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每天写500字
做学问不能做口耳之学,要做身心之学!

做学问不能做口耳之学,要做身心之学!

作者: 锋远 | 来源:发表于2021-02-20 20:34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大年初九开工的第一天,培训班开始上课了。今天给了两个孩子上课的时候,都给他们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上课的时候不能跑神一定要专心学习,否则的话学习的效率就会很低,而且还会浪费不少时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我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刚过完年玩疯了,心还没有收回来。不过上课不专心听并不新鲜,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其实,做事不专心并不是孩子的专利,很多大人在做事的时候都会胡思乱想,做事的时候由于精力不集中而做错事情。

那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当然有,可惜很多人对此问题并不在意,所以这种问题才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昨天,再看电视剧王阳明的时候,对于打坐和王阳明和徐爱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听了很受启发,于是就记录了下来。

“打坐,让人在吐纳之中安静下来,安静中能够使人容易集中精力,这样便能发现一颗心的安歇之处,心灵便能得到滋养,随之便能体会到生命的能量和勇气,之后便能逐步体会到与天地的链接。”

头一次听说打坐还有这种功效!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打坐,那么我之前的打坐还真没有入门,因为我知道我的打坐连最基本的安静都不能做到,更不用说,集中精力,发现心的安歇之处,滋养心灵,体会到生命的能量和勇气了,更不能体会到与天地建立连接了!

所以,还需要在这方面加倍的努力才行!

说到学问,王阳明把学问分成两种,一种是口耳之学,一种是身心之学!口耳之学是借助于嘴巴和耳朵的一种学问,靠死记硬背所得来的学问学的快也忘的快,根本不能使自己的能力获得提高!而身心之学在王阳明看来是一种非常正确的做学问的方法,意思是说在做学问的时候不光要用心去实践和感悟事物的内在本质。否则的话时间久也就泯灭了先天的好悟性。

做学问绝不能当作口耳之学,否则的话不仅不能领悟到事物的运行规律,还会让自己陷于把知识僵化的绝境!做学问一定要用心感悟,并付诸于实践,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相关文章

  • 做学问不能做口耳之学,要做身心之学!

    今天是大年初九开工的第一天,培训班开始上课了。今天给了两个孩子上课的时候,都给他们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上课的时候不...

  • 口耳之学与身心之学

    所谓口耳之学用在博闻强识之中,教人多闻多看多记,包罗万象,以求无所不通无所不懂,口能言善辩,耳听四面八方,为求人中...

  • 2019-04-19丨口耳之学和义袭而取是治学修身的大忌

    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遏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口耳之学 口耳之学是入之于耳,马上出之于口,...

  • 荀子:君子之学是身心之学,小人之学是口耳之学

    孟子和荀子,分别为战国时期儒家两大学派的代表,被人们并称为“孟荀”。王阳明认为:“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

  • 见闻是“口耳之学”吗?

    有的人认为见闻(一般指经书以外的学问)是不重要的学问,是“口耳之学”“小人之学”,那么见闻真的是“奇技淫巧”的旁门...

  • 《传习录》抄(五)

    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 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

  • 《传习录》摘抄(13)

    先生曰: 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

  • 见闻是“口耳之学”吗?

    有的人认为见闻(一般是指经书以外的学问)是不重要的学问,是“口耳之学”;“奇技淫巧”(清朝闭关锁国时对于洋人学说的...

  • Everything depends on yourself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I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

  • 身心之学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太极锻炼第42天。早上6:30分,户外很冷,有风。穿得比较多,倒也不在乎了。 跟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学问不能做口耳之学,要做身心之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vx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