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闺阁妙笔原创联盟醍醐灌顶
读村上春树11本书(读书札记二〇一九第一卷)

读村上春树11本书(读书札记二〇一九第一卷)

作者: 岸春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4:13 被阅读1274次

十年前,高考之后的暑假,我买了一本《挪威的森林》,读后并不喜欢。今天,于其内容,印象一点也没有,然而它留给我的“不喜欢”感觉依旧存续。去年书展和双十一,线上线下购了村上春树共十本书,大多是朋友推荐。十本书,八个书名,有散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林少华和施小炜两位先生分开翻译;《1Q84》是三册本。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在闲暇将其读毕。深知,自己绝对算不上是特别喜欢村上作品的读者,更不是阅读村上作品极多的人;不过,自信阅读认真用心。这十本中每一本,我都不止看过一遍;有时与朋友喝酒回屋在读,有时凌晨在读,有时周末整天在读。在不长不短的时间内集中阅读村上的十本书,这样的人恐也不多。必然有自我的体悟。因故有以下文字,自觉村上不至于小气到骂我。

我最喜欢的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年之礼》。林译一部,施译一部。这两本恰好是我这次阅读的最后两本,阅读完毕均在内页空白处用黑色中性笔写下即兴感受。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相对其他书,较难读。第25章写博士的试验原理,尤其如是。

《海边的卡夫卡》和《1Q84》在构思上有颇多近似之处。它们和止庵推荐的《没有男人的女人们》其实写得很一般。

短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失踪的象》。村上内心里没把短篇放在和长篇一样的地位,致使短篇不如长篇,甚至短篇成了长篇与长篇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许多短篇中的情节继续在长篇里演绎。如此,《象的失踪》尤其难得。

散文《当我谈跑步时,我会谈些什么》也很喜欢,但总觉得不是那个写《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年之礼》的作者写的。很喜欢里面一以贯之的核心:自律。这一点值得任何人参考或学习。

我阅读的几本村上长篇小说中,内容里普遍有一种超自然存在。《海边的卡夫卡》里中田在采蘑菇的山上晕去后醒来变痴,石头能开启、堵死“入口”,叫乌鸦的少年,中田在梦境中杀死的琼尼•沃克;《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冷酷仙境”部分的夜鬼,“世界尽头”里的读梦,丢失影子和心;《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年之礼》中阿柚被强奸和被勒死,扑所迷离。不必说,《1Q84》就书名而言,就充满超现实意味;里面的小小人,两个月亮(大的黄月亮和小的绿月亮),空气蛹,青豆莫名其妙怀孕。在村上的“物语”中山梨县这一地名充满神秘感,不论是在《海边卡夫卡》还是《1Q84》。高知的森林,不是现实世界的存在。这些具备悬疑色彩的超现实要素,给读者的想象世界打开了另一扇门。作为现实的“冷酷仙境”(东京)也许真的不好,虚拟的“世界尽头”(那个与世隔绝的镇子)才美。所以读梦人最终与影子别离,在小镇留下。

村上的书中,有一些描写精准致密,我非常热爱。不论是林少华,还是施小炜的译本,这样的地方都不少。两人的翻译绝大部分区别并不大,小炜先生后发优势,有局部超越林译的地方。总体而言,共同点多,亦各有所长,因林的翻译远远多于施,显而易见,译介村上先生作品,林的贡献要比施大。

有极个别句子写得啰嗦拖沓,比较做作。试举例:“雷声响后,两人以交换友好烟管的印第安人的姿势隔石对坐。”“一搬起石头,以四十五度角搬离地面。”(这两句见《海边的卡夫卡》第32章)“莫若说用牙刷摩擦空气裂缝那参差不齐的剖面。”“袖子被西德佩利康公司专门生产的蓝墨水染上了高尔夫球大小的污痕。”(《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第15章)“(三十六个小时)假定人活七十,也就是人生的一万七千零三十三分之一。”(《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第19章)就最后一例子分析,每个七十年都是如此吗?其中有闰年,平年。如果闰年多一年,或者少一年。是否还是“一万七千零三十三分之一”,显然不是。偏偏有人拾人牙慧,学人不知取舍,以别人糟粕为自己精华,丑态百出。“四十五度抬头看天空”,此类是也。只是比方。村上这种句子毕竟少。我也是挑刺。但学这种怎么也不是很好。

