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周风云国学文化经典
东周风云 郑国篇06 郑僖公和郑简公——七穆时代

东周风云 郑国篇06 郑僖公和郑简公——七穆时代

作者: e2a1bb8751ae | 来源:发表于2019-04-26 21:52 被阅读4次

          公元前571年(鲁襄公二年),郑成公病逝,把年少的太子髡顽托付给穆族的子罕。此时晋国正在联合诸侯进攻郑国,晋国大夫智罃采纳了鲁国孟孙蔑的建议,在虎牢筑城以逼迫郑国屈服。虎牢关即是制邑,正是因为此地险要,彼时的郑庄公才拒绝母亲武姜的要求,执意不肯把它封给弟弟共叔段,想不到在此时,易守难攻的制邑却已经被晋国夺取,成为降服郑国的钥匙。

    子驷弑君

          公元前570年(鲁襄公三年),太子髡顽正式即位,是为郑僖公。刚刚即位的僖公便在诸大夫的要求下改变了郑成公亲附楚国的国策,转而倒向晋国,并于当年六月份参加了晋悼公主持的鸡泽会盟。郑僖公三年,陈国又成了晋、楚战争的导火索。十月,楚公子贞以背叛楚国为由讨伐陈国。郑国这次站在了晋国一边,郑僖公响应晋悼公的号召,与各路诸侯出兵救援陈国。楚国随即退兵,郑国又出兵相助陈国戍守城池。两年后,公子贞再次出兵包围陈国,晋悼公再次召集诸侯在鄬地开会,郑僖公准备前往赴会,谁知刚走到鄵地便被执政子驷派人刺杀。原来,郑僖公与穆氏成员早有嫌隙。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就曾对子罕、子丰无礼,郑僖公即国君位,到晋国朝见时,子丰甚至打算建议晋悼公废黜他的君位,被子罕拦了下来。今年到鄬地会盟,子驷作为相礼,郑僖公又对子驷无礼。子驷一怒之下,在鄵地派刺客刺杀了僖公,《史记》的记载则是子驷让厨师在僖公的食物里下毒毒死了他。不管哪个版本,子驷弑君的事实是跑不掉的。僖公死掉后,子驷向诸侯讣告谎称国君感染疟疾而死,随后扶立僖公年仅五岁的太子嘉为君,是为郑简公。由此可见,穆氏一族在郑国之跋扈,不仅擅权专政,更是随意弑立国君。

          子驷弑君的行为招致了成公诸子的愤怒,他们聚在一起谋划除掉子驷,为兄长僖公复仇。子驷事先听到风声,便先下手为强,罗织编造罪名捕杀诸公子、公孙,成公一脉死走逃亡。自此,郑国公室各族俱被削弱,再无任何名门强族能与穆氏一族抗衡。

          郑简公元年(鲁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4月,郑司马子国、司空子耳侵袭蔡国,得胜,擒获蔡国司马公子燮,郑国百姓为此欢欣鼓舞,唯独子国的儿子子产感到忧虑,他说:“小国没有文治德行,却专注于武力攻伐,没有比这再大的灾祸了。蔡国是楚的属国,到时候楚国人兴兵报复,我们有能力与之抗衡吗?没有得话能不顺服他们吗?顺服了楚国,晋国会善罢甘休吗?他们也必定起兵来攻。到时候晋、楚轮番攻打郑国,国家至少四、五年内不得安宁。”子国不以为然,对儿子发怒道:“你懂什么?国家出兵打仗的大事,自有正卿做主,小孩子妄谈国事,小心招致杀身之祸!”

