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生存下来是基本前提
甭谈什么高大上,能够生存下来才是基本前提。
当凭自己个人的条件,饭都吃不上、病也看不起的那一刻,张丹丹才明白这个最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
当张丹丹没有能够有稳定收入的体面工作、缺乏创业的勇气、能力和资源、又拉不下面子去干非常接地气的工作、做生意的买卖没有成本又嫌弃人际关系的纷扰、依赖配偶吃软饭如哽在喉的时候,那一刻,张丹丹才后知后觉的明白:生存空间,竟然变得如此的逼仄起来。
当张丹丹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开始留意周边的人事。后来,一些人事的发展,似乎验证了张丹丹的观点,自己得出的结论并没有错得离谱。
在经历了三年的yi情后,一些曾经客观存在但隐性的问题,突然变得具体显现出来。
生产空间变得逼仄的人,远不仅仅是张丹丹一个人。
张丹丹的微友圈里,有一位做最基层jin融工作的微友A,在前一个月,给张丹丹发来一条信息:“国内既有人口中,有7.2亿人负zhai,XX时代来了,来我们这个行业干吧,市场是一片蓝海……”。
张丹丹直接看懵了,月供N年的fangdai、chedai、年供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的bao单,多人负zhai是算正常的,但7.2亿人口负zhai,还是超过了张丹丹的想象力。张丹丹寻思:也不知道这位发信息的微友,这个数据是否属实?
张丹丹推测:就算数据即使有偏离,但既有国内人口中,多人fuzhai应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既然大家都fuzhai,除了生存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等刚需品能够有稳定的销路,又去赚谁的米呢?
当米不好赚的时候,可有可无的产品或者服务,定会被买家直接划出购物清单里。
至此,张丹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能够成功转型,从经典的白领或者金领直接承包山头农耕去了,或者干脆直接转型菜篮子的生意。
早两天张丹丹站完桩回程的时候,走进一家超市顺便买点蔬菜回去,谁知这地儿,也能够爆出料来。
张丹丹以前觉得收yin员的工作,也谈不上啥高大上,一整个工作时间段内,重复几百遍同样的动作,同时,还有随时被智能支付替代的危险,只是份勉强谋生的差事而已。
谁知在2023年年末,在X小区的Y超市柜台,正在把干这份工作干得起劲的W先生,人家曾经可是妥妥的金领,是北方A市的一家大型企业的厂长。
再金领,也是东家的产业,随时有被他人替代的风险,市场不景气就更加。而在X小区的这地儿,估计W自己是东家了,虽然经营风险自负,但也算妥妥的完成转型了。况且,店内的产品来源渠道,绝对占有优势,能够稳稳的在X小区的住户群中分得一杯羹。
张丹丹也算是长见识了。目前的大环境,能够生存下来才是基本前提。
图文简书首发,尊重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