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肥酒熟菊花黄。蟹,一直与酒和菊花的关系密切,印象中持螯把酒赏菊就是古代文人墨客打开秋天的优雅方式。
食蟹,认为最正统也最适合的也属在《红楼梦》中的描述:
凤姐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
又说:“把酒烫得滚热的拿来。”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
吃完螃蟹,黛玉斟了半盏酒,看时却是黄酒,就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由此可见,蟹宜独吃,热吃,配酒吃,吃后须用东西去腥洗手。
都说吃蟹是要“九月团脐十月尖”,但现在的蟹似乎是团脐和尖脐的都一样肥美,就两种都来一点吧。
雄蟹有膏,雌蟹有黄,膏色如琼脂,肥腴甘美,蟹黄则色泽橙红明亮,入口软腴而不糙硬,满嘴油润。现在正值初秋,蟹黄正当时,入口柔腴而油足,软糯至极,不可错过。
食蟹的方法也有多种,可以整只煮食、蒸食、炸食,也可以剥壳取肉另作花式蟹菜或炒菜。《红楼梦》里贾母嫌弃油腻腻的蟹肉小饺儿,我倒是觉得很喜欢。因为不用剥壳啊!
二毛著的《味的道》又中有常熟的老食蟹者发明的“猪油蒸蟹”:猪油蒸蟹,是拿猪油熬成荤油凝冻后,嵌入蟹的壳内,然后和食盐、姜、酒干蒸成的。它的味道比平常蒸蟹更觉出色。因为猪油经热溶解,流遍螃蟹的全体。入锅蒸炖一小时便熟,破壳而食倍觉肥美。说食用起来,为平日数倍的肥美。
土生土长的阳澄湖大闸蟹,蟹肉带一点咸味,回味有点甜,有食客吃蟹不爱蘸醋,说是求其本味。所以平时吃大闸蟹,大多是用清蒸。把蟹的肚子朝上放上蒸笼,隔水蒸熟,煮的时候顺便还可以想像一下红黄颜色的蟹膏流满碟……
有朋友介绍用花雕蒸醉蟹的做法。因为蟹性凉,花雕酒暖胃,是最佳的搭配。
做法简单,只需预先把大闸蟹先加花雕酒腌过后再蒸,这样吃起来就会带有一种浓郁的花雕酒香味。
那淡淡的花雕酒香诱惑着的味蕾,转而细嚼,在花雕酒的衬托下,蟹肉更显鲜嫩,咸鲜爽口一点不腥,令人回味无穷。
不过,家里人一直都对大闸蟹的兴趣都不太大,每次吃完都评论说味道不如肉蟹。
但是似乎每年一到中秋,从中秋开始,大闸蟹又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吃上几顿才算过秋天的应季食品。
每次吃大闸蟹,家里几个小孩子只吃蟹盖和蟹膏,剩下没了膏的蟹身和手手脚脚让大人“执手尾”,单就这个食法,这个蟹还真的不如花蟹,吃花蟹还好歹有一整只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