          果如子产所言,当年冬天,楚国令尹公子贞率师攻打郑国,讨伐侵袭蔡国之罪。面对汹汹而来的大军,郑国内部又分成了两派:子驷、子国、子耳意欲顺服楚国,子孔、子蟜、子展则要等待晋国的救兵。两派人马在朝堂上涎水横流、唾星四溅,争吵不休,乱作一团。子驷一看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便对诸人说道:“商量的人太多了,百姓们也没法跟从,事情就更加难以成功了!目前事情急迫,我们姑且先服从楚国,以缓解国家的压力。等到晋国军队到了,我们再顺服晋国就是了。恭恭敬敬地为前来攻打的大军提供钱币丝帛,不就是小国的生存之道吗?带着牺牲玉帛等待在两边边境,哪边强大就亲附哪边,用以保全社稷百姓。敌寇没造成破坏危害,人民也免遭涂炭疲敝,不也是可行的吗?”想当年郑武公开疆拓土、郑庄公屡挫敌强,那时是何等的霸气。而今子孙如此不肖,泉下有知,他们不知作何感想。子展则当即对子驷的投机行为表示反对,他说:“小国侍奉大国,靠的是诚信。小国没有信用,兵祸战乱就会随时到来,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五次盟会的信用,如今将要背弃,即使楚国能救援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楚人亲近我们是假,真正想要的是把郑国变成楚国的边境,一定不能服从他们。所以不如等待晋国的援军,如今晋侯正直贤明,四军装备齐全,国内八卿和睦,一定不会抛弃郑国。楚军远道奔袭,粮草无多,不久必定撤军回国,有什么值得忧虑的。舍之我听说,‘最值得倚仗的莫过于诚信’,固守城池来疲惫楚军,倚仗诚信以等待晋师,不也是可以的吗?”此时子罕亡故,子驷大概已继任正卿,执意要服从楚国并表示愿意为此负责,于是最终与楚国讲和。随后派遣使臣前去晋国报告,果然遭到晋国元帅智罃的严厉谴责。转年十月,郑国即遭到晋国的讨伐,而智罃最终采纳了荀偃的计谋,答应与郑国结盟讲和从而吸引楚国的讨伐,待楚军疲劳再以精锐之师与之决战。十一月,由于郑国归服,诸侯一起在戏地结盟,郑国的六卿子驷、子国、子孔、子耳、子蟜、子展跟随郑简公参加盟誓。晋国大夫士弱书写盟书,曰:“从今以后,郑国服从晋国,不得如有二心,有此盟书为证!”子驷听后,快步上前,针锋相对地说道:“从今以后,郑国服从对我国有礼且强大,可以庇护我国子民的国家,如有违背,有盟书为证!”见郑国态度强硬,不肯屈服,晋国索性撕毁和约,再度攻打郑国。然而,由于郑国内部意见不统一,主张附晋的子展不肯攻击晋军,晋军打到印阪后安然撤军。晋国刚刚撤军,楚共王听说晋、郑签了盟约,又起兵来讨伐。 郑国真如盟誓所言“只要强大的就服从”,又与楚公子罢戎讲和,倒向楚国。

    简公元年郑国时郑国六卿

          郑简公三年(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7月,郑跟随楚国侵袭鲁国西部边境,8月,攻克宋国萧邑,9月又侵袭宋国北部边境。郑国连续对外用兵,劳民过甚。鲁国大夫孟孙蔑对此预言道:“郑国恐怕要有灾祸了。军队的征战太过频繁,周天子尚且经不起多次用兵,更何况郑国。如有灾祸,恐怕会降临到三位执政的身上吧!”

    西宫之难

          起初,执政卿子驷曾与郑国士人尉止起过争执,在将要抵御诸侯联军时削减尉止下辖战车的数量。尉止擒获敌人,子驷又因为他的战车太多不合礼法而阻止他献俘请功。子驷在整顿国内田地疆界的时候,导致了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四家土地损失。因此,连同尉氏,五家士人纠集了一伙对子驷不满的人,凭借着当年被子驷诬杀的成公诸子之族党发动叛乱。郑简公三年十月十四日清晨,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五人率领暴徒闯入公宫,在西宫的朝堂上杀死执政子驷、司马子国、司空子耳,把郑简公劫持到北宫。司徒子孔因为事先得到风声,因此幸免于难。《春秋》记载为:“冬,盗杀郑公子騑、公子发、公孙辄。”可见作乱的五人并不是郑国大夫,而是普通士人。这也应了孟孙蔑当初的预言,郑简公年少,杀身之祸降临到当权的子驷、子国、子耳三人头上。

