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快乐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我们常玩老鹰捉小鸡。
最后那1-2个人最难抓,常常是把母鸡撩倒,才能实现智擒。
小时候,虽然水泥地不多,但陀螺一样打得很起劲。
尘土飞扬。
课间或体育课后,大家会挟余威来跳马。
不敢跳的会被大家讥笑很多年。
最激烈的童年游戏,莫过于拱脚。
有单挑,有二对二、三对三,对攻;有多对一,围攻;有组对组,群攻。
人仰马翻,不亦说乎!
相对于拱脚,打弹珠、抓子要温和得多。
女生玩的和男生不一样。
她们玩丢沙包:
跳皮筋:
跳绳:
跳格子:
还有踢毽子。那时的毽子多是纸毽子。
就地取材,几张废报纸,或者一本旧书本,剪成一丝丝的,一头扎紧,就是一个纸毽子。
只是,纸毽子上的丝丝条容易踢碎。
于是,智慧的我们拿生产队里用过的废塑料薄膜,要软软的那种,比如盖秧苗的塑料膜,做成塑料毽子。
那时,没有现在这种羽毛毽子:
女孩子里有不少女中豪杰、巾帼英雄。
不服气男生,喜欢跟男生比试,比如滚铁环:
不知怎么回事,我小时候听到滚铁环的滋啦滋啦声,和听到搪瓷面盆摔在地上的叮哐声,非常不舒服。
女生还玩翻花绳:
那时,大家都迷上折纸,比如折风车:
折纸飞机:
小小的纸飞机,曾经寄托了我们的理想。
折东南西北瓜:
还折纸包,也叫方宝:
打纸包,大部分人都认为纸包折得越厚越好,都觉得那样力量大,容易把别人的纸包打翻边。
实际上不一定,我的发小建军,他就把纸包折得很薄,打的时候,借助挥手带来的风,飘过去,效果很好。
他用薄纸包赢了很多厚纸包。
那时没有手机,大家在一起不会自顾自玩微信与QQ。
那时没有电脑,大家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那时,我们都自制玩具,童年过得多姿多彩!
玩具中有个重器——弹子盘车: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这样一辆弹子盘车。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只有农机厂里的工人,或者汽车修理工等少数人,才有机会搞到轴承。
于是,根据三角形稳定性,我利用一个轴承做成了这样的弹子盘推车:
效果一样杠杠的!
那时,我们还自制弹弓:
曾试着用弹弓去打鸟,不准,一无所获!
还自制弓箭:
最令我自豪的是,我有一把链条火柴枪:
这个枪的枪声很大,跟爆竹一样响,指哪打哪,比打爆竹过瘾多了。
小时候,我们喜欢玩过家家:
下河洗浴,都是赤条条的。
因为还没学会游泳,所以都在浅水里一蹦一蹦的,加上晒得很黑,人又很小,所以大人们都戏称我们是泥鳅。
我们常在河边扔石头,看谁扔得远,或看谁水花大。
还慢慢学会了打水漂:
河流带来的乐趣,远远不止这些。
除了游泳,还有童趣摸鱼、抓虾:
跟随大人去网鱼:
看鸬鹚抓鱼:
夏天太热,就躲在树荫下玩闹,比赛爬树。
上树摘果子,抓知了,掏鸟窝,捣马蜂窝…
家乡有很多毛竹。
我们会在毛竹林里躲阴,再就是比赛爬毛竹。
毛竹很光滑,难爬;还有,竹节处锋利,刮人很痛。
那时的乒乓球桌是这样的:
那时没有麻将,人们不会因麻将打得天昏地暗而玩物丧志。
那时更没有自动麻将机,人们不会因打麻将赌博而家破人亡。
那时,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打扑克。
不过仅仅是玩,跟赌.博毛关系没有.
玩累了,就来转转呼啦圈,当做休息。
有的小朋友热衷看小人书。
一本《董存瑞》《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可以看一天。
有的小朋友热衷骑自行车。
我们和28大杠差不多高,没关系,脚从自行车杠下面插过去,或者脚挂在大扛上,照样把自行车骑得风生水起。
最热血的游戏莫过于模仿电影玩打战。
不止岸上打,还在水里打。
大家都想当好人,不想做坏人。那就抓阄,轮换当。倒也公平!
游戏时,我们都自带口技,手枪声是zhu…zhu,biu…biu;机枪声是嗒嗒嗒…嗒嗒嗒。很有节奏。
炮是轰隆一声;飞机是呜…呜,呜很长时间。
人被打死是啊一声,然后配上东倒西歪、前俯后仰的动作。
大家都想当好人连长,冲锋时,他会大喊一声:同志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冲啊!
坏人连长一看,气势上不能输下去,于是也模仿电影里大喊一声:弟兄们,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给我上!
你追我赶。
如果遇到坏人被抓到,或者被枪打死,而对方不服气,打战就演变成了打架。
不过不要紧,今天打了,明天就好。
那时,农村生活苦并快乐着。
双抢时节,要割稻子/麦子:
生产队时期,还会去拾稻穗/麦穗:
田间乐趣也很多。
呆呆看着蝌蚪在水里游;抓住青蛙又放了;追着蜻蜓蝴蝶跑,试图抓住它们。
还有挖泥鳅,或者用石灰去呛泥鳅,或者用草饼去毒泥鳅,又或者拿泥鳅剪去剪泥鳅/黄鳝。
难忘的还有放牛:
摘茶:
挖山,锄地:
挖地的时候,会挖出好多茅根。
吃起来,好甜好甜!
和父母一块种菜:
干完活,回家的路上,顺手摘下很多苍耳,趁别的小朋友不备,恶作剧般丢到他们的头发上。
看着他们艰难地捋下这些粘人的东西,然后哈哈哈坏笑。
那时吃的也不好,但是比现在快乐。
一支冰棍,足以扫除一切疲劳!
那时的爆米花,与现在的也不同,但是感觉更有味!
那时,听到货郎的叫卖声,我们会迅速聚拢,围着货郎担。
不买东西也东瞧西瞧,左看右看,流着哈喇子,久久不愿离去。
除了送货上门的货郎,平时大家都要到一个叫供销社的地方去买东西。
那时,买东西不用钱,用一个叫粮票的东西。
东西供不应求,要凭供应证购买。
▲粮票
那时的称是这样的:
那时,没有什么娱乐。
除了庙会,赶集,看戏…大家都企盼看一场露天电影。
放电影的消息传来,十里八村的人倾巢出动,扶老携幼,人山人海。
人们乐此不疲!
那时,一部黑白电视机,虽然节目单调又少,却是全村人的精神食粮。
后来黑白电视机才悄悄进入家庭。
那时,有台收音机都不错了。
录音机更是个时髦玩意,年轻人最爱!
录音机还是用磁带的,分单卡/双卡,分带收/放/录全部功能。
结婚都以拥有录音机为荣。
那时的我们,就盼快快长大。
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的样子,就如他们:
如果去工作,国.营单位铁饭.碗/商品.粮最好。集体企业也行,就像她们这样。
长大后,我们物质丰富了,但却并没有增加多少幸福感。
小时候,我们很傻,很单纯,但我们待人接物比的是心,念的是情。
小时候,我们很善良,很真诚,朋友一起谈天说地,无拘无束;朋友之间不功利,不利用。
我们现在还是很怀念儿时的我们,虽然很傻,很单纯,很善良,很真诚,但我们很开心,很满足,很幸福!
那时我们只有欢乐!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