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情随笔罗辑思维•得到学习区
文摘:中年人-我就想让全世界都需要我_13则(20171109)

文摘:中年人-我就想让全世界都需要我_13则(20171109)

作者: TXB | 来源:发表于2017-11-13 09:30 被阅读27次

    中年人-我就想让全世界都需要我

    埃里克森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人到了成年中期的时候,需要为家庭、社区、工作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把这个急迫的需要称为 “再生力” ,有的人没有这种“再生力”,就陷入了停滞状态,具有再生力的人们会努力扮演好引导和鼓励下一代的角色。

    埃里克森的“再生力”有浓郁的精神分析学派色彩,科学上证明不了这种存在,但是用它来解释中年人传道解惑的那种冲动真的是恰如其分。

    养育子女确实是非常直接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不过也有一些人会通过创造性工作而为社会做贡献,还有的会和更年轻的人一起工作,指导自己的下属和下级员工,当“师傅”确实也是一种保持再生力的好办法。

    后来的发展心理学家乔治·瓦里恩特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 “保持意义应对僵化” ,他认为45岁到55岁之间的这个时期,成年人在追寻生活的意义,他们通过发展出对他人的优势和接纳自己的弱点来获得“保持意义”的感觉,他们认识到世界是不完美的,有很多缺陷,但还是努力保卫自己的世界,这使得他们有满足感。

    这两种观点其实点出了 “中年人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 大多数的中年人本身已经不能像青少年那样通过感官的享受而满足,他们更依赖于人群,更希望别人的认可。

    如果你理解了这个逻辑,你就会在职场上变得更强大。

    我经常对年轻的同学说,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就要尽可能地尊重你的领导,尤其是40岁之后的领导。我们说不要跟领导轻易冲突、不要在球场上把领导打得像泻瓜一样,领导在不懂装懂的时候看破也不要说破,要保持他的体面,就是这个原因。

    年轻人靠英俊、美丽、知识和运动能力被人欣赏,中年人靠经验和被需要被人欣赏。中年人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一小块地盘,当他突然看见年轻人背着十字镐和旋风铲呼啸而来,把它连根抛起又欢乐而去的时候,他一定会和这样的年轻人宣战为敌的。

    相反,做出 “大师,您的经验非常宝贵” 姿态的年轻人,做事就会特别顺利。蔺相如能和廉颇搞团结,最重要的就是不去碰对方的领域,放出话来说,廉颇将军是我们赵国的财富,廉颇就非常满意。如果蔺相如张嘴说一句“打仗有啥啊,我也会”,那两个人就再也团结不起来了。

    中年人需要额外关注的其实是照顾年迈的父母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中年人的核心需求是“被需要”,而不是“养孩子”。

    换句话说,把注意力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也许不是一个好主意。孩子仅仅是中年人收获“被需要感”当中的一个方向。

    传统的观点认为,培养一个好孩子,以后能“指得上TA”,这是比较典型的投资行为。

    在今天,这种观点应该有所改变了。

    中年人需要额外关注的其实是照顾年迈的父母这件事。中国人未富先老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的下滑都和家庭成员的重病相关。所以照料好年迈的父母,让他们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能够省下很多力气、很多金钱。

    人们关于幸福的一些传统观念,也是具有超级复制能力的错误信息。
    比如,“金钱能带来幸福”。事实上,如果没人渴望致富,我们的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但经济对活力的需求跟个人幸福的需求,其实并不一致。正是因为人们相信了这个骗局,相信了财富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为此人们才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这个骗局也维持了工业的持续运转和社会的稳定,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偏好稳定的这种价值观又促进了人们对于这个观点的传播。
    再比如,“孩子能带来幸福”。没有哪一种文明不强调生儿育女会让人幸福,人们因此认为做父母是件很幸福的事,才会一头跳进做父母的生活中。心理学家测量父母们的实际幸福度,呈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父母、长辈都在告诉我们“孩子们能带来幸福”,是因为如果不是总有新人帮助传播这个观念,我们的社会体系就会土崩瓦解,人类就会停止繁衍。
    金钱和孩子能带来幸福这样的观念,本身并不科学也不正确,但因为相信它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且本身具有传播属性,所以人们普遍相信它们。
    ——丹尼尔·吉尔伯特《哈佛幸福课(下)》| 秋秋解读


    中年夫妻更容易接纳老人

    我们之前提到过,媳妇和婆婆最好不要一起生活,不然的话问题会很多,这个情景说的其实是婆婆作为“婴幼儿照料者”的那个阶段。

    “分开住”和“不要妈”是两回事。事实上,孩子处在学龄前的这段时间,是所有婚姻当中幸福感最低的一段时光,让婆婆和媳妇在这个非常时期分开住,避免对婚姻毁灭性的打击,至关重要。

