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晨光||唱自己的歌

作者: 陆子飞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6:02 被阅读0次

    华语乐坛有如今局面来之不易,它的起步是在七十年代,那是一个孕育着变革,也是中国人(华人)开始发声的时代。

    长久的沉寂

    自从三四年代华语乐坛热闹了一阵,开始陷入长达三十年的沉寂。

    大陆除了革命音乐、民族音乐、苏联音乐外,所有流行音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上海的乐坛明星,要么改道,要么出走港台、海外。

    香港,一个洋人主导的社会,欧美音乐是主流,是阳春白雪。上流华人出入的是高档娱乐场所,推崇的都是英语歌曲。华语音乐只是下里巴人,不被重视,没有市场。

    台湾,虽然接纳了大陆众多精英,旧上海的靡靡之音在宝岛持续了一段时间。但随着新一代的成长,他们开始厌倦父辈的审美,追寻时尚。于是风靡全球的欧美音乐受到了他们的追捧,欧美乐曲充斥岛上。

    东南亚,华人和华语受到打压,说华语都成了一种奢侈,更别说唱华语歌了。

    一时间中国的声音,华人的腔调进入历史最低谷。环视全球,竟没有一处华人社区是充满活力,自信向上。

    这一切都让心怀中华的人士深感不满,变革在孕育之中,只待爆发。

    可口可乐事件

    经过三十年的沉默,就像父辈厌倦旧上海歌曲一样,港台的年轻人终于厌倦起欧美音乐。

    1976年12月3日,台湾淡江民谣演唱会上,刚刚从国外回来的李双泽,临时代替好友胡德夫上台演唱。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瓶可口可乐,面对着台下一脸诧异的学生,缓缓地说道:“我们在菲律宾,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美国,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现在,在台湾,我们还是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

    说到这李双泽突然爆发了,将手里的可口可乐猛地砸在地上,怒吼道:“我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歌?

    台下的学生愣住了,一时之间没有想到什么是“自己的歌”。李双泽哼起了《国父纪念歌》的调子——这是当时台湾小学课本第二页的曲目。

    我不知道当事人都是什么心理,想必他们那一刻,就像我们被人质疑崇洋媚外,不唱自己的歌后,突然有人带头哼起国歌的调子,那种感受必然是五味杂陈。

    我也不知道这场民谣音乐会是如何结束的,只知道很快就有人发表评论,辩解道:“我们倒是想唱自己的歌,可是我们的歌在哪?

    李双泽不能再用《国父纪念歌》来搪塞,毕竟没有自己拿得出手的音乐,这是事实。总不能用爱国主义的帽子,来压制精神享受吧?

    于是李双泽有了创作中国民谣的想法,半年之后,在他和淡江大学的老师梁景峰合作下,推出了九首原创民谣。

    它们是《美丽岛》、《少年中国》、《愚公移山》、《红毛城》、《老鼓手》、《我知道》、《心曲》、《我们的早晨》、《送别歌》。

    我们应该记住李双泽和他的歌曲,在那个华语乐坛万马齐喑的时代,他的呐喊和音乐,给半死不活的华语乐坛,注入了活力。至此后,民谣和摇滚联手,挽救沉寂近三十年的华语乐坛。

    现如今,华语音乐已经成为世界音乐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并且越来越重要。可起步阶段,正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正是无数像李双泽那样呐喊,坚持要唱自己的歌。才使中国声音,得以传唱世界。

    很不幸的是,这个年轻人的歌却遭到封杀,他本人也遭到质疑。他的《美丽岛》涉嫌鼓吹台独,他的《少年中国》涉嫌鼓吹统一,因此都被封杀。他本人因为高呼要唱自己(中国)的歌,被打上保守排外的标签,说他狭义民族主义。

    鼓吹台独、鼓吹统一、民族狭义……

    这就是李双泽留给众人的认识,可是就在他发出要唱自己的歌的九个月后。也就是1977年9月10日溺水身亡,走完了短暂而又有争议的一生。之所以溺水,是因为救了一个陌生人,听说那是美国人。