          子驷的儿子子西听闻变故,家中不加戒备便率私兵出门平乱,收敛了父亲的尸体后就去追赶暴徒。暴徒逃入北宫据守,子西才想起回家分发甲胄武器。回到家中发现男女奴仆许多都趁乱逃跑,钱财器物也丢失不少。子国的儿子子产听闻叛乱后则不慌不忙,率先安排好家中守卫,严禁出入,召集各处负责的家臣,封锁府库、收藏财物、完善守备,安排好家中一切后才组织私兵排好阵列,带着战车出门平乱。收敛了父亲子国的尸体后攻击据守北宫的暴徒。公孙虿率领都城百姓助战,杀死乱党首领尉止、子师仆,侯晋、堵女父等党羽纷纷出逃,叛乱平定。

          子驷死后,顺位继任执政卿的是子孔。子孔掌权后,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司其职,服从执政卿颁布的命令。郑简公即位时年龄幼小,政在穆氏,国事共同商议,不可一人独裁。子孔所作所为则意欲专权,故而遭到了其他诸卿、大夫的反对。子孔准备把不服从的人全部杀掉。子产不赞成他的做法,不仅阻止他这么做,还请求他把盟书烧掉以安定人心他对子孔说:“众人的怒火难以触犯,专权的欲望难以实现,把这两件难事合在一起以图安定国家,是十分危险的,也难以达到目的。与其这样,不如焚毁盟书,您得到您想要的,众人的人心也得到安定,不也是可以德吗?否则的话。您专权的欲望非但不能够实现,犯了众怒还会引出其他祸事,您一定要听从我的建议!”最终,子孔当众烧毁了盟书以安定人心,郑国才没有在执政身亡、国君年幼的特殊时期再发生动乱。此时郑国六卿人员如下,子蟜、子展分别升任第二位的司马、第三位的司徒,第四位司空由子耳的儿子伯有继承,子驷的儿子子西成为令正,六卿最末的少正由印氏家族的子张担任。原司马子国的儿子子产由于此时年龄尚小,未进入六卿行列。

    子驷遇刺后,郑国六卿人员变动,子孔成为六卿之首

    倒向晋国

          亲楚的子驷遇刺身亡,亲晋的子孔得以上位,郑国自然也随与晋国讲和,晋国也因为郑国屈服而打算把曾经属于郑国的虎牢归还。楚国面对此种情况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当年十一月,令尹公子贞领兵攻楚。晋国则率领诸侯联军绕过南郑,南下行军至阳陵,作出决战的姿态,希望能威服楚人,但没能起到作用,楚军没有退兵。此时,晋军主帅智罃反而胆怯了,想要退兵回国。司马子蟜看出了晋军的意图,对子孔说:“诸侯们都已经做好了撤军的准备,不会为郑国与楚国交战。不管我们是否服从晋国,他们都将退兵。晋国一旦退兵,楚国必定向我们问罪。与其这样,还不如向楚国请服,这样楚国也会退兵,郑国就安全了。”于是趁夜渡过颍水,与楚人结盟。晋国大夫栾黡大怒,打算攻击郑军,智罃自知晋国理亏,阻止了栾黡,带领联军北上撤退,楚国达到降服郑国的目的,也退兵回国。

          然而,晋、楚两国就像悬在郑国头上的两把利剑,时时刻刻威胁着郑国的安全,郑国的卿士百姓们对此苦恼不已。大夫们认为,如今楚国的实力弱于晋国,而晋国并不急于让郑国归附。如果晋国让郑国归附的态度积极,那么楚国必定不敢与晋国争锋,而是采取避让措施。所以,要想个办法激怒晋国,让他们拼尽全力攻打郑国,这样楚国必定不敢抵抗,而郑国则可以顺势向晋国求和,郑、晋关系就可以巩固了。已经升任司空的子展献策,可以通过侵袭晋国的盟友宋国以激怒晋国。诸大夫觉得此计不错,可以一试。于是,郑简公四年,子展率领郑军接连侵袭宋国,晋国哪里容得郑国胡来,也多次率领诸侯联军攻郑以救宋。最终,晋国果真动员了联军全部兵力来攻郑,而楚国此时的国力到底逊了晋国一筹,楚共王没能救援郑国,只好拘留了郑国的使者良宵和石㚟以泄愤。于是郑国与晋国赵武签订盟约,与晋悼公在萧鱼会盟。晋悼公也以礼对待郑国,释放了俘虏的郑国人、禁止抢劫掠夺郑国财物、收回侦察和巡逻的斥候以示不再相互戒备。这样,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郑国一直奉行亲晋的政策。

