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张爱玲《金锁记》

作者: 弘丹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15:43 被阅读4904次

    1

    最近一口气读了张爱玲的长篇《半生缘》、《小团圆》,中篇小说《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秧歌》、《怨女》,短篇小说《金锁记》、《沉香屑》、《创世纪》、《琉璃瓦》等。我个人更喜欢她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

    这些天,仿佛是穿越时空,生活在了清朝末年。

    某天早晨起床洗刷时,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字:鬼魅。

    张爱玲笔下的有些人,他们活着,却像是早已死去,像被抽干了灵魂,只剩下一个躯壳。

    典型的例子就是《金锁记》的曹七巧和《怨女》的银娣。《怨女》是在《金锁记》的基础上改写的。《金锁记》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 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夏志清曾说,在我看来,《金锁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小说。《金锁记》也就三万字左右,一两个小时就能看完。想了解详细的故事,可以看《怨女》,有十万多字。

    《金锁记》描写的是小商人家庭出生的女子曹七巧(《怨女》里描写她是“麻油西施”,应该长得挺漂亮的)嫁到了了大户人家姜家做二太太。她的丈夫是一个残废(声明下,“残废”是张爱玲书中的原话,不是看不起残疾人),“成天的吃药,行动都离不了人”。七巧嫁给了二少爷,一辈子几乎没有男欢女爱,有的只是忍辱负重,忍受婆婆和其他人的嘲讽,在夹缝中生存。

    七巧对三爷有产生过爱恋,但欲爱不能爱,在姜家忍辱负重地熬着。熬到了丈夫去世,婆婆去世,姜家分家。在金钱和情欲的压抑下,七巧的性格早已扭曲,她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逼死了儿媳妇,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阅读《金锁记》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七巧并不是一个坏人,她是一个被牺牲的人。她的哥嫂为了金钱和地位,把她嫁给了姜家残废的二爷,她的一辈子就这么被牺牲了。她自己戴着重重的枷锁,也害了自己的孩子。

    就像结尾写的:“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

    她活着,但她的灵魂早就死去了。也许在嫁给姜家的那一刻,她就死去了。或许,对三爷产生一些爱恋时,她又活过来了,但欲爱不能爱,又生生地折磨着她,让她的心理更加扭曲。

    2

    《金锁记》里,七巧没有自己的幸福,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世舫回过头去,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旁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世舫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人——无缘无故的,他只是毛骨悚然。长白介绍道:“这就是家母。”

    她也亲手毁了她儿子和女儿的幸福。她自己的痛苦,无法剥离,她还要折磨自己最心爱的人,让别人陪着自己痛苦。

    她见不得别人幸福,她只有亲手毁了他们才行。她的人生,前半段是被别人毁了,后半段是自毁,也是毁了别人。

    世舫挪开椅子站起来,鞠了一躬。七巧将手搭在一个佣妇的胳膊上,款款走了进来,客套了几句,坐下来便敬酒让菜。长白道:“妹妹呢?来了客,也不帮着张罗张罗。”七巧道:“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世舫吃了一惊,睁眼望着她。七巧忙解释道:“这孩子就苦在先天不足,下地就得给她喷烟。后来也是为了病,抽上了这东西。小姐家,够多不方便哪!也不是没戒过,身子又娇,又是由着性儿惯了的,说丢,哪儿就丢得掉呀?戒戒抽抽,这也有十年了。”世舫不由得变了色。七巧有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

    中国,多少孩子被父母给毁了,他们就像是七巧,毁了孩子而不自知。这才是最可怕的。

    父母会要求孩子留在身边,在小县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守着自己。

    他们会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当然以爱的名义。就像七巧让自己的儿子女儿抽上了鸦片。

    别人劝她,七巧说:“怕什么!莫说我们姜家还吃得起,就是我今天卖了两顷地给他们姐儿俩抽烟,又有谁敢放半个屁?姑娘赶明儿聘了人家,少不得有她这一份嫁妆。她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姑爷就是舍不得,也只好干望着她罢了!”

    这段话读下来,真的是触目惊心啊。

    3

    阅读张爱玲的小说,发现小说中,很多女人,她们不是嫁给丈夫,而是嫁给身份,然后一辈子守着那个身份,枯等着,从年轻时的貌美如花,到年老时的形同枯槁。也许,她们在出嫁的那一刻,心就已经死了。

    《小艾》中的五席太太,嫁过门,便被五席老爷抛弃。一辈子只是一个“太太”的身份。重病将死,还等着五席老爷去看她,岂知五席老爷三年前就被人谋杀,大家都瞒着她。她知道噩耗后,第二天就去世了。

