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烟雨亭随心随笔巢湖文海
读《愚公移山》的新思考

读《愚公移山》的新思考

作者: 吉林袁守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2-02 13:31 被阅读308次
    读《愚公移山》的新思考

        晨读《列子·汤问》,再品春秋战国时大作家列御寇先生的传世之作《愚公移山》,忽而闪出几条反向观点,聊算是一孔之见吧。

        这则寓言故事是讲,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原先是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有个叫愚公的九十多岁老头儿领着一家子人住在山北面,深感出入不方便,于是决定挖掉这两座山,使自家可以直通豫南,达到汉阴。一家子说干就干,邻居一个寡妇的小儿子也来帮忙,他们用锄头刨土,用土筐将土运到很远的渤海边,一年才能往返一次。有个聪明的老头儿对愚公提出质疑:“你们这种干法猴年马月才能挖平两座大山呀”?愚公理直气壮的说:“我这辈子干不完,还有我儿子、孙子、重孙子接着干,总有一天能挖完吧”。山上有个玩小蛇的神仙怕挖坏自己的仙居,就向天帝举报了这件事。天帝慈心大发,拍脑门子决策,让大力士夸娥氏两个儿子把这两座山搬走,一座放到朔东,一座放到雍南。从此,愚公家门前一片坦荡,出行方便极了。

        我十分赞赏愚公这种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曾激励我成长。但认真研究这则寓言故事本身,我却有三点不同的思考:

        第一,愚公并没有移山,只是刨了几筐土,两座大山是神仙移走的。愚公老先生有移山之志,也开始了移山之行动,但他们仅仅做了开始,如果计算土石方工程量,他们锄头刨的那点土恐怕不及工程总量的亿万分之一。真正出工出力的是夸娥氏的两个儿子,他哥儿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瓣,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搬走了这两座大山。所以,移山之功,应首推这哥儿俩。

        第二,愚公先生采取的工作方法值得商榷。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横在家门前,老先生想去豫南或汉阴得绕着走,确实不方便,他想的思路和方法是把两座大山整体挖掉。这件事如果放在当代人身上,解决的办法基本是两条:一是打一条遂道,穿山而过;二是修一条盘山路,沿路越山而行。这两种方法所开采的土石方工程量肯定要比整体挖山少得多,而用时间也不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所以我说,做人要讲精神,但做事一定要讲方法,这也是一条真理吧。

        第三,天帝拍脑门子决策有失公允,愚公做了件利己不利人的事情。愚公带一家老小挖山的精神感动了天帝,于是命两个小神仙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从冀州、河阳地界给搬到了朔东和雍南。这样做的结果是愚公一家子出行方便了,但朔东和雍南的老百姓出行不又出现新问题了吗?假如朔东也有个老爷子带着子孙出来挖山,山上玩小蛇的神仙再上天举报,天帝一感动是否还会再将这两座山搬回冀州?做为天帝,决策应该一碗水端平,芸芸众生都是他的子民,不能厚此薄彼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愚公移山》的新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zs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