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书中指出的儒家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与儒家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兵家必争之地”。平心而论这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因为三纲八目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架构,谁都希望能够在这最根本的问题上辩倒对方、占尽先机。所以阳明先生在《传习录》第一章的时候便剑指朱熹老夫子,就三纲中“亲民”还是“新民”一事隔空三百年来了次大辩论。作为后生晚辈的我,别说介入这场辩论,哪怕连“站队”的资格都还没有,但是既然是研读《传习录》,自然还是要以阳明心学的思想为出发点。
鄙人在“《传习录》与职场人生(一)”中就“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一句如何应用于职场的话题有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本想绕开“八目”直接谈后面的经文。但是就“知行合一”和“天命天理”两个话题写了本系列的(二)(三)两章后发现,儒家在“三纲”之后把“八目”联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成长体系,使儒家思想有明确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所以如果不回过头来把“八目”中的“格物致知”说清楚,以后无论是在“阳明心学”还是“职场心路”两块内容上都会处处受制。
“格物致知”四字若再择其重中之重,那自然是“格物”二字了。因为它是八目之首,“格物”二字的解释决定了整个儒家八目的站位。程朱理学认为“格”是“穷”或“至”的意思,“物”是“理”的意思,“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如同程颐夫子说的“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夫子在承继二程学说后将“物”更扩展为一切自然规律、社会现象和道德准则。而王阳明在“格竹”(阳明先生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竹子的理,最后不仅徒劳无功还大病一场)后就不再相信“格物”是“穷尽事物之理”了。阳明认为世上的道理森罗万象,如果一个个去“格”,即使到死也不能“致知”。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致知则意诚。”——(《传习录》上卷 • 徐爱录)
上文可见,王阳明认为格物的“格”与孟子的“大人格君心”(只有大仁大德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一句中“格”相同,是“纠正”的意思,而“物”的意思没有明说,观其上下文“物”的意思应该指“私欲”。所以“格物”二字加起来就应该是“纠正自己的私欲,端正自己的意识”。话说回来,阳明的解释与佛家的确异曲同工,藕益大师的《藕益四书解》中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就是“我法二执破。则物自格。犹大佛顶经所云。不为物转。便能转物也。知至者。二空妙观无间断也”。虽然文字有所不同,但是阳明先生和藕益大师都认为“格物”不是如程朱理学所说的探究一个个事物的道理,而是革除自己的私欲,将自己的意识导入正途。
而“致知”就相对容易解释了。程朱理学的“致知”是通过明了一个个的事物的道理,最后达到什么道理都知道。阳明心学认为“致知”是通过“革除私欲,端正意识”后对世间的原则、规律能够通达明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鄙人认为二程朱子的“致知”类似百科全书,而王阳明的“致知”则是成就哲人楷模。
反观职场,如果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格物致知”的话,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是掌握企业的所有专业知识,成为业务专家,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培养职业道德,成为一个有职业操守、明白职场规则的人。
作为一个企业培训师,新员工培训是我接触最多的培训课程之一。在我眼里,企业培训可以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档:没有新员工培训,师傅带徒弟,边干边学。或者丢给新员工一本“产品手册”,让员工自己去慢慢看,美其名曰“企业不是学校,没人每天手把手教你,要靠新员工自己”。这一档的企业基本就是不注重培训,他们只希望员工能够绕开儒家八目中的前七项靠自己立刻做到“平天下”给企业带来利润,培训是浪费钱的事情。
第二档:有新员工的培训体系,有明确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有“业务知识”(程朱理学中的“格物”)和“职业素养”(阳明心学中的“格物”)两块,但是实际培训过程中以各部门(特别是业务部门)的业务知识培训为主。这类企业愿意为培训花钱,但是他们眼中培训只是为了“绩效”。如程朱理学所推崇的“穷尽事物之理”一般,希望员工能够一块一块地掌握公司所有的业务知识,各个职员都是全才,每个岗位的可替代性都很高。这一档经常出现在“全员营销”策略的企业中。
第三档:公司层面首重企业文化、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业务知识类的培训则由各部门自行设计和安排。这类企业看重的不是一城一地或一时一刻的得失,而是员工与企业长期的合作,以及员工一生的职业发展。比如京东的刘强东,他最注重的是员工对公司文化的尊重,刘强东认为不尊重公司文化且能力弱的人就是企业的废铁,但是不尊重公司文化但能力很强的人却是企业的铁锈。废铁无用但是也无害,无非浪费资源,但是铁锈污染好铁好钢,必须第一时间清除。
各个企业当然可以有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如同王阳明的“格物”标准是儒家仁义礼智信,而不是道家和佛家思想。只是一家企业的文化一旦确立,那企业文化就是这家企业的“宪法”。新员工中有的是应届毕业生,有的是别家企业跳槽过来的老司机,每个员工在进入这家企业之前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认识,如何“格”掉新员工不符合本企业文化的那些思想(格物),如何让新员工真正明白本企业的工作模式、发展模式及职业要求(致知),这恰恰是比任何业务知识的宣传更为重要的事宜。业务知识可以慢慢学,只要智商正常没有学不会的,但是企业与员工之间思想的统一却要难得多。
职业化意识每次我给新员工上培训课的时候都会有上述这张图,这张图主要有两个意思:
一是让新员工明白你是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做了职业规划,然后自愿进入了本公司。无论你是处于职场的哪个阶段,你既然进入了本公司就一定要对团队负责,接受公司的文化,接受公司“格物致知”的标准。
二是让员工从责任开始“格”掉轻浮,再从“规划”开始“格”掉散乱,从“合作”开始“格”掉自私,最后对公司的文化和风格有了“致知”,这样公司与新员工才能在统一的标准中共赢,员工才能明白自己今后在企业如何的发展,这种“致知”比任何业务知识都要重要得多。
如果用佛家的话讲,程朱理学对“格物致知”是从“事相”上着手,阳明心学则是从“心”上下手,相由心生,事相也是心现识变的。折射到企业,业务知识属于技能范畴,企业文化风格属于意识范畴。如果你真正融入了一家企业的文化,真正明白了职场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那么你也会主动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也是阳明心学从“根”下手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