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逍遥游(六)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09:20 被阅读1次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说完了大鹏乘风而上,庄子笔锋一转,讲起“野马”、“尘埃”来。“野马”指的是水泽、湖泊到了春天的时候,水面由于日光的照射而升腾起的游动之气,看上去好像野马奔腾一般。这种自然现象,我们可以联系一句古诗去想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句话的重点,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此处的“息”同上文“六月息者”之“息”都是在说空气的流动,也就是风。大自然当中吹起的风,拂动了那些微小的物质,使这些类似于尘埃一样的东西摇荡在空中。天地之间的万物,相互影响、联系,虽然看起来各自独立,但它们彼此间都存在某种关联。哲学上讲“矛盾”的概念,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从发生,经历发展的过程,最后归于消灭,都是各种因缘的聚合、分散作用的结果。道家与佛教都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对立统一。像大鹏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天地这个范围内,也只是如同野马、尘埃一般的渺小。庄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正是要我们认识世间一切人、事、物都是因缘法。我们应当善于把握和利用各种条件,借助这些因缘来成就自己。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庄子接着又提出一个命题,天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今天知道,天是没有颜色的,大海也是无色的,之所以看上去是蔚蓝色,这是由于光线映照形成的。这句话真实的意涵是说,大鹏即使直上九万里,但还是没有办法达到天的最高处。天究竟有多高?它的极限是在哪里?人类天文科学的发展,使科学家认识到宇宙空间当中许多的奥秘。但是宇宙的范围是多大,科学家仍然不能了解。佛经当中早就说过:天外有天。庄子在文章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我们明白自身的渺小,我们置身在这个天地当中,受到来自于自然的局限,更受着自己人为所造成的身心的束缚。要像大鹏一样自在遨游,就必须首先认识自身。我们本来具有的性德,不能发挥全体大用,说明心地还有障碍,还没有断尽烦恼。

    这段话的末尾一句:“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是说从天上向下面看,同样感觉到万物的渺小。庄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要我们体会圣人的境界,学习圣人的胸怀。大鹏凌云霄而渺天下,这是何等的气魄?牠不是藐视万物,而是心存着对天地万物、对于大道的感恩与敬畏。如果没有天地的覆载,没有万物的供养,我们也就无法获得任何的成就。圣人绝不是凌驾在众生之上,绝不会舍弃众生,他所担负的是天下苍生,所承载的是人间正道。老子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之所以能与天地同大,正因为人可以觉悟大道,因而圣人皆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使命,因而君子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逍遥游(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ay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