,他们的配菜做得特别用心,麻辣海带、萝卜干、腌酸萝卜、葱花、蒜蓉、酸笋、油辣椒、酸豆角……随便你加。每次给自己的那份米粉里添加各种配菜时,都觉得心情特别好。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搭配,将原本平凡的那碗米粉拌得很好吃。
宿舍里四个女生,除了我,其余都在减肥。我这个吃宵夜的习惯可害苦了她们,每次我捧着那碗配菜丰富的桂林米粉大块朵颐时,她们都围在电脑前看TVB港剧,以此克制自己不要被我的桂林米粉吸引。但很多时候,她们中的一两个还是用怨念的眼神悄悄瞄我,叹一口气说:“晓静,你的米粉实在太香了,还让我们活吗?”偶尔有个别克制不住,想默默地跑下去也打包一份,若被其他两位发现了,就会激动地大喊:“帮我也带一份!”
我遇见过的那些“深夜食堂”(五)
后来,我来到遥远的异国他乡继续学业。国外的食物让我难以适应。繁重的学业和生活的压力加重了我思乡的情绪。经常忙到深夜,饿的胃疼,却只能啃着干面包。
在一个个寒冷的夜里,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脑子里想的全是家乡的老友粉。
盼着能在这异国的小镇买到老友粉是不大现实的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
在网上查了一下老友粉的做法,想方设法集齐食材。在超市里买了尖椒,剁了泡在醋里,做了一罐酸辣椒。找机会搭火车到隔壁城市(我住的地方没有中国城)的中国城里买了包装好的酸笋、豆豉辣椒。没有米粉就用面代替。
集齐食材以后,就可以召唤老友粉了,哦是老友面。
按照网上说的方式,热锅凉油,爆炒蒜蓉、姜蓉、酸笋和豆豉。那股熟悉的味道一瓢出来,我差点落泪。就是这个味道!炒出香味之后,加入开水。汤沸腾后,放入面和豆芽煮熟,倒入之前腌好的辣椒和醋,加盐和酱油调味。我就这样在异国他乡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做老友面,并且那味道和家乡的老友粉无限接近。
心情不好时,心情好时,夜晚突然饿了时,嘴馋时,压力大时,刚写完essay时,想家时,没有任何理由就想吃老友粉时,我会在安静的夜晚,很有仪式感地,自己做上一碗老友面,细细品尝家乡的味道。当那股独有的鲜香味充满整个厨房时,那就我给自己创造的“深夜食堂”。
你的生命里是不是也有这样那样的“深夜食堂”?它们没有重要到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什么深远影响,但却能帮我们回忆起那些平凡而珍贵的过往。
写到这里,已是深夜。冰箱里还有包菜、火腿、鸡蛋、香菇……嗯,我先去做一碗酸辣汤,就先写到这啦。
谢谢你看到了这里,点个“喜欢”再走可好?小女子在此谢过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