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国学文化论语大讲堂
付先生读《论语》【007】心中要留下一杆尺子。2019-08-1

付先生读《论语》【007】心中要留下一杆尺子。2019-08-1

作者: 请叫我付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11:02 被阅读0次

八佾篇第三

3.1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甚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付先生曰:

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可是,当季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时,就是越制。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不过,对于这句话,钱穆先生给出两种解释: 一是说既然僭越季氏可忍为之,那么逐君弑君亦在季氏可忍而为之列,二是季氏僭越,犹可忍而不治,那么将来做什么事,才能不可忍而治之?

3.2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当他们祭祀祖先时候,也用天子的礼,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上有这样的话‘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儿主祭。’这两句话,用在三家祭祖的大厅上在意义上取它哪一点呢?”

付先生曰:

这里引用明朝首辅张居正的注解:“人臣而敢觊用君上之礼,则妄心一生,何所不至。攘夺之祸,必由此起。”

3.3

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付先生曰:

仁,在心;表现出来就是礼节;乐,在和;和谐共处即是礼乐。

3.4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俭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

付先生曰:

林放是孔子的学生,他曾向孔子问“礼之本”;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孔子说:“这真是个大问题!

看来这问题正好问到孔子想说的。

以前的礼,不过简单的在餐桌上盛好饭喝足酒就行了。这是本质的。但是后来,逐步设立许多器皿以及对应的礼节。原本可以简单吃顿饭,却要弄的如此繁缛复杂,最后饭也吃不好,酒也喝不好。本末倒置。

这其实与上文中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一样,最本质的没有了,而徒留下形式,也不过虚假做作罢了。

3.5

孔子说:“文化落后国家虽然有个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哩。”

付先生曰:

杨遇夫先生《论语疏证》说,夷狄有君指楚庄王、吴王阖庐等。君是贤明之君。句意是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说亦可通。

对比释译与杨遇夫先生的注解,我们可以得出这段话实际成了一个公案,即第一,夷狄之地,也有君长。华夏正统之地,反而无君无父。关于第一种解释,有学者说,这是“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第二种解释是夷狄即便有君长,也没有中华的文化礼仪。

3.6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道:“你不能阻止吗?”冉有答道:“不能。”孔子道:“哎呀!竟可以说泰山之神还不及林放懂礼,居然接受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

付先生曰: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呐喊出:“我是世界之王”,但是这样盲目的自信却不是什么好事。在此,我也不知赘言如何如何。只是附上《周易》中的两段话以做警醒:

  1. 亢龙有悔;
  2. 履霜坚冰至;

3.7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但是当射箭的时候,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喝酒。那一种竞赛是很有礼貌的。”

3.8

子夏问道:“‘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

子夏道:“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付先生读《论语》【007】心中要留下一杆尺子。2019-08-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ax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