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工作;学,学习。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态势下,要能更好地做好本质工作,学习成为必要的途径。
于是,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方法和理念成为我们不能逃避的话题,否则就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
让学习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并不是“新事物”,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时代都没有离开过学习。人类便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不断地学习带来更好的成长,更好的成长迎来更好的学习。
学习的方式很多,相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我很赞同“读、写、思、行”的成长模式。诸如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写作、不停地实践和不停地反思);又如朱永新老师的“吉祥三宝”(阅读,站在大师的肩上前行;写作,站在自己的肩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上飞翔)。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总是寻找着各种借口做“三不人”:不读书,不写作,不合作。
这个最美的借口就是“工作很忙”。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就这样放弃了学习。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形形色色的需求,“工学矛盾”越来越突出。
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下的学习者,有时候我很讨厌身边少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但有时候想想在这样的工作态势和压力下,何来学习?
我不知道是社会变了需要工作人员多功能,还是人们的工作思路出了叉子。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精力用到了一些不必要的工作之外的事,如果我们要拼命地去应对工作,那么,学习就成了空喊口号。
也就是说面对正常的工作,我们几乎都精疲力尽,学习谈何说起?
信息发达了,先进的电气化走进工作、生活和学习。这是人类进步的最美标志,这是人类快捷办事的最好途径。可是,我发现越是这样的“快捷”时代,反而事越来越干不完了。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节外生枝”把我们拖得很累、很累。
工作、本质工作,社会上相互协调的工作,做不完的表,迎不完的检查。有时候,我会突然大脑短路,会去想:
究竟是做了需要检查后进一步改进提升,还是为了检查才去做?
特别是近几年的脱贫攻坚、爱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我很是希望:多一些实干,少一些结果性的或者不客气地说“形式主义”性的检查。
否则,不管是哪一门工作,人员们忙得几乎吃不上饭。一天早出晚归去做这样,去做哪样。到头来,或许我们都有点懵。
比如说,我们老师要进小区进行爱卫活动,请问那种要求和程度影不影响教学?我们备课、改作业、学习专业能力还能不能做?还有其他我们不礼貌地说的“杂事”又影不影响呢?
我这样讲,不是想要分清责任,不是要撇开孰是孰非,不是说我们压力大。而是想表明“精力问题”,专心从事工作的精力,为能做好工作而学习的精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