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善读「论语」17.10:不为周南与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善读「论语」17.10:不为周南与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20-08-04 15:40 被阅读0次

    「阳货篇第十七」10

    【原文】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研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研习《周南》、《召南》,就会像面墙而立那样(短见无识)啊!”

    【注释】

    “伯鱼”,即孔子的独子孔鲤(前532年-前483年),伯鱼是其字。其出生时,正逢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因而得名。后文之“鲤”,即是伯鱼自称其名。孔鲤先孔子四年而亡,余有一子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即《中庸》的作者子思。

    “女”,音义皆同“汝”。

    “为”,造、作。此处是指研习、修习,亦即“学而时习之”。

    “周南”,《诗经·国风》首篇之名,计有《关雎》等十一首诗。因采自西周初期周公的辖地,故称“周南”。

    “召南”,《诗经·国风》次篇之名,计有《鹊巢》等十四首诗。因采自西周初期召公的辖地,故称“召南”。

    “正墙面而立”,即面墙而立。因之视线受阻而目不及远,故用以比喻见识浅陋、短见无识。典出《尚书·周官》中的“不学墙面,莅事惟烦”。意即不学习便短见无识,犹如面墙而立,临事只能乱而无措。

    【评析】

    《周南》《召南》是《诗经·国风》的起首两篇,合计只有二十五首诗,尚不及“诗三百”的一成。但因这两篇诗歌乃是采自西周初期两大圣贤周公和召公的治下之地,因此研习《周南》、《召南》,便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效,能够逆知周公和召公的为人为政。加之“《诗》可以兴,可以观”(参见《善读「论语」17.9》),而更有启发智慧、增长见识之功。因此,孔子便劝伯鱼要好好研习《周南》和《召南》,否则便难免有短见无识之虞。故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诗》。不仅督促自己的儿子伯鱼学《诗》,也力劝弟子们“小子何莫学夫《诗》”,而且子贡、子夏、曾子等著名弟子也都曾引用过《诗》中的句子。因此,孔子一定曾给众弟子、至少是悟性较好的部分弟子解说过《诗》。从《论语》保存的只言片语来看,孔子对《诗》无疑有其独到的心得和认知,只可惜这些解说未能被完整地记录并传承下来,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憾事。虽然“毛诗”相传源自子夏,但孔子曾给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告诫,而子夏门下也确实涌现了多位先秦法家代表人物,走上了与仁道相悖的法家之路。因此,“毛诗”大小序里说《诗》的意见,究竟多大程度上能体现孔子的见解,实在难以妄测。而孔子到底可以从《周南》和《召南》中逆知周公和召公怎样的为人为政,便也只能阙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17.10:不为周南与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ej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