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想法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4】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4】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8-17 17:25 被阅读12次

我的读思《鲁迅书信》,起于今年春天,到今天这个秋日,已是完成了《两地书》的第一集《北京(1925年3月至7月)》的35封书信,并有关重点年度的几篇信札。当然,《两地书》(第一集)是完成的主体。

掩卷而思,“耕作”后的“收成”是什么呢?这该是不断阶段性地审问自己的,否则,就没有“巩固”与“提升”自己之说了。沉淀与沉静数日后,该有一个自言自说了。

■  天才的情与思

我主张:书信,乃是情思的“汉书”。其意味是多方面的,但在我的读思《鲁迅书信》,价值取向当然是在于探究鲁迅何以成为鲁迅这个主旨的,也就是说,从“书信的角度”发现鲁迅先生卓越人生的规律性要素,进而为我所用,助力自我的发展。

《两地书》(第1集)的思想背景是围绕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之斗争的,实质是反对黑暗统治、革新社会的发展。因而,许广平的来信是代表进步青年学生之心声的,鲁迅先生的复信则是对进步青年的关爱、指导和帮助。因而,这书信中的情与思就超越了个人利益而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利益。而其中的深入到历史文化深处的思,关乎人性美的情,却都是天才般的。

——“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其二便是‘穷途’。”如何走法?“还是跨进去”。“我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不知道是否世上本无所谓穷途”。如此“走路法”,不是天才之见?更是坚定不移的顽强人生意志所在。青年人生以至整个人生不是最当此为?

——“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最重‘壕堑战”,因为“中国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更因为如此战法“无非想多留下几个战士,以得更多的战绩。”这“战法”中,不是饱含着对进步青年的深切关爱之情?

人生的关键,在于“向前走”,而鲁迅先生的否定“歧路”与“穷途”,对于打破黑暗、走向光明,该是最为鞭策的。

人生莫不是一场战斗,而鲁迅先生提出的“壕堑战”之法,该是最让我们思考生存与发展的哲学智慧。

天才的意志与毅力

“伟大也要有人懂。”这是当代新锐思想家韩毓海先生的一个著名箴言。比拟之,该是天才也要有人知。读《两地书》(第1集),我深感并断定:青年许广平真是懂得鲁迅先生之伟大,知性鲁迅先生之天才的一代才女。进而,她与鲁迅先生结为伉俪,就完全是“思想的共鸣”与“思想的合流”,成为一代革命性的楷模夫妇,而高于一般的“生活夫妻”。

更为值得赞佩的,还是许广平的对于“鲁迅精神”的较早发现与著文:

“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这种精神,学生是应当效法的,此后自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养精蓄锐,以待及锋而试。”

她的这样一种“懂得”伟大、“知性”天才之鲁迅的识见,我以为,确也是天才的。今天,我们读懂鲁迅先生,这该同样是一个“命门”。

读懂鲁迅作为个人的人生发展资源,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都是永恒的人生价值、永远的人生旨趣。把这样的人生精神化作一生的作为,不论最后的结果怎样,人即是一代天才了。

我的读《鲁迅书信》,暂作如此小结,是为铭心而行远。

相关文章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4】

    我的读思《鲁迅书信》,起于今年春天,到今天这个秋日,已是完成了《两地书》的第一集《北京(1925年3月至7月)》的...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3】

    在人生旅途中,最痛苦的是什么?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回答的,男人与女人不同,不同年...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5】

    “我现在专取闭关主义,一切教职员,少与往来,也少说话。” 这是鲁迅先生初到厦门大学任教时(1926年10月),致许...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6】

    “我在这里不大高兴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围多是语言无味的人物,令我觉得无聊。” 琢磨一下这段话,今天的你我是否也有“感...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7】

    从鲁迅与许广平两位先生的《两地书》中获得教养,是需要作为读者的自己悉心阅读与切实领悟的。 1926年12月2日夜半...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

    书信,思想的落叶。 信札,情思的汉书。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是我继“和鲁迅一起过日子”——读《鲁迅日记》系列之后...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3)

    鲁迅先生终年56岁,亦即在世56载。 依今日之“寿命观”,是为短暂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8】

    或于阳光灿烂的午后,或于灯火阑珊的深夜,思读而不是“白描”《鲁迅书信》,都使我深深地陷入对思想者、思想家的“思想”...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9】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这个诗句,该是道出了一种“栖居”的独特境界。 今人谁有此样作为?人...

  • 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0】

    读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女士的《两地书》时,我是颇为感思于许广平女士所指称的“鲁迅精神”的。我想,这个“鲁迅精神”,或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树人发一条微信【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xm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