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中说: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听到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舒生读《论语》之五十四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大庙”读作“太庙”。是周公的庙,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周公是始祖。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当过鲁国一个叫鄹的地方的大夫,故当地人称孔子为鄹人之子,也说明对话的时间应该是孔子年轻的时候。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到周公庙去,看到什么事都要问个明白。有人就嘲笑他,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礼节呀,他在周公庙什么都不懂,遇到事情总是问。孔子听后说:我“每事问”,这就是礼啊。
孔子以前对这些礼是知道的,但并没有进过太庙,见到实物和实情,所以要一件一件确认,反复问清楚、搞明白,也和平时所学确认印证一番,执礼者当如是也。
这里,也说明对周公、周礼的尊敬和谨慎的态度。同时,也体现孔子重视多见多闻、虚心请教。毛泽东把“每事问”当作一种工作方法,以此来说明解决问题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孔子还强调“博学于文”,要广泛地学习六艺,因而在方法上就要多见多闻,虚心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我想,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在别人有非议之后,专门强调“是礼也”,还有以身作则的意味。礼重实践,孔子身体力行,倡导的就是把礼的要求落实到每个细节中。十八大以前军队政治工作有不少乱象,所以经常听到别人说“搞政治的最不讲政治”,对比夫子的言行,对这句有了新的认识。其实,这就反应出某些人对自己每天倡导的理论,是从内心的不认同,也就更谈不上实践了。由此看来,那一个个倒下的“老虎”,其实早已为自己的政治生涯设计好了“归宿”。
听到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舒生读《论语》之五十四这些内容是字面的解释和分析。但这里舒生以为,再深下去一层,我们该借鉴孔子的那种信念和定力。人性中有一种天生的“羞耻感”,就是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想法,自己觉得事情该不该,关键看别人怎么想,通俗讲就是“人言可畏”。我们的文化中倡导“二人结构”,就是我怎么样,需要别人来定义,比较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甚至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意中经常教育孩子说,你这样会“被人笑话”“会丢人”,等等。
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我。一对父子牵着驴上街,两人都步行,有人说他们脑袋笨;儿子骑,有人说儿子不孝顺;父亲骑,有人说父亲太狠心;父子同骑,有人说他们不爱驴;最后,父子只好抬着驴回家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没有主见和定力,处处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只能干出“父子抬驴”的傻事。
孔子知礼,世人皆知。但他入大庙“每事问”,就有人说三道四,背后议论,甚至以这件事来否定孔子。如果孔子没有内心的遵从和定力,要么很气愤与人理论,要么畏人言而改变自己,甚至成了“抬驴”的父子。
听到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舒生读《论语》之五十四“听到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农民兄弟当然不会因为几声蝲蝲蛄叫就不去种地了。人在社会中,面临的“蝲蝲蛄叫”形形色色,既可能有“三人成虎、无足自行”的谣言,也可能有“作舍道傍、三年不成”的纷争;既可能有“众说纷纭、是非难辨”的喧哗,也可能有“名利相诱、拍马逢迎”的蛊惑。如果缺乏定力,就会纠结迷茫,无所适从。
这就要有孔子那样的定力,“是礼也”。我所做的就是礼,这份从容淡定,冷峻执着,今天读来,仿佛还能看到夫子那坚定的目光和平静的容颜。是的,成大事、做学问,都要有这样的定力。这定力,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说,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须知,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心中有数,才能行之不改、进退有据;心中有定,才能风吹不动、雷打不移;心中有谱,才能不忘初心、不改琴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