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佐人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吕祖解:
此章清静无为。不加造作。造作早已。以至道佐人主者。不言为道。道之渺矣。清静即是至道。以清静之道治伏我心。我心治伏。人主安矣。不以兵用天下。兵者。杂气运行。如一国之主。乱行不道。不得已而用兵。用兵必有胜败。其国必亡。如人修身。必先治心。心驰不一。运行杂气。或长或短。见功速而成者少。其身早已。其事好还。还者是造作之颠倒。殊不知师之所处。禾麦尽尽。民岂生焉。如人之杂气。所止之处。血肉凝聚。病则生焉。就如荆棘者然。与至道毫无关系。故善者不敢用强。在上者。施无为之化。在下者。听其自然归伏。如善者。心心清静。不待勉强。其气自生。清静果矣。而勿矜夸。无为果矣。荆棘不生而勿剪伐。自然果矣。而勿用强。果而不得已。乃清静中一点真气。至道本来。连一点都是多了的。勿强于道。是谓真道。用强于道。是为不道。不道者。安得不早已乎。此乃太上教人。无为修道。以有为之说戒之。
《道德经》每周一悟天圆心灵教育科技(北京)研究院心灵学(中国)研究员郭智刚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圣人所谈,自然至高无上至极之道。以兵强天下者,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穷兵黩武,天道观之,“其事好还”,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自然法则,谁能逃过?与佛说:因果,异曲同工之善。奈何人只见眼前,不计、不顾、不见后果,以兵为能,以武为尊,把道抛至九霄云外,纵观历史,战争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
“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
善,不是眼前虚假、虚幻的善与所谓利益、好处,那不是善!最终的结果、善果才是善、才是真善,所以说:故善者果而已矣。
以善果为念、为导向,就不敢奋一时之勇、贪一时之利、逞一时之愤,不敢以为自己强大、可以力取,以善果为念,不会自以为是;以善果为念,不会自以为是、自行讨伐;以善果为念,不会骄横自居。善始善终,如此,善果永恒,谓之“不得已”。
“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此善果,非争强、逞强,强壮者,非所谓强大。自然之道,物极必反,走向消亡,是谓不道,不是真常大道,则昙花一现,永远消失于自然时空。
此章节,老圣人从根本救人于刀兵之劫难,从思想根源去除刀兵之劫的起因。得至善正果,永享自然。
从人身心而言,人之主,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通于自然真源,安定祥和,没有暴戾之气,没有暴力动力,没有暴力行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一派祥和吉祥气质,内而一身、周边人际关系、整体社会环境、大而世界人类,时时处处安宁、清舒,谓之和平。反之,心被物迷,暴戾充斥,以“强大”自居,自高自大,党同伐异,骄蛮无理,从整体自然观,如同庄子所言“蜗牛犄角”上的争斗,是为不道,不道,使身心性命、社会环境堕入噩梦,知道不道,及早醒悟,结束不道的行为,所以老圣人教人“不道早已”,及早结束不道的行为,戒狠,戒贪、戒杀、戒妄,恢复良知良能,人人拯救自己,就是拯救世界。
同感天恩圣德
参考经典:
《吕祖解<道德经>》
张玉林先生著《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心要》、《漫谈<金刚经><心经><坛经>》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