    七穆登场

          郑简公十一年(鲁宣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执政卿子孔又起了专权之心,打算把诸大夫罢免,准备背叛晋国亲附楚国,利用楚国的力量除掉国内的政敌。已经即位五年的楚康王急于建功,命令令尹公子午率师伐郑。此时,郑简公相应晋平公的号召,在子蟜、良宵、子张的陪同下与齐国作战,留守郑国的是子孔、子展和子西,子展、子西二人知道子孔的阴谋,巩固守备,坚守城池不出,子孔没有与楚军会面的机会。楚军兵分两路攻打郑国,然而天降大雨,楚军冻死冻伤不计其数,只得撤军回国,伐郑计划泡汤。

          次年,由于楚国对郑用兵的失利,郑国人追究子孔的责任,连带之前的西宫之难也一并被清算。子孔畏罪,联合自己以及两个侄子公孙丹、公孙大季的私兵据守自保。公孙丹是子然的儿子,公孙大季是士子孔的儿子,子然与士子孔都是子孔的弟弟,三家相互亲近交好。八月十一日,子展、子西率国人讨伐子孔,最终把子孔杀掉。因为与子孔亲近,公孙丹和公孙大季受到牵连,被迫出奔。三家的财产被穆氏其他各族瓜分侵吞,他们的家族被剥夺卿位。此后,子展成为郑国执政卿,子西为司徒,年轻的子产也终于跻身六卿,获得了少正的位置。

    七穆正式形成

          郑简公十五年九月,印氏族长公孙黑肱病重。临终前,他把自己的封邑还给国君,召集家臣、宗人立儿子印段为继承人,叮嘱他减少家臣的数量、降低祭祀的标准,把多余的城邑全部归还国君。他为儿子留下遗言说:“我听说,生逢乱世,地位尊崇而能够安于清贫,对平民没有什么过分地要求,就能够后于别人灭亡。我死以后,你要恭敬地侍奉国君与诸位大夫。我们的家族要想存在下去,在于谨慎警戒,防备意外,而不在于我们占有财富的多少。”交代完后世,公孙黑肱逝世,印段继任印氏族长。时人评论公孙黑肱善于警戒防备祸患,《诗经》说:“谨慎地使用公侯的法度,用以警戒意外的发生。”公孙黑肱差不多做到了这点。

          郑国七穆家族庞大,良莠不齐,其中有公孙黑肱那样位尊而安贫,谨小慎微、善于警戒的君子,也不乏贪财好色之徒,游氏族长子明就是这样的人。当年十二月,子明准备前往晋国,还未出郑国国境,遇到一伙迎亲的队伍。子明一眼看中了貌美的新娘,便仗着人多,明目张胆抢走了新娘,也不去晋国了,就在当地城邑住下。光天化日新婚妻子被抢走,是可忍孰不可忍?没过几天,新娘的丈夫便袭击子明的住所,把他杀死,随后便带着被抢的新婚妻子逃亡了,毕竟平民杀死了大夫罪过不小。执政卿子展听说了这件事,便废黜了子明而把子明的弟弟大叔立为游氏族长,他对诸大夫说:“国卿是君王的副手,人民的主宰,不能够苟且随意。请舍弃像子明一样的恶人。”然后派人寻找逃往的那对新婚夫妇,让他们回到故里,并叮嘱游氏族人,不许他们打击报复,否则就是张扬子明的罪恶。

          此时,郑国七穆政治正式形成,罕氏成为六卿之首,年轻的子产也步入郑国政坛,七穆时代的郑国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周风云 郑国篇06 郑僖公和郑简公——七穆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rc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