    反倒是等到中年之后,老人真正需要照料,可能会被迫和子女同住了,这个时候父母的经济地位会因为退休或者无力照顾孙辈而变弱,而度过了婚姻最不幸福时期的中年夫妻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反而更容易接纳老人。

    世界各国的家庭都面临着养老问题,比如美国在1990~2000年之间,三代同堂的家庭就增长了4%,近十几年的增长只会更多,很多少数族裔的家庭里都是姥姥带着一堆外孙生活。

    祖辈和孙辈共同生活会造成新的紧张,尤其是青春期的孙辈可能对接纳失能的祖辈这件事感到不满,这个时候夹心层必须挺身而出,不能像大宅门或者荣国府那样让老太太说了算,夹心层必须协调全家的利益,做好平衡。

    中年人转行、跳槽要特别谨慎

    当然还有一点千万不要忽视,那就是工作。

    事业永远、永远都是你的基本面。

    中年失业对一个人甚至于一个家庭都是致命打击。

    而且中国人对中年失业可以说是知之甚少,第一代参与现代职场的人(出生于1970~1980)还没有到中年失业的高发期,而对于更早一代,人们往往用“下岗”这样委婉的方式来指代这件事,这给了我们一个错觉:那是国家的结构性调整,不是我们个人的错。

    中年失业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很可能是毁灭性的。除了钱,还有那种“我再也不被人需要了”的绝望感。

    美国失业率每提高1%,自杀率会提高4%。精神科住院的男性增加4%,女性会增加2%。

    这也是为什么我回复人到中年想要转行、跳槽的同学的时候,都会先说两个字:

    谨慎。

    这应该是我们中年人最大的优点才对。

    ——熊太行《英雄攻略:人到中年,真的要认真培养子女了么》


    深度工作有助于找到信仰和价值

    能够产生“心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游戏和娱乐活动,有挑战的工作也能使人进入“心流”状态。只有当你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你会发现,有意思的工作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享受,因为工作有目标、有挑战、能看到反馈,其实跟游戏更像,而闲下来无所事事的话,你很可能会觉得更无聊,找不到有意思的事情干。

    最后,让我再从哲学一点的角度来讲一下。我讲的是求道。深度工作有助于让你找到一种信仰和价值。我有一个个人的体会,当我接触那些成功的政治家或企业家的时候,当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魅力,惊叹他们的能力,但我总是能从他们的脸上发现疲惫和紧张,说得更粗暴一点,你会觉得他们越长越不好看,相反,当我接触艺术家、工匠,甚至是熟练技工时,我能够很容易地发现,他们在本职工作中体会到了一种神圣感,活得很快乐、平静。《程序员修炼之道》(The Pragmatic Programmer)是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广受好评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把编程视为一种手艺活,这本书的前言引用了中世纪矿工的信条:“我等采石之人,当心怀建造大教堂之愿景。”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我个人的解释是,政治家、企业家,所做的一切都无法完全自己控制,天天要跟别人斗智斗勇,难免身心疲惫,相反,如果你是个手工艺人,你就只会专注一件事情,而且不会变得傲慢。再杰出的木匠,也不会觉得自己有资格点评国际政治,相反,他们会逐渐懂得对自然和传统的敬畏。

    四种深度工作哲学

    我们该怎样修炼深度学习能力呢?

    纽波特讲到,你先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哲学。他列举了四种工作哲学。

    第一种叫隐居哲学。

    这是一群隐居者,跟外界很少联系,甚至连email都不用,远离尘嚣,只是专注于研究。这种工作哲学可能只适合一小部分人,他们只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潜能,而无须看这个世界的脸色。

    第二种叫双峰哲学。

    这种工作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一块时间用来深度工作,另一部分时间到红尘中走走。你可以按周来划分,一周有一半时间深度工作,另一半时间处理杂事。如果是按年来分,你可以选一个季节集中完成深度工作,很多大学教授就是赶在夏季或休假时间做研究。

    第三种叫节奏哲学。

    这种工作哲学是把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的时间分配,用一种严格的日程安排固定下来,也就是说,每天都要留出固定的时间用于深度工作。比如,每天清晨或是晚上,趁着自己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完成深度工作,而在其它时间处理日常事务。

    第四种叫新闻记者哲学。

    遵循这种工作哲学的人往往事务繁忙,但具有极强的自控力,可以随时在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之间切换,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前一分钟还在和人在酒桌上把酒言欢,后一分钟就已经开始转入深度工作模式。

