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写历史有意思随笔散文
《通鉴》的另类读法(9)‖耳聪目明,才是贤主的资本

《通鉴》的另类读法(9)‖耳聪目明,才是贤主的资本

作者: 澧之谣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16:13 被阅读53次

    文/澧之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治通鉴》原文: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引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我是子思,圣人孔子的嫡孙。后人尊我为“述圣公”,是因为我是连接孔子与孟子两位大儒的中间人。作为孔子的嫡传接班人,我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立志将祖父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并为之不懈奋斗,游说与诸侯之间,但事与愿违,我最终的成就也就只能是个说客而已。现在想来,还是我游说的对象没有选好,选了一个平庸的君王——卫慎公。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卫国的确是一个登不上台面的小国家,国土小,国力弱,更要命的是国君平庸,这也难怪,卫国强大不起来!

    有一次,我向卫慎公推荐名士苟变。在我看来,群雄纷争的时代,国家要想强大,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苟变,颇具军事才华,这正是卫国所需要的。

    那天,朝堂上,卫慎公的朝会一如往常。君王斜倚在王座上,漫不经心;大夫们,三五成群,在大殿内窃窃私语,无所事事。

    “卫侯,子思以为,当今天下,欲强国,先强兵也!”我实在看不下去这朝堂之内弥漫的无聊气氛,便主动挑起话题。

    “嗯,子思之言不无道理,但也无甚稀奇,欲强国,先强兵,黄口小儿尽知,何须先生多言?”卫慎公对我主动挑起的话题不以为意,依旧漫不经心。

    “卫侯既然知晓此中道理,然为何不见卫国有强兵之举呢?”

    “强兵须得有强将,放眼我卫国,有何人能担此重任?”卫慎公直起了身子,问我道。

    我走上前一步,说道:“有,只是卫侯不知而已,如若需要,我向卫侯推荐一人!”

    “谁?”

    “苟变!”

    “苟变?”卫慎公刚刚直起的身体又斜了下去,慢慢地说道:“你所说的苟变,孤知晓,此人曾偷食他人鸡蛋两枚,如此平行低劣之人,怎堪大用?”

    “呵呵——呵呵——呵呵!”听到卫慎公用人的标准,我不禁呵呵笑了起来。原来,卫慎公是这样一个君王,难怪卫国弱小。

    “卫侯可知,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卫慎公这种偏狭的眼光被我这儒生知晓倒也不妨,若是被那些虎视眈眈的诸侯知晓,我恐怕卫国命数就将不济了。

    也许是我的理由打动了卫慎公,也许是我的恐吓吓到了卫慎公。听了我的话,卫慎公嚯地从王座上站立起来,恭恭敬敬地向我鞠了两躬,说道:“谨受教!”

    虽然说卫慎公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任命苟变为大将,但从这件事上我看出了卫慎公狭隘的眼光,这样的国君当道,卫国想要强大,可是比登天还难。

    我之所以这样判断,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在我看来,卫慎公不仅眼光狭隘,更主要的是整个卫国朝堂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疲态严重限制了卫国的发展。

    有一次,我对卫慎公说:“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原以为我这单刀直入的判断警醒了昏昏欲睡的卫慎公,当时卫慎公也确实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对我说:“何故?”

    看来,真正涉及到自己王位的事情还是能够引起卫慎公极大的关注的!

    我说:“道理必然是有的!”

    “快快说来,何必绕弯子?”卫慎公表现得有些急切。

    我不慌不忙地说道:“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

    “那又怎样?”

    “那又怎样?”我不知道卫慎公是真的不知还是假的不知。世上没有绝对的圣人,即便是我的祖父——孔子,也有犯错的时候。如果有了错误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任其扩大蔓延,要知道千里之堤,尚能毁于蚁穴,更何况君王、大臣的错误呢?

    我语重心长地对卫慎公说道:“卫侯啊!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听了我的话,卫慎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悟,又似乎不太明白。

    由此,我知道卫国是没有指望了。当国者没有远大的目光,又不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要想使国家强大,岂不是痴人说梦。

    然我,我只是一个儒生,尽管我怀有施展抱负,振兴国家的宏愿,但我的能力也仅限于说说而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

    既然,卫国没有希望,我也只能效法我的祖父,周游天下,去寻找能够实现我梦想的地方了。

    驿道漫漫,秋色苍茫,我的未来曲折而又漫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鉴》的另类读法(9)‖耳聪目明,才是贤主的资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fz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