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摘七曜书摘
快乐之源 (嘎玛仁波切)书摘2

快乐之源 (嘎玛仁波切)书摘2

作者: 吴柳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07:43 被阅读11次

           特别是近代,因为没有信仰,也接触不到真正的佛法,接受的教育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使得“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管闲事,只想自己”的自私自利观念,形成了当今社会的“文化”。

           当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大家都喜欢在网络上高谈阔论,当个有正义感的旁观者,一旦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周围的人马上就销声匿迹,全都躲得远远的,不可否认,这是整个社会真实的现状。

            真正深信因果的人是很少的。佛经里有句话:“菩萨畏因不畏果,众生畏果不畏因。”

            甚至龙树大师也一样。大师和当时的国王寿命一样长,活了900年都不死。这时小王子想继承王位,母亲便告诉他:“大师和国王是同生同死的命,只要请求大师舍弃生命,国王就会一起死亡,而且大师慈悲为怀,一定会圆满你的愿望。”于是,王子就去请求大师布施他的头,大师欣然同意,可是无论小王子用刀怎么砍,都无法伤到大师一根毫毛。最后大师告诉王子:“用刀剑砍众生脖子的业力,我都已经清净了,所以用刀是不可能把我的头砍下来的。我唯一欠下的业力,是我曾经在采吉祥草的时候,杀死了一只小虫,你只要拿吉祥草砍我的脖子就行了。”最后王子不是用刀,而是用草砍下了大师的头。

             印度的圣雄甘地讲过:“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满足不了人类的欲望。”

            很多人以为佛法所说的解脱,一定是死后到极乐世界,也有很多佛教徒希望去极乐世界,但是要先清楚“极乐”的含义。如果活在人世间,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人事物、不懂得享受已经拥有的快乐,不懂得感恩,生活将永远充满痛苦和不甘愿。可是如果能及时感恩、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快乐,事事都感到满足开心,没有不满和恐惧,将这种快乐一直维持下去,可说就是在极乐世界。

           健康正常的心态,来自于感恩已经拥有的,同时合理去争取还未得到的,并好好享受努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最后不管是否如我们所愿,都能坦然面对,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只有懂得生命是最宝贵的,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好好享受生命的不同阶段。所以,如果从此刻开始,好好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其实就是佛法所说的“解脱”。

           人总是为了“未来”能活得好一点,过得舒适一点,每天辛苦奔波。可是,在你把所有精力和时间投资在“未来”时,或是已经确认“未来”可以过得好一点时,却可能发现生命已经面临落幕了。美好的“未来”还没有到来,自己的生命却已走到尽头,“未来”成为一场空梦。

            随着我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表面上好像越来越聪明了,可是所作所为,却让自己越来越寂寞、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快乐。很多人会说,这都是因为生活物质条件丰富了,什么也不缺,没事可干导致精神空虚,所以才想要找个宗教信仰。

          “诸法皆空”,意思是万事万物没有一个是真实永恒的存在。

           以前,我们也以为西方人学习宗教,是因为心灵太空虚,后来才知道,西方人两千多年以来,一直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从来没有所谓富裕后,因为心灵空虚才寻求信仰的历史阶段。从古至今,多数西方人在起起落落的生命过程中,始终都没有背弃过自己的信仰。

            当然,快乐的定义有很多种,而出家人和修行者选择的,是究竟永恒的快乐,也就是“成佛”。

           最近几年城市里的大学,越来越多都在开办国学班,教《弟子规》、《三字经》、《金刚经》,都是在教传统的道德观念。突然之间,一群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在大学里学习为人处事的课程,学习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标准、有修养的人。有时候听到这种事情,会觉得很奇怪,这些观念难道不是小时候,妈妈就教给我们的吗?现在头发都白了,才开始背这些从小就应该明白的道理,这就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重视过这方面的教育。虽然大家都很自豪地说: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是在全世界很多人们的心目中,我们是最没有礼貌的人,举止粗鲁,自私自利,尊老爱幼的观念越来越淡薄,不懂得节约,浪费资源。我们所谓的礼仪之邦,究竟表现在哪里?自身的教养在哪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乐之源 (嘎玛仁波切)书摘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db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