    哪一种工作哲学适合你?这取决于你的工作性质、工作习惯,以及你的自控力。拿我来说吧,我大概是双峰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交替着用。我没有办法做到隐居哲学,估计万维钢老师能做得到。节奏哲学我也不适应,我不习惯每天按照同样的日程安排工作。当我时间相对自由的时候,就采用双峰哲学,一周留出来一两天的时间见见朋友,出去转转。当我活动安排得较满的时候,就只能是新闻记者哲学。比如出差的时候,到了酒店,直接叫一碗面条,然后就打开电脑工作。

    ——何帆《品格的进阶4:如何培养深度工作能力》


    更多的心流出现在工作状态而不是休闲中

    社会学领域常常需要搞调查,有些人搞调查,可是调查结果往往和调查前的预判如出一辙。这怎么能不让人心生疑问呢?好的调查一定是调查前对结果没有把握,调查后的结果甚至还会令人惊讶。

    米哈里的调查就是好的调查。通过调查他发现:

    第一,获得心流体验的,工作状态时是54%,大大高于休闲时的18%;

    第二,面对“我现在是否宁可做别的事情”这一问题时,回答“是”,也就是愿意停止正在做的事情的受试者中,正在工作的人大大高于休闲的人,哪怕受试者正处于心流的状态。

    这真是个值得思考的悖论。米哈里的解释是:很多人屈从主流文化,认为工作是强制的,不去理性地比较自己工作与休闲的状态。

    更多的心流出现在工作状态,而不是休闲中,这一结论符合米哈里的一贯认识。他引用弗洛伊德的话解释说:“快乐的秘诀在于工作与爱。”

    能够产生“心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游戏和娱乐活动,有挑战的工作也能使人进入“心流”状态。只有当你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你会发现,有意思的工作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享受,因为工作有目标、有挑战、能看到反馈,其实跟游戏更像,而闲下来无所事事的话,你很可能会觉得更无聊,找不到有意思的事情干。
    ——何帆《品格的进阶4:如何培养深度工作能力》

    要选择一份与你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

    我常对学生们说,你们一定要选择一份与你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不要干了十年后才发现你已经穷尽了这份工作的全部奥秘,对这个领域感觉索然无味了。因为我很怀疑中年后能否重新学着干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我用下棋跟他们直说,智商高的不要选择跳棋,要选择围棋,因为围棋艺无止境,能长久吸引你的注意力。

    ——刘苏里《009 | 郑也夫第四讲:从工作中获得心流体验》


    为什么封建制复兴不起来?

    这个问题陆机没讲,我来替他讲: 主要原因就是封建制的行政效率太低,皇帝的政令很难被贯彻到地方,所以皇帝没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们看实行封建制的周代,国泰民安就是最好的整治效果,周天子既不想,也没义务,更没能力引导全国人民发展经济。再看明清两代“改土归流”的努力,皇帝总想把自治区的世袭土官改成郡县制的地方官,因为对于皇帝来说,可以控制的地盘才是自己的地盘。地方官的任期不能长,长了就容易形成近乎于封建诸侯的地方势力,当地人对长官和地域的认同会高于对皇帝和国家的认同,皇帝不好控制。这就难怪郡县制对皇帝最有吸引力, 因为它也许不是对老百姓最好的制度,但绝对是控制力最强的制度。生活的可控性越强,人的满意度就越高,这是人性使然,对皇帝也一样。

    ——熊逸《33.4 | 陆机《五等诸侯论》:再谈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优劣》


    方法:一万次实验法则

    也许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法则,这个理论说,要成为任何领域的世界级大师,你需要进行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红杉资本的微信公众号“红杉汇”编译的一篇文章说,刻意练习在不变或者变化慢的领域或许管用,但在科技、商业等快速变化的领域作用很小。这篇文章介绍了另外一种做法,叫做一万次实验法则。比如,亚马逊CEO贝佐斯说:“亚马逊的成功是每年、每月、每周、每天进行多次实验的结果。”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也说过:“我最为自豪的事情之一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测试框架……在任何时候,都不只有一个Facebook版本正在运行,而是一万个左右。”

    文章说,人们之所以不喜欢做实验,是因为实验非常耗时间,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并且大多数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其实足够多的实验会增加成功的胜算。由于你会从之前的实验吸取教训,所以每个后续实验的质量都会提高。有了这些经验,你的成功曲线会呈指数性变化,而非线性变化。而且,如今的科技工具能让任何人将其实验数量增加一个数量级。

    进行实验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提出一个假设,通过测试验证假设是不是正确,再分析结果,并基于得到的结果,提出的新假设。一万次实验法则要求我们,每天不再是列一个待办事项清单,而是一个“待实验”清单。达・芬奇传记的作者之一沃尔特・艾萨克森说:“每天早上,达・芬奇的生活习惯都是列出他想知道的事情,比如,人们为什么会打哈欠?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样的?”

