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读书
《论语》讲堂留影67

《论语》讲堂留影67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01:38 被阅读0次

2023-10-17 六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语音整理
昨天我们结束了《论语·八佾篇》的学习,从今天开始,我们来继续共同学习《里仁篇》第一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篇》总共有26章,这一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集中,或者说,这一篇的编辑工作呢,做的相对来说比较细致,它的主旨都是在讨论“仁”。
我们一般都说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仁”,到底啥是“仁”呢?孔子从来没有给“仁”做一个严谨、完整、规范的一个定义,只是从生活的细节上来说什么是“仁”的表现,什么是“不仁”的表现。既然我们讲论语,学论语,我们不妨呢,从论语的这个具体内容上尝试着给“仁”下一个定义。
一方面呢,“仁”是君子的人生理想,或者讲叫政治理想。那既然是理想,它实现起来往往都很困难。像曾子,也就是曾参,孔子说他没有达到“仁”;那子贡呢?颜回呢?孔子也没有说他们能达到“仁”;就连孔子自己,他也没有说自己做到了“仁”。所以我们讲“仁”,他是一个理想,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呢,我们知道它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它也是我们的一个理想。想实现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至于啥是共产主义,我们过去曾经说,大同世界。虽然目前不能实现,但是呢,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目标啊,作为一个追求的理想境界,去逐步的实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那对自己的完善也不会停止。它的终极目标就是“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呢,“仁”就是一个君子自己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个修养,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和他的政治的理想实现一样,都是一个远景目标。虽然目前不能实现,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目标去追求,去努力。
那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说,孔子所提到的“仁”,都是对君子提出的标准,也就是对贵族、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对平民呢,是没有“仁”或者“不仁”的要求。所以,我们每个人也都不要妄自菲薄啊,一看这“仁”的标准那么高,我们自己又那样,又做不到,就放弃努力了。
我们还是回到第一章的文本上来看,“里仁为美”。这个“里”,一般是名词,在这里,是做动词用,他的意思就是居住。就是说,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呢,和仁人,就是有仁德的人,共同居住在一起是一件美好的事。
“择不处仁,焉得知?”“择”就是选择,选择邻居,选择邻里的意思。这里,省略了一个字,就是“择(里)不处仁”,就是你选择邻居的时候,不选择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个“知”,是一个通假字,同于智慧的“智”。孔子在这里的意思呢,就是说选择住处要以仁人为邻,目的就是借以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最终也成为仁德的君子。这一点呢,就是在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我记不清楚是哪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就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就是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随着时间的增长,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你就可能被周围的人给同化了,习俗、道德标准和思维方式和他们渐渐一致。
实际上古人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像我们知道的有“孟母三迁”这样的故事。就是孟子的母亲为了便于孟子的成长,三次搬家来求得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在“里仁篇”后面的内容中,孔子还说道,“德不孤,必有邻。”也就是说一个有仁德的人,无论他居住在哪里,他肯定有自身强大的气场,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和他争相为伍,与之为邻。
总的来说,这一章呢,孔子就是阐述了一个人居住环境对他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那用现代汉语来给它翻译一下,比较简单,就是“孔子说,一个君子要和有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才是美好的。选择住处的时候儿却不选择与仁人相处,怎么能够算得上聪明而有智慧呢?”用了这样的一个反问,从而肯定了前面的论述。
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要习惯孔子这种说话的方式,就是前面先论述,先肯定,后面呢来一句反问,从而加强前面的语气,从而给予一个正面的陈述。

〔附〕

《孔子家语》: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李零讲解

前人注释此章,一般都是照字面理解,认为孔子强调的是,跟什么人做邻居,一定要慎重,不选仁人,不行。

我们现在买房子,要看地点、交通、景色,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学校、商店、饭馆、医院怎么分布。如果在美国,还有一条最重要,就是邻居,富人和穷人,什么人和什么人住一块儿,绝对不能忽略。

孔子卜宅,也很看重邻居。如果旧注不误,他是想跟仁人住一块儿。这种想法很有意思。我也想过,如果能跟自己要好的朋友住一块儿,多好。孔子的理想社区,全是仁人,还是有一两个就够了,不知道,反正为富不仁的人,绝对不接纳。有钱可以,必须捐出来。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他当校长兼教授,周围是莘莘学子,慕名者自远方来,他们买房赁屋,越聚越多,好像大学城,把曲阜阙里搞得和个君子国似的,多好。孔子说,不跟仁人住一块儿,太傻。(与仁为邻)

铎罡 书

相关文章

  • 《论语》讲堂留影62

    2023-10-10 六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 欢迎关注《论语大讲堂》和《三笑集》

    《论语大讲堂》发表友友们关于《论语》的解读和学习笔记,各抒己见,一起学《论语》。 《三笑集》发表友友们关于儒、释、...

  • 论语详解 67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7)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懂得...

  • 学习《论语》(67)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说《韶》乐:“极其美好,又极其完善...

  • 67/180 论语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

  • 子厚论语讲堂

    语文百群读书会讲座076期 主题:《论语·八佾第三》上 时间:3月29日周四20:00-21:00 主讲:子厚(博...

  • 《论语》日日谈 第67期

    《论语》日日谈 第67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第十三章 【原文】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

  • 学习论语第6⃣️7⃣️天

    学习《论语》第️️67天 学习内容: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 《论语》日日谈 第67期

    《论语》日日谈 第67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十四章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①。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

  • 读《论语》有感

    高中语文老师酷爱读《论语》,还曾多次赴北京听《论语》讲堂,即使在高三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抽出几节课来给我们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6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pf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