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在17岁就完成了,4岁完成50%,7岁完成了学习力的80%。
所以,中国的古人是很有智慧的,有句老话叫: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就说明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但是到底怎样做早教才是最有效的?
报一个早教班?
——No
提前学习知识?
——No
多报兴趣班?
——No
02
我们应该抓住孩子的发展关键期、敏感期,根据孩子的天性来做潜移默化的引导,这样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早教!
什么是儿童的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期。
——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心理过程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
——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某个时间段内,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
03
那么孩子都有哪些敏感期呢?这些敏感期到底是在孩子的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们来列举一下。
光感的敏感期 0-3个月
味觉发育的敏感期 4-7个月
口腔的敏感期 4-12个月
手臂发育的敏感期 6-12个月
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 1~2岁
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 1.5~3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语言第一敏感期 1.5岁-2.5岁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1岁6个月-3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 2岁半-4岁
空间敏感期 3-4岁
色彩敏感期 3-4岁
逻辑思维敏感期 3-5岁
剪、贴、涂等等动手敏感期3-4岁
藏、占有敏感期 3-4岁
执拗敏感期 3岁-4岁
追求完美敏感期 3.5岁-4.5岁
诅咒的敏感期 3岁-5岁
人际关系敏感期 4.5岁-6岁
婚姻敏感期 4岁-5岁
审美敏感期 5岁-7岁
身份确认敏感期 4岁-5岁
性别敏感期 4岁-5岁
数学概念敏感期 4.5岁-7岁
认字敏感期 5岁-7岁
绘画和音乐敏感期 4岁-7岁
数学逻辑的敏感期 6岁-7岁
04
针对孩子不同的敏感期,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来帮助孩子度过敏感期危机,养成好的习惯。
比如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作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并且还能使左右脑均衡发展。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时,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出现的年龄2-3岁。当孩子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谴责,也不要去说教,因为那和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
处于社会规范敏感期,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一般2岁半的孩子家长就可以准备入园了,幼儿园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环境。此时孩子进入了
进入追求完美敏感期的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等。此时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这时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个整个的饼子是否能吃掉等等,孩子的问题不要扩大化,在什么时间只针对什么事。
诅咒的敏感期,“屎巴巴”、“打死你”,这些听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辞,总是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嘴里。因为孩子在这时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且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此时家长一定要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语言,这并不是他真的想表达的,慢慢等待这个阶段过去。
幼儿到了文化敏感期,6~9岁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家长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05
现在书店,关于孩子的敏感期的书特别多,我读的这本是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推荐给大家。
孙瑞雪,儿童教育专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创办了大陆第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之后又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中心。
06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只要一个孩子,还是家里有大宝和二宝,他们都是完全不同。
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机,虽然大差不差,但也不尽相同。
孩子终将长大,离开我们!
在他们离开之前,我们要送他们:
——健康的身体
——乐观的心理
——智慧的大脑
让孩子乘坐着我们家长为他/她精心设计的大船,乘风破浪,行驶到自己心仪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