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解忧杂货店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申城百味书屋
上海颇有名气的小弄堂,如今我美味的早餐在哪里?

上海颇有名气的小弄堂,如今我美味的早餐在哪里?

作者: 青璇小憩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09:16 被阅读8次
上海颇有名气的小弄堂,如今我美味的早餐在哪里?

虽然上海的夏天有稍许闷热,但比起前几天俊红婶婶戏说的帝都桑拿天来,那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京城逛了南锣鼓巷以后,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怀旧的感觉,像是怀念小时候跳过的橡皮筋,踢过的踺子,玩过的抛沙袋跳井字格绑红领巾游戏等等。

那些都是六七十年代玩的有趣而解闷又锻练身体的活动。比起现在的手机电玩等游戏似乎是单调了一些,但却是我童年所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

齐白石故居,婉容故居都在老北京的这条胡同巷子内,历史的沉淀,名流的气息,古朴又风雅的建筑足以让我的心绪飘渺,神游像外。即使我那么的爱上海,但此时心中不免也有了些许偏心。

回沪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趁有空去寻找一番老上海的风情,离家最近的就是北皮石巷后面的一条老街~金家坊里弄。

说实话,我虽然小时候不住这儿,可后来儿子小学读书就在此地附近,曾经每天早晨送完儿子上学去后我邀了一个闺蜜家长一起在金家纺喝最美味的豆浆、吃最酥脆的油条、大饼和可口的粢饭团等。

这家店主是安徽人,在金家坊弄堂里已经开了十几年的早餐铺了,铺子很简陋,就在老城厢的木屋子前面搭了一个简易帐篷,用来遮风挡雨,一个发了黑的烧饼炉子,一张长条擀面桌子,一张木制四方桌让客人就餐,一张L型长桌用来放碗,盛豆浆和招呼客人并收早餐钱,老板娘和伙计都还年轻,三十出头,说话礼貌,待客热情,所以这家临时小铺子人气还是很火的。

一张四方桌只能一次就坐四位客人,于是就在马路对面又陆续摆出了五、六张桌子,客人也是络绎不绝,除了坐堂还有很多旁边的居民特地来外卖的。

说句实话,我觉的他家的豆浆油条都远比永和豆浆和肯德基麦当劳等做的好吃,也许我不是特喜欢那些品牌店的浓郁的豆腥味,而这家的豆浆浓淡相宜,甜淡合适,口感真心怡人,尤其再配上他家的油条就更没话说了,有时意犹未尽地想再来一碗豆浆一份油条,但是肚子实在是撑不住了。

有时大热天的我也要特点跑过去喝一杯豆浆,浑身汗淌淌滴,真像是洗了一次桑拿浴,而味觉的满足感还是让人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那些上海老爷叔有时候也会和你搭讪,当然都是善意的多,有时候他们几个围坐一起,一边喝豆浆一边噶山胡,喝完豆浆一抹油光发亮的嘴巴,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几位老烟枪笃悠悠地吞云吐雾了起来,然后一个个都大谈阔论,从假奶粉,食品卫生,地沟油一直可以聊到文革,老历史等。

这种景象就是上海老弄堂里的最普通最平凡的百姓生活,我常常会沉浸在他们的语言之中,仿佛看到了童年时外公外婆之间的点点滴滴…

金家坊在老上海也算得大名鼎鼎,上海人若不知老城厢里的金家坊,你就不是老上海。

从前金家坊还是沪上旧货自由市场的交易地方。

每天清晨不到五点,就有人在街道两旁设摊,从古玩,文房四宝到曰用品,瓷器、杂物等等应有尽有,而淘货人也从四面八方赶来,街上熙熙攘攘,行情行市。

从老西门旧货市场一直延伸至方滨路再至金家坊,而如今的金家坊却已然成了一个自然的菜市场,有些春饼卷子要走进弄堂人家的厨房里才能买到。

同时也开了两三间的燕子店,所谓燕子店就是杂货铺,小烟小酒小东西都有,店铺很小是由人家的一间门厅改造而成,上海人俗称燕子店,即小的意思。

那时还没有城管,也没人来收你设摊费。设摊的先来先设,形成默契,每到晚上九时左右市场全部自动清空,整个市场也无人管理,但井然有序,一切似乎很顺应自然。 这是一个很具历史感的场景。

