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都郊外的山坡上,有一位男子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他一袭白衣,一脸忧愁,他的目光向山坡望去,他仍然清晰的记得,在那个山坡上有一个眉目如画的女子。她正低头采着葛,他痴痴地望着,她是那么样温柔的回眸,一下子就让他的心狂跳不停。那一刻他放下所有的骄傲,今生就认定她了。爱情来得那么的突然,没有起因,只是那么一眼,他的心就融化了。
往后的时日,他知道了她所有的行程,每日会到山坡上来采葛采萧采艾。于是他就找各种的理由,来到山坡上,看着她,并找理由认识她。他们每天一起在山坡上采葛聊天。他喜欢听她婉转的声音,他喜欢看她的明眸闪动,他喜欢看到她脸红的样子……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他想告诉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天,他经过精心准备,准备给她一个惊喜,准备向她求婚。他早早地来到山坡上,静静的等着,远处的山坡上天高云淡,偶尔会有一群大雁飞从天空飞过。风微微的吹着,被西风吹红的树叶,在枝头摇曳着,那静静的坐着,心却如同在油锅里煎熬。怎么到现在了,她还没有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或是她生病了……他就这样度日如年,思来想去。在他的凝视下,天空渐渐变了颜色。他悲伤的想:也许今天她真的不会来了,他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双眸之间的忧郁更深了,望着那条蜿蜒的小路,他不由自主的低低吟唱: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首《采葛》,寥寥几句,被无数人传承了几千年,如此“简约而不简单”的诗句,让人不得不怀疑里面藏着一个大大的故事。
初读《采葛》,觉得“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样的句子较之李易安的千愁百叹实在是直白得很,虽热烈却不够甜蜜与浪漫。
再读《采葛》,一副容颜早已没了青春的痕迹,半颗寒心却为这几句诗而枯树发芽。我的心里,自有一个关于《采葛》的故事。诗中的三种劳作,其实是隐示了伊人贤妻的一面。一个女子既懂得织布,又懂得行医,还能操办家里祭祀的大小事情,这样贤惠的女子又怎能不让男人思念呢?
我们总是在思念里存有千丝万缕的美好,思念便晶莹剔透熠熠生辉。思念是晨起时窗前随风飘落的一枚尚有绿意的树叶,那样轻而缓,你的眼神全是绵软的柔情。
只要有爱的回应,这思念便值得。《采葛》中讲的也应该是这种傻傻的又可爱的思念。想象一个人站在窗前,四季交替,她的面容安详,嘴角不染怨气,眼神笃定。这画面,你看着,便懂得思念带给一个人的美好,原来竟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质。
如此,《采葛》在我今天读来,特别是在一些被生活磨砺得圆滑世俗的人读来,会感到心中有一根弦,禁不住轻轻地拨动起来。我会为这热烈过的思念而眼睛潮湿,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可以放任去思念一个人时的青春与美好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