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瑶人柴
进入腊月,年味就越发浓了。
房顶晒着太阳的粮食,得意洋洋的听着主人跟邻居不厌其烦的炫耀;猪圈里胖到脱相的老猪,傻呵呵的吃着最近不明所以的美食;晚起的太阳,一改往日火辣的个性,懒洋洋的昏昏欲睡……
年老的人,坐在日头下面,用手搓裹着手里的烟叶,不急不忙地说:“老三,今天赶集不?”。在不远处削木头的年轻汉子回答说:“爷爷,去的,小凤要去把今年收成的黄豆卖了,我去寻思一耙好锄头,这耙怎么修也修不好了”。
老人家把搓裹好的烟叶放进烟斗,划拉一根火柴,点着吸了一口,边吐着雾边说:“那你给我买斤烟叶回来,这腊月里买的都是存货了”。
年轻人放下手中的木削子,接过媳妇递过来的背篓,一面说:“好,爷爷,那我们就出门吧,早点去,办完事,去我丈人家坐一会,晚点回”。
老人说:“成,你们早点去,腊月天,不是农忙天儿,赶集的人多,一会渡口那挤,到了亲家,代我问好,我这腿也是不方便”。
年轻的汉子背着要卖的黄豆,他媳妇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朝渡口走去。
镇平村是一个隔县城很远的村子,跟邻村被一条江隔开,村子里没有集市,都是到邻村赶集,每逢集市,渡口就尤为热闹。有时候,才到渡口,人们就开始买卖了,要卖的东西,才到渡口就卖了,通常这时候,卖东西的人就会笑呵呵的返回家中,还省了他的两元过船钱。
卖黄豆的年轻夫妻到了渡口,船家刚渡一船人离开渡口,等的人还很多。男人在媳妇的帮助下,歇下背篓。
一女人招呼到:“你家今天收成好不?这背的啥?”。
年轻媳妇没开口,笑着看看问话的女人。
那说话的女人笑呵呵的继续说:“老三,你这媳妇还是害羞的嘞,过门快一个月了吧,还是羞的不爱说话”。
刚到渡口的另一对夫妻,歇下背篓,女的接了话:“王二嫂,谁刚进门不是这样,快别逗老三媳妇了”。
一旁的另一个女人接话说:“就你两话多,一会到了对面,老三媳妇也算是回了娘家,就不羞了”。
老三看看他脸羞得通红的小媳妇,笑着说:“几位婶子,快别取笑小凤了,她到我家还没来过渡口,几位婶子也不熟,她自然是羞的”。
这老三,从小是被爷爷养大的,爹妈,还有他上头有两个哥哥,都在一场灾难中去世了。那时候,老三还不记事,爹妈带着两哥哥去地里,突然下大暴雨,引起山洪,一家四口全遇难了。这些年,村里人对他祖孙两都很好,老三就像全村子人一起养大的。
刚说话的女人笑着说:“这一晃,老三都结婚了,小时候常跟着我去赶集,在渡口老三皮的嘞,要玩水,喊不住啊”。
另一个女人接话:“老三小时候,几乎每次赶集都来,皮是皮,但惹人喜欢,常帮我们拿东西,想起来,感觉还是昨天的事”。
老三媳妇认真的听着,心中想象着她男人那些她没参与过的童年。
刚被人喊王二嫂的女人说:“老三媳妇,你两赶紧生个娃,指不定跟老三小时候一样皮,老三爷爷肯定会乐开了花”。
老三媳妇脸羞得更红了,还是没讲话,低着头开心着。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看热闹的男人们开口说话了:“要不是腊月天,你们这帮还不天天地里忙活,哪有时间在这打趣老三媳妇”。
“可不是么,这渡口啊,一直不紧不慢的在这,腊月天啊,它也感觉到了年味”。
正说着,船家招呼着上船了。
一群人说说笑笑的赶集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