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

作者: 朵姨的芝麻绿豆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6:47 被阅读316次

    外婆要在的话,今年有110岁了。外婆去世的时候已经是93岁的高龄了,应该算是长寿的,但由于在86岁那年摔跤骨折后,在床上躺了7年。我心底下一直认为,这7年是好强的外婆最难熬的时光。值得庆幸的是,这七年由于妈妈的精心照料,竟没有生一次褥疮。我们也都尽量抽时间陪她说话,让她不觉得孤单。

    我父母结婚前,我的祖母已经过世,后来,祖父、外祖父也去世较早,因此,记忆中的祖辈中,只有外婆是最亲的。由于舅舅支内,并最终在外省安家落户,外婆一直和女儿,也就是我妈妈一起生活。

    据外婆说,她和外公从来就重女轻男,尽管我舅舅有儿有女,我还有个弟弟,但就因为我是女儿的女儿,外公、外婆还是最宠爱我,我和外婆也就格外亲近。犹记得我从小怕冷,每到冬天,一觉到天亮,外婆总是已把我的双脚捂在她的胸口。那时候,夏天也没有空调,为了让我睡觉舒服些,外婆总是帮我扇着扇子,看我睡着了,她才睡觉。当中还要不时的想着给我扇扇风,拍拍蚊子。这些情景都恍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有时外婆会去舅舅家住一段时间,小时候,我也总会跟着去。在孙子、孙女面前,她总是毫无顾忌地偏袒我这个外孙女,让表哥、表姐不无忌妒,到现在也总是提起来。可后来,舅舅因脑溢血竟在壮年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时候外公也早已去世,怕她接受不了,我们一直瞒着外婆,突然却在有一天发现,她其实早已知道,只是装作若无其事罢了,倒弄得我们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好了。从此后,外婆就再没离开过上海。

    外婆一生勤勉,她在80岁的时候仍抢着帮我们料理家务,总说我们工作、学习都忙,她能做一点就做一点。那时我已上大学了,周末回家还能吃到她做的饭菜。我们一年中春节吃的春卷、蛋饺、元宵吃的汤团、端午吃的粽子,还有平时吃的大、小馄饨、馒头等等,都是她亲手下厨做的,我在旁边有样学样,竟也学会了不少功夫。可外婆去世后,我也很少做了。现在吃着超市里的速冻食品,总想起外婆。我的家务出色,想必跟那时的熏陶分不开的吧。外婆的女红也极棒,她盘的中式纽扣连裁缝都说好。她自己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裁剪、自己缝纫的。我小时候有好多中式衣服也是外婆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放到现在,真是古董了呢。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真的一点不错。外婆不仅教会我们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指引。外婆的乐观、宽容深深的影响着我。外婆生于1908年,一生经历了数次国家命运的变迁,也有家庭、个人的屡次坎坷,有过殷实的生活,也有可想见的磨难,但我记忆中的她一直是乐观开朗的,从不听到她有什么报怨。直到我后来懂事,有时和她聊天,说起那些曾经的艰难岁月,她也总是以一句“现在生活好了”作总结。然后笑咪咪地望着我,好象看着我过得好,就是她过得好一样。外婆总乐于看到我买新衣服。我买的衣服,她没有说不好的。妈妈说,外婆一直这样,她总认为,只要不寅吃卯粮,能买得起新衣裳,就说明日子是好过的,就值得高兴。

    外婆也很新潮。尽管她不识字,可她有一个收音机,做家务时、闲着时,她总是开着它,听新闻、听评弹,所以对外面的事物知道得一点也不少。我中学时候热衷追星,那些影星、歌星的名字她都知道,还会和我同学们一起讨论,由于年轻时跟着我外公见过一些世面,竟然还能说几句简单的洋泾浜英语,因此在我同学朋友中颇有名气,人称“时髦外婆”,大家都乐意到我家来玩。

    外婆很年轻时就跟着外公从江苏来到上海,一生却也没去过其它地方。外婆骨折后,躺在床上,多次提起过,让我开车带她出去逛逛,我应着,可终究因为实在是不方便而没能成行,这成为我最大的、也是永远的遗憾。

    外婆走了要有十多年了,我家的户口簿仍然没舍得换。每次要用户口簿了,都会看到第一页上的那个名字。我们总觉得外婆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uj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