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一个朋友去一个镇派出所办事,当天,正好是这个镇的古庙会,镇上的各种小吃摊、水果摊、农产品摊、各种农具摊……,从街的这头摆到了那头,我们的车用了二十多分钟,才算艰难的通过。
朋友说,你看,满街上,都是老头老太太,几乎很少见到年轻人,这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寿命延长;另一个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很少见到年轻人了。
对此问题,我也很认同。只是,年轻人逛庙会的少,是否还与年轻人不愿意去这些地方也有关系呢?
当朋友在派出所办事期间,我因为无聊,就在门口站着。看到一个做石头饼的中年人,在忙活着烤石头饼,就过去和他闲聊起来。
中年人是另外一个县里的人,因为生计,只好背井离乡地来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这个地方,专门从事烤石头饼的生意。
这个烤摊,是用一辆三轮车改装的,上有顶棚。烤石头饼的炉子,用钢架固定在车子的尾部,为了防止车子后仰,炉子下边垫着专用的铁匡。车子中间,既放着已经烤熟了的石头饼,又有做好的准备烤的饼子面团。在车头和车身的部位,有一块关于石头饼的板面介绍。

我站在板面前,认真地阅读了上面的内容。
据介绍,这种石头饼起源于神农时期,也就是说,是原始智人发明的。我们开个脑洞,就能理解原始智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了。火的发明,让人类告别了生毛饮血的时代,进入熟食时代,在人类还没有锅碗瓢勺的时候,用石头围住篝火,来烧烤食物,某个聪明人发现烧红的石头上,如果放上面食,就能考成又脆又香的饼子。有了这样的体验,人们就不断地改进石头烤饼子的工艺,一直到铜铁的出现,石头饼的烤制工艺应该算是彻底完善了,各种味道的石头饼也算是出笼了。
据这位朋友说,他们村有很多人,都到大城市去做这种石头饼生意去了,生意很好,但在农村生意却很寡淡。在和这位石头饼师傅聊天的时候,只有一位中年女性过来问多少钱一斤,他回答完后,对那位妇女说,你吃一个看怎么样,那位女同志还是看了看走了。石头饼师傅转头对我说,你拿一个吃吧,我因为不饿,所以也没有吃。
这种石头饼,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乡土》、《各地方》等栏目上播放过,可以说是一种先民们留下的古老的面食烤制方法,既有古代的遗风,又有现代的加工,既是农村人的食物,也是城里人的点心。
我看了那位石头饼师傅共做了两锅,每锅大概有二十来个。在做的时候,先把一半烧热的石头,用东西挖出来,放在一边。在碎石头子上,先放上需要烤的小面食饼,在这些面食饼上,再放上刚才拿出来的碎石头,把面食饼子夹在石头中间,上边再盖上盖子,让烧热的石头,来烤制这些面食饼。当然了,在这个烤制石头饼的铁桶下边,是烧蜂窝煤的炉子,来加热碎石头。
只是,石头饼师傅,在放生面食的时候,是用手直接捏一捏就放上,在拿取烤熟的饼子时,是戴上手套。我看到,手套是又黑又脏,卫生问题实在是不敢恭维,这也是我不想吃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