村上小说,不论长篇还是短篇,几乎都写到性。而在我读的这十本书中,性被描写得如同家常便饭,露骨不避任何词汇。这一点我尤其不喜欢。《1Q84》最外层框架很简单,也就是青豆去到“1Q84”的时间里找到了小学时互相理解的同学天吾。在最后一章,他们返回1984年所在的现实冬季,在宾馆交欢,那种露骨描写,我看不到与“爱”相关的存在。我不反对在小说中描写性,但认为,那描写或表达必然需要一种和村上所用手法相反的方式。性,需要超脱其世俗的内容,才可能升华至美的境地。诚然,村上如此,也无可厚非,也许作家也害怕完美。

村上书里有许多知识性的东西。作者到过的地方,读过的书。他的阅读范围很广,几乎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都在书中有所提及,或一笔带过或不厌其烦深入。村上在阅读上是接近海纳百川似的人,从马列主义,到生理学,考古,均有痕迹。似乎发现他特别喜欢俄国的一些作家,契科夫,陀耶妥夫斯基,屠格涅夫等。

因写书太多。有的情节在不同的书中被重复,如短篇《没有男人的女人们》中男子接到陌生电话告诉一直有暧昧关系的女子不会再出现,这一情节在《1Q84》中天吾身上再现。(更多参《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译后记:林少华《失去的和没有失去的,不同的和相同的》)一方面与作者在这方面的自觉意识不明显有关,另一方面与他没把短篇小说看得和长篇一样重要有关。在避免这一点上,金庸先生做得比较好。金庸自己说过,自己在书中尽量避免雷同,即使是再细微的情节。

不论如何,在我漂泊的阶段,村上君的这十本书陪伴了我一程。他日回顾,必定也是美好的。村上不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他作品在构思在文字表达在架构上,都给了我一些有益启发。这些书,对于我也是无声的老师。

一直很喜欢齐白石那句话。“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不要期待自己像某个别人一样。学习是为了成为自己。“一见杨过误终身”,郭襄那样多不好。用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年之礼》中大致意思差不多的话来说,不要被迪士尼动画片中的“七个小矮人”逮住。不要成为森林里的小矮人;而是要为自己建造一座车站。

老苏“天真烂漫是吾师”。我最喜欢。

今年阅读了许多国外作家的作品。与国内对照。证实了我一向的看法,中国在文学上从来不输其他任何国家。古代尤其如此,近现当代也不逊色。就我了解并熟知的当中,金庸,霍达,莫言,张晓风,龙应台,也都有自我境界。作为文学爱好者,写作者,我们应当自信。不要妄自菲薄。

也许我的后半生会主要阅读中国古典书籍。不限于诗词歌赋,更喜欢三教九流,杂家,神话。当然这是与村上君无关的思考。间或歇息,也会再拿起村上君的书,或者国外其他作家的书。

村上所塑造的牛河,中田我,读梦人等丰满具备个性的人物形象,进一步丰富了世界文学画廊的内容。

村上渊博的阅读知识,自律的生活。那才是高山。不竭尽的泉源 。

学习,阅读,自然共鸣,是别人无法分享的愉悦。就是如此自私。

相关文章

  • 读村上春树11本书(读书札记二〇一九第一卷)

    十年前,高考之后的暑假,我买了一本《挪威的森林》,读后并不喜欢。今天,于其内容,印象一点也没有,然而它留给我的“不...

  • 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 《遇见树》是我2023年读的第二本书...

  • 读书札记(二)

    读书札记(二) 人到中年,作为教师,一年能平心静气地读几本书实属不易。校园是个育人的地方,读书需要安静。但...

  • 2020-03-08

    《心理学导论》读书札记 泛读。完成2019年第五本阅读。没有按章节顺序整理,而是二读时融和合并地札记了。也稍有草草...

  • 听书《助推》你在无意识中被影响

    首先,听音频/深刻解读然后,看书评/真知灼见建议,读札记/感同身受 【大企业读书会 | 每天听本书】 《助推:如何...

  • 2020-03-29

    《追忆似水年华》之《斯外家这边》读书札记 读完《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斯外家这边》(2020年第六本);开始...

  • 【专业书】4.《教书记》

    作者:朱煜 本书是朱煜教育小品文。 本书从5个方面所写:教书漫思,读书札记,编书余墨,写书育儿,读教之余。 每篇文...

  • 听见/看见/感知《我在底层的生活》听书专栏

    首先,听音频/深刻解读然后,看书评/真知灼见建议,读札记/感同身受 每天听本书 | 大企业读书会出品 【音频链接请...

  • 厌倦写作了

    到昨天,简书写作“日更”130天了。 写作的题材比较宽泛。有各种活动,有游记,还有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重点是读《...

  • 读书.读人.读物(二)喜欢

    链接:读书.读人.读物(四)一扇窗 链接:读书读人读物(一)遇见 读书.读人.读物(二) 2018年11月23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村上春树11本书(读书札记二〇一九第一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br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