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篱记一思诗文集正翔语
高加林在《人生》中的五次选择

高加林在《人生》中的五次选择

作者: 桃源清溪 | 来源:发表于2020-03-04 20:02 被阅读0次

    好的书籍,应该一读再读,小说中的人物,也应该一评再评。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几个维度和角度去思考,我们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小说和人物,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一次提升认知的好机会。

    要想读懂《人生》,必须先读懂高加林。

    在《人生》中,高加林遭遇了人生的五次选择,他在人生的紧要处,一步步走错,让自己的人生坠入痛苦的深渊,造成一幕幕悲剧。他的人生不仅是一场悲剧,与他相关的人,也都成为悲剧人物。这是发人深思的,也应该是路遥最沉痛的人生警告。

    01

    第一次选择,高考落榜后,该如何选择呢?高加林面前有几种选择:

    1、复读再考;

    2、进城打工;

    3、回乡务农;

    4、回乡自谋职业(民办教师、当兵、招工等)。

    评价一个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特定时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复读再考肯定是第一选择。因为没有办法,农村孩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锂鱼跃龙门,这是最佳选择。

    高考,是城乡差别最小,只靠自己拼搏奋斗就可以实现的人生跨越。

    但,高加林放弃了,一是自己没有信心和目标,二是家中太贫穷,供不起了。这两个因素应该都有。

    从高加林进城卖馍,可以看的出来,家里能够供他上高中,已经是极限了,他家太穷了,穷的还盐都快吃不起了。

    进城打工,当时的社会现状,还是计划经济,只能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一样,做揽工汉、煤矿工人等。

    高加林性格内向,极度自卑,自尊心强,又爱好面子,进城卖馍都开不了口,进城打工也几乎不可能。

    回乡务农,高加林觉得那是死路一条,因为,他从父母身上看到了务农的辛酸和悲哀,不想走父母的老路。在当时,务农确实无法改变高加林和家庭现状。

    许多人骂高加林看不起农民,不愿当农民。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来看,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去评价一个人,高加林当时选择务农,等待他的是什么呢?吃不饱、穿不暖、娶不上媳妇,巧珍他爸绝对不会同意他们的婚事。

    高加林不愿务农,恰恰反映了他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人,也可以说有野心,这样的人,才是巧珍喜欢他的原因。如果他没追求没梦想,老老实实在家务农,谁会看得起他呢?等待他的恐怕是更多的社会压迫和苦难吧。

    回乡当民办教师,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人总得先活下去呀。像高加林一样,没有背景随时可能被顶替,即使不被顶替,想转正,没有背景,以后能顺利转正吗?

    所以,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加林的第一次选择不是最好的选择,在人生最关键的这一步,他放弃了高考,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有人说,高考真的很重要吗?在那个年代,高考真的很重要,考没考上大学,就是人生的分水岭。即使现在,考上什么大学,也与你以后的职业发展紧密相连。

    高考,是人生新的起点,虽然它不能决定你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你能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就像爬山,站在山脚下、站在半山腰和站在山顶上,你看到的风景能一样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你站在什么位置,决定了你的人生,影响着你的生活。

    从第一项选择中,我们可以发现,高加林是一个没有目标感的人,更不用说信念了。他像一棵随波逐流的小草,在人生的长河中,被冲得东倒西歪,撞得头破血流。

    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是被动地抓住一根根救命稻草,把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注定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一定程度上说,他就是一个巨婴。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社会生存能力不强,生活自理能力有限,自卑自怜,自怨自艾,自私自利,盲目追逐名利。

    他的悲剧,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加林在《人生》中的五次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lp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