    即使是《红玫瑰与白玫瑰》,到了民国,还是能感受到那种绝望和无奈。

    振宝娶了白玫瑰,那时,他心中还爱着娇蕊,但他不能娶她。他娶他的妻子,不过是娶了一个摆设。要娶一个堂堂正正的女子,她好像不需要性爱,只是用来充门面的。

    那些太太们,比姨太太们更可怜,更像鬼魅。太太们真的如同墙上的画,要端庄,要素雅,但只是挂在墙上。

    女人的一生就这样在枯等中消磨了一辈子。一辈子啊,那么短,而等待却那么长。

    当然,这也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特殊性。

    4

    那现代就没有鬼魅了吗?依然有。

    我想到成甲在《好好学习》中讲到的“与鬼共舞”。他举了一个例子:他的朋友在家人的劝说下,回到了家乡县城。家人费了很大劲,终于托关系给女孩找到了一个合适而稳定的工作:国有大型银行柜员。

    成甲在书中感叹:又一个掉入了“与鬼共舞”的陷阱。

    “与鬼共舞”是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大意是一个物种在适应过去的环境时,会形成一种行为A;当环境发生变化不需要行为A了,可物种仍然会延续过去的做法,就像鬼混共舞一样。

    成甲的“与鬼共舞”,就像是张爱玲笔下的“鬼魅”一般。社会在暗潮涌动,革命蓄势而发,而这些前朝遗少们,依然过着过去一样的生活。依然有无数的父母想要把女儿嫁进这些大户人家家里,不管是做填房还是姨太太,甚至嫁给肺痨(《金锁记》中的七巧)和瞎子(《怨女》中的银娣),以为这样能过上好日子。也许家庭是捞了一笔(至少有彩礼),而女儿却被误了一生,甚至还误了后代。像《金锁记》中的七巧,她自己的一生很悲惨,把怨恨发在孩子身上,误了自己儿子和女儿的一生。被金钱锁住了一生,故名“金锁记”。

    成甲说的“与鬼共舞”这段文字,还不至于触目惊心,但看了张爱玲笔下的那些故事,才一个个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不是鬼故事,却胜似鬼故事。小说读完,那种透彻的寒冷,那种绝望,却依然挥之不去。

    举一个不是十分贴切的例子,就是《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的妻子吴慧芬。高育良早已爱上了别的女人,她却甘愿与他假扮夫妻,一开始是为了女儿考虑。女儿太小,不想让女儿知道。等女儿长大了,还是继续假扮夫妻。因为她贪恋权利带来的便利和荣耀。外边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却是轻度抑郁。与高育良名存实亡的婚姻,让女儿对人性失望透底。

    5

    有人说张爱玲尖酸刻薄,而我却看到了她的慈悲。

    只有慈悲,才能看到他人内心最隐秘的思想,才能看人入木三分。

    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没有人是让我十分讨厌,有的是无尽的怜悯。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要过着那样的生活,不要陷入那样的梦魇,不要成为一个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

    - THE END -


    我是弘丹。

    喜欢我的文章手动点个喜欢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928ce50ec054:一直喜欢听汪锋的(存在)就如同文中提到的那般、多少人活着如同死去、是道德绑架、还是亲自铐上了枷琐、一个被抽空灵魂的躯壳、注定悲剧
      • 梳头美容:剥掉虚的外壳,透出血的真实
      • 捕识者:无知其实也很好,至少不用在乎道德给自己的压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快活地过完这一生!
      • 谢多:第5中,是有妇之夫。打错了。她说在等他,他说路上塞车。她说内心有多痛苦,就有多甜美。她说她等了几十年,她说她知道的,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个属于她的爱人,而我终于出现在她眼里,她似乎有着疯狂的心爱我,却告诉我说,她在等一个有妇之夫,对不起对不起。呵呵。世界,多美。不必在意,过去的事了。
      • 谢多:终于更文了。

        1,嫁给身份(或地位、物质),我还看不到越来越文明的现代好到哪里去,所以现在未来,我还看不到我们的相对于那时候的优越感究竟何在?

        2,如此的触目惊心,张爱玲就是要读者颤抖起来,她在心里说:读者,我决不能让你们平静!我就是要你们生气、挣扎、痛苦、无力!因为现实令我之心如是,我把自己倾注于七巧,让七巧挑动你们的神经,教你们麻木不得、安静不得,除非不读我的东西!……

        3,由此她的确是善良的,至少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她倾注了自己善良的人性。一篇文章一本书能改变几分荒谬的现实!?有这种思想抱负的写手,心理上剔除别的情绪后,总剩下不少痛苦无奈的。不知能激起多少个行动派改革派,不知闲着抽大烟的大爷或少妇有几个会读这样的东西。一个个更现实的七巧,她们在干嘛。

        4,与魔鬼共舞,在曾经环境里适应了的行为,都可能保持终生,人不是不懂道理,只是往往无可奈何。灵魂深处,我自认常如此,魔鬼呲牙着,人微渗着汗。只是想说,也许大家不必虚假带着优越感,或多或少都在与鬼混沌着。否认与否倒随便,我在这点上也未必自卑,不照样活着么?这也许是对的。