    一万次实验法则还要求我们,要不断寻找搜集数据的机会,在检验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刻意的思考过程。

    文章建议,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两个步骤来进行实验。首先,确定至少一个可能会改变你生活的头等实验。它比较省时省钱,可能会改变生活,并具有合理的回报概率。其次,每天进行三次实验测试。在一天开始的时候,你要确定自己想要进行的三个测试。全天收集数据,并在一天结束之前分析结果。

    总之,你可以先进行一个月,看看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李翔知识内参

    甚有启发,不要指望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可用在三件事上。

    动物两性间能形成婚姻的根本原因

    其实从本能层面看,影响两性结合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攻击本能、性本能和亲和性结对本能。

    攻击本能是动物为了生存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本能。每一个动物都天生拥有攻击性,攻击性的强弱决定了动物的性格,攻击本能会让动物两性之间相互远离。

    第二个因素,性本能。顾名思义,就是动物天生的寻求和异性交配的本能。在发情季节,性本能会克服攻击本能,让动物不顾一切地和异性交配。

    第三个因素,亲和性结对本能是科学家们最晚发现的一种本能,指的是某些社会性动物天生就有的,和其他个体结合成稳定伴侣关系的自然倾向。事实上,正是亲和性结对本能,才让动物两性间从相残走向相爱。

    性本能虽然可以抑制两性间的攻击本能,让两性走到一起,但是一旦两只动物或两个人的性欲望得到满足,性就没有办法再让他们继续待在一起了。所以性本能不是婚姻产生的原因。

    而另一些动物,比如文须雀,雌雄两性之间会有感情深厚的婚姻关系。一旦一只文须雀和配偶结成了亲密的婚姻关系,它会把全部的感情投入进去,这样就没有办法再和第二个配偶结婚了。就算是因为意外,配偶死亡,文须雀有了第二次婚姻,那这次婚姻的感情也肯定不如以前,因为它的感情已经耗尽了。

    根据这个现象作者总结说:婚姻关系是否稳定,取决于伴侣双方的结对本能有多强。这包括两个伴侣先天的性格是不是亲和的、它们之间有多和谐,以及配偶中的每一方对这份感情的投入有多深。

    人类能从动物的婚姻中学到的东西

    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人类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的形成,建立在人类天生就有的亲和性结对本能之上,一对夫妻之间婚姻是否和谐,也主要取决于夫妻之间的感情。除了这个以外,无论是人的理性,男女之间的性吸引力,还是物质金钱等等,都不是影响夫妻间婚姻是否和谐的最关键因素。

    作者认为,当今社会的离婚率普遍越来越高,归根到底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一对情侣结合在一起,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维持持久的婚姻关系。他们误以为性的吸引力是幸福婚姻的主要成分,但实际情况是,单单基于性吸引力的婚姻,会像基于金钱和地位的婚姻一样,贫乏而又不稳定。动物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拥有一段理想的婚姻,最重要的是夫妻双方的性格是不是合适,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算不算和谐,以及两个人愿意在这份婚姻中付出多少感情。

    金句

    1. 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实行终身的一夫一妻制,根本原因是人类本能中有一种亲和性,这种亲和性让男人女人能够摆脱性的短暂诱惑,一直相互依恋地生活下去。

    2. “自然界是先有雌性还是先有雄性”这个问题,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动物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先有雌性后有雄性。

    3. 其实自然界中两性关系的种类很多,比如无婚姻关系,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季节性结偶关系,还有同居婚姻等等,但不管是哪种两性关系,都是特定物种适应自然选择的结果。

    4. 事实上,正是亲和性结对本能,才让动物两性间从相残走向相爱。

    5. 基于性吸引力的婚姻,会像基于金钱和地位的婚姻一样,贫乏而又不稳定。

    ——维托斯·德吕舍尔《从相残到相爱》| 田正赓解读


    1. 恐惧是人针对明确危险的反应,而焦虑往往没有特定的针对的对象,它在更深的层面攻击着我们。

    2. 在远古时代,焦虑本来的功能是保护我们,让我们时刻对潜在的危险保持警惕避免受伤。

    3. 我们常常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其实成年人更容易焦虑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压力变重,更是因为我们的眼界变宽了,接触到的未知越来越多,焦虑也就随之而来。

    4. 当我们开始规划怎么去解决的时候,焦虑也就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动力。

    ——罗洛·梅《焦虑的意义》| 梁境心解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摘:中年人-我就想让全世界都需要我_13则(2017110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sa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