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截本源问修行

作者: 释道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3-13 04:06 被阅读90次

    今天有人问我:“先生,你是道教的吧?我有个同学,很喜欢周易,好羡慕你们能看会算的本事。”首先,我想先对这名学生说,《周易》在史上应该算是儒家的经典,当然也是易学的一部分。而易学,其实跟各个派别都有关系,儒释道,诸子百家都不离不开教派,所以这个跟我是什么教派的并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而从小喜欢《周易》,我也是很赞叹的。但是学习《周易》之前,我还是建议先把诸子百家的基础知识,先掌握好。诸法同源的道理,还是要懂的。

    周易

    在此,我想说说,其实在世间本无派别,而是人为的在内心世界里面呈现了分别,逐渐有了学说不同,而区分出儒释道,甚至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诸子百家文化。《证道歌》中有一句:“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而六祖慧能大师也说:“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这都说命了真正的大道根源是一体的,心中要放下门户之见,如海水一滴,百川同味。就好比,不同的金属随着工匠的心思,不管做成的是什么样的金器,当所有的利器都丢进火炉之中,融消一体,这就是万法归心。

    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孔夫子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世尊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唯有一乘道,无二,亦无三。”

    圣经:“上帝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诸如上述,虽然表达不同,但是无一不贯彻,唯一性,所以所谓的宗教是引领信仰与智者为伍,与善者同行,入门修道德心怀大地苍生,以尽孝道,是安顿心灵能提升理念,使处事和睦更塑造生命价值的一门高等心理哲学。各宗教的名师们虽然言语用词不同,但是,大道终究同源。

    中庸:“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圣经:“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络。”

    心存敬畏之心,以礼待之,谦卑,学习,这在任何一个宗教中,都是最好的方式方法。

    儒释道耶

    宗:是明心,是让我们得知生命的根源。是可以引喻我们内心潜藏的根本灵性之气,可称之为无上妙法。

    教:是见性,是实践布德的典范。亦可引喻显著与外在的枝叶花果,是行为举动之法,可称之为万法之一切法。

    而当今世上,末法时期,很多所谓的“名师”,若是自己没有真正弄明白,自己的事没有了结,再加上人本来的三毒作祟,此居心叵测,而其所引导则犹如瞎盲将人引入深坑。也容易误导本来有志参学之人,蒙蔽其内心,心灵容易被其荼毒,使其根性无法发挥,而走入歧途,终究抱憾一生。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没有良好的名师指引,也难以精通诸圣妙法。而修行人,则应该行孝悌,以善良,感恩之心修行成就大道。若无此行为准则,那就常会导致误人子弟而不自知。而学者们若是因此有了偏见,盲从,那么就会导致当世的修行之混乱现象。

    不立文字

    达摩云:“若未逢师匠,溢溺凡愚;一遇明师,还沾圣位。”如果能遇见好的名师,不以妄语誑众生,便是大好殊胜因缘,这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故曰:“不立文字”。其实,关于大道真理真传,在于用新体会,开口便错,动念则乖。

    六祖惠能云:“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达摩四论:“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老子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步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当然,末法时期,我等后学,根器不足,所以只能在经典之中寻找开启我们心灵潜力的钥匙。自古,打坐不能成道,念经不能成佛,修行的重点,莫过于直指人心,只有人心开悟,才算是踏入修行之门,而心之所生,为悟,为修;而悟之所为,所践,为行;只有知行合一,方谓之“修行”。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直截本源问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xf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