这次我从北京回来后就直接去了金家坊想去喝魂牵梦绕的豆浆油条,可是令人大失所望,那个临时店铺静悄悄的,空无一人,似乎有一种人去楼空的感觉,我顿时呆立在那儿,半响回不过神来,等我魂儿回到现实中的时候,我看到旁边的一家小菜场,其实就是摆在家门内的日用鸡蛋蔬菜,我不解地问老板道:豆浆油条怎么没人了呢?

那位老板漠然回答:他们回老家了…

那你知道他们还回来么?

这,不清楚啊,他爱理不理地答道。

我心有不甘,而且还带着疑惑,我走过去一百米多的路,又去问了附近的邻居和穿着城管服装的人,他们都说是被城管赶走了,因为前段时间上海各个区都在争创文明城市,而路边设摊明显是违反了市容环境规则。

我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曾经我最爱的上海美食,如今却因为影响市容为了争创文明单位而销声匿迹了,唉,我只能想这事物也许就是矛盾的,有好的必有坏的,有积极的也必有消极的,正如事物要一分为二看待一样。

所以,我也不必心中太失落,毕竟城市的文明建设总比满足我个人的囗腹之欲要重要得多,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我想,那安徽老板以后靠什么来养生呢?他们的孩子可都是在上海长大,在上海就学的啊,现在就这样无奈地回老家去了,他们心中的难言之隐更是让人生发一种同情之心。

我想借此文来怀念那豆浆油条的味道,也祝愿老板一家人能重新找到如意的工作和生活。

《小青杂谈》公众号原创

相关文章

  • 上海颇有名气的小弄堂,如今我美味的早餐在哪里?

    虽然上海的夏天有稍许闷热,但比起前几天俊红婶婶戏说的帝都桑拿天来,那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京城逛了南锣鼓巷以后,心...

  • 那年我写的一出戏

    因为出生和成长在上海的老弄堂,所以对石库门颇有感情。在如今一天到晚不断拆除石库门的情况下,着实想呼吁一下保护这样的...

  • 上海弄堂里的小性感

    有人说如果把每个城市用性别来确定,那上海一定是以为女性,柔美而优雅。上海的标志不只是东方明珠、高楼大厦,那不是骨子...

  • 我眼中的田子坊

    田子坊-上海的海派弄堂时尚地域。 田子坊,凌乱却不张扬,猖狂却略显高雅,小资而又不乏舒适。如今,这个古老的弄堂里布...

  • 书评|花开花落终散场

    许多故事衍生了上海弄堂,上海弄堂里衍生了许多故事。这座城市在两百年间经历了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上海的弄堂是殖民文...

  • 上海弄堂

    “咸鸭蛋,草鸡蛋。。。” “收留声机电视机,收老旗袍老家具。。。” 这是我在弄堂最常听到的声音。 在沪10年,最...

  • “弄堂”不是上海的专属词,也不是所有的弄堂都叫“石库门”

    “弄堂”古时候写作“弄唐”。“弄堂”不是上海的专属词,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江南古镇的弄堂诞生于南宋。 上海的弄堂是...

  • 童年夏日的故事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上海弄堂里,夏天的晚上,大人小孩都是在室外过的。 热天的上海,屋里哪里待得住?不光是热,你在房间...

  • 上海弄堂的早晨

    说起上海弄堂,一般指石库门里弄,那些在弄堂里住了很多年的老伯伯老阿姨们最有发言权,因为那里不但有他们的生活,更有岁...

  • 上海的老弄堂

    很多人都描写过上海老弄堂的生活场景,在他们优美的文笔下,那些远在异地他乡的读者,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上海老弄堂最...

网友评论

  • 随心的夏天:开头看的津津有味,到最后却不是滋味:sob:
  • 文H:🌻🌻🌻👍👍👍

本文标题:上海颇有名气的小弄堂,如今我美味的早餐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qq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