    放飞自我

    港台音乐火了,到处都是《龙的传人》、《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甜蜜蜜》等歌曲。

    罗大佑、周华健、李宗盛、邓丽君、林子祥、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王杰、beyond、张学友等,名传海内外。

    可大陆才刚刚起步,李谷一、崔健等先行者,率先摸索大陆自己的流行音乐。加上受到港台音乐洗礼的新生代长大成人,大陆的音乐人,终于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时华语乐坛看似红火,其实根基不牢,除了民谣和部分原创词曲,市场上充斥的都是舶来品。与五六十年代的不同,只在于用的华语而不是外语罢了。

    港台虽然是华语社区,但也不过二千万人的使用量,有原创意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不足以抗衡欧美韩日的舶来音乐。

    于是经过高等教育,经过港台流行音乐洗礼的大陆新生代,开始接过使命。他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做自己的原创音乐。

    九十年代的北京,怀着这种懵懂心态的高材生,在校园的草坪上自由的放飞着自己的音乐梦。

    每个校园的草坪上都能看到这样一群人,抱着简陋的乐器,尽情的弹唱。他们来自不同高校,但都怀着同一个梦想,就这样开着草坪音乐会。

    这些人没有想过要发行唱片,因为他们不是奔着商业去的,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音乐,单纯的想唱自己的歌,仅此而已。

    就是这样一群没有追求的学子,他们将震撼华语乐坛,改变华语音乐的格局。随着毕业,当年玩音乐的大学生,开始各奔东西。他们是高晓松、老狼、沈庆、叶蓓、丁薇、金立……

    沈庆,这是一个改变了高晓松和老狼命运的人。1994年的一天,他突然想起大学的意气风发,把他当年的作品,寄给了大地唱片公司。这应该是第一次,在他之前,也许有人想到,但没有尝试。

    时间过去了很久,还是了无音讯。他的歌没能打动那些专业人士,也许是太青涩,不够成熟,被认定没有市场而否定了。

    直到一天,大地唱片的制作人黄小茂,无意中拿出被否决的小样,一首首听了起来。当他听到其中一首,被淡淡的忧伤,青涩的语言打动了。

    青春的花开花谢

    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四季的雨飞雪飞

    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

    简单忧伤的旋律,青涩而粗糙的歌词,竟然具有穿透力,让他这个早已青春不再的人动容了。

    黄小茂敏锐的发觉这是一个巨大商机,于是联系到沈庆,表示想发行一张校园民谣的磁带。

    沈庆很是兴奋,找到高晓松,高晓松又叫上老狼,于是已经各奔东西的年轻人再一次聚首。

    很快一张名叫《校园民谣Ⅰ》的磁带发行了,一经推出,顿时引发巨大反响,尤其是主打歌曲《同桌的你》更是红遍大江南北。当年的草坪音乐,就这样成为了永恒。

    校园民谣异军突起,就像一块巨石砸在大陆华语乐坛中,打破了久违的平静,大陆的华语乐坛仿佛一夜之间苏醒了。

    进入2000年,校园民谣的高潮已经褪去,无论是始发地日本,成熟地台湾,还是辉煌地大陆,校园民谣在完成了它的使命后,退居二线。但受到它冲击的乐坛,却彻底活跃起来,特别是华语乐坛,更是群星璀璨,热闹非凡。

    时至今日,华语音乐在世界乐坛的活跃度越来越高,影响力日渐增大。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当年有一群人始终在坚守!

    无论是三四十年代兴起,还是五六十年的低谷,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做华语音乐。无论是七十年代的苏醒,还是八九十年代的辉煌,是他们一直在坚持唱自己的歌。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听到的华语音乐,自信而成熟,更应该感谢前人的努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绩。

    从前唱别人的歌,现在唱自己的歌,未来是不是应该换别人来唱我们的歌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海晨光||唱自己的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xu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