        5,再伟大的真理再复杂的思想再明澈的人,到了现实与现实比起来都不算什么,我总是看到这样。任它张爱玲多有一份愤俗悲悯之心,明心亮眼之智慧,这样奇女子却比很多世俗女子更过不好自己的感情生活,妈的。今天的人呢?我看到苏州一个各方面优秀的独生女子——善良、内秀、优雅、艺术等等这些素质她不缺,她却痛苦地告诉我正坐在公园里等待一个堵车的正赶来的有夫之妇,内心翻江倒海!!天。《读者》有过一篇《我不再恋爱》(希望没记错)的小情节:我老公在家,他老婆在家。我俩闲散漫步于河边,微风吹过来,风里带着人儿初心的飘逸。我说:

        “我想做一条鱼。”

        “我做河里的水。”他说。

        我老公在想什么?他老婆这时候又在想什么……

        “我要做海里的鱼,河水容不下的。”我说。

        他突然回头,忽然笑了。这时候,风里是真的安静悠然了……文章完了,很可惜,我没能把这篇文章给她读。如此聪慧如她不是不懂,可是读了,又有作用吗?有几分?真有几分?张爱玲行吗?
        弘丹:@谢多 不幼稚的呀,这些文字挺好的,倒是推荐你可以开始写作呢~
        谢多: @弘丹 清早脑袋没睡醒,幼稚评论以后不做了
        弘丹:@谢多 你的评论好厉害。感情是最难说的,各自有各自的酸甜苦辣吧~
      • 路路有话说:宝宝大人出现啦!一如既往的好,有些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要努力的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不被别人左右自己的生活
      • 祁彦希:我很喜欢张爱玲。她的故事里有些表述出来的观点,很多在现在看来也是很震撼及耐人寻味的。每次见到这些深刻的表述,我都会被她洞察一切的冷静所俘虏……谢谢你的分享。
      • 彼岸的云端:很久没看到你写文了。自己感觉快坚持不下去了。。
      • b2cae5d1209d:最近也在看张爱玲的书,买了一套细细品读。印象深刻的是张爱玲描写景物是从很特殊角度切入,有时候很难去想象,在很多场景中都出现了云、月等。金锁记是我读到目前感触最深的,比更为有名的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更能触动人心。很难想象七巧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会扭曲到一步一步害死自己和身边的人,哀其不幸,但是她摆脱不掉那样的命运。
      • 耳朵在聆听:写得不错哦,很喜欢
      • 0ed06b42cc2f:看张爱玲的小说,也许是年代问题,看完后有些懵懂,不知所云
      • 谢明科:张爱玲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作家,后人甚至难以望其项背。高中读她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有一段话仍记忆至今:“振保初见王太太,她正在洗头发,堆着一头的肥皂沫子,高高砌出雪白的波鬈。 肥皂沫子溅到他手背上,皮肤有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我只能用“绝”一字来形容。
      • 往事随风恍如梦:你不能只看到人性的阴暗面。人的阴暗面都是被各种原因所影响所逼出来的。人生来自由却又无时无刻不活在枷锁中。
      • WendyKoo:我想说我就是被父母捆绑住留在家乡的姑娘,然后每天回家反倒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远在外地难得回来一趟。父母觉得帮我找份体制内的工作 我永远都是欠他们的 因为近 孩子也会让他们接送上学 然后他们觉得我亏欠他们太多了 反而越来越觉得我很讨厌....几乎三天两头看我不顺眼.....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 固始鱼:好文章!想起了一句话,可怜之人,可恨之处。
      • 0226679e8f12:确实的,现实还是不少与鬼共舞
      • 蓝绿小巨人:你写的这篇文章我认认真真一字不落的看完了,写的很好,哪天也去拜读一下张爱玲的文字👏👏😄
      • 古子明:有时候明知道是枷锁,还亲手为自己套上,更可怕的是,由最初的抗拒挣扎,慢慢的变得麻木,对其视而不见;一次又一次,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的杀死自己的灵魂,然后成为一具行走在人世间的躯壳·····
      • 月色沉思:张爱玲的小说 透彻人性
      • 快到碗里来O:怎样算是活着 怎样算是死去…您主题是在否定封建的包办婚姻吗?
      • 张大惊:最近在读张爱玲
      • 2268f24c0940:张爱玲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她笔下人物基本都是扭曲的,充满着算计甚至变态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亦舒和梁凤仪的小说,人生宝贵,阴暗苦多,多看些向上的东西滋养自己好些。
      • 译趣美: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不要过着那样的生活,不要陷入那样的梦魇,不要成为一个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
      • 晨知行:写的不错,我也打算把她的小说都看下
      • 燕山松:《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确是一位让人毛骨悚然的女人。可能只有作者独特的感受,才能塑造这样的女人。

      本文标题: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张爱玲《金锁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qu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