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4080/5b64dfd081b97c69.jpg)
曾经买过好些英语学习资料,有杂志报刊类,有美文欣赏类,演讲类,也有名著类,但名著类大多是中英互译,比如书虫系列,纯英语的是中译经典文库,但一直都是断断续续地阅读,也从没有真正阅读完一本纯英语小说,当然既然我有意写这篇文,也就是说我发现了英语阅读的突破口,这是非英语专业人员的一道学习曙光。
这套书买于4月,直到十天前才被我拿出来,并正视它,这是一本本由外国人改译出来的书,我想和而今一些作者用自己的白话语言改说历史名著是相似的,改译的结果是更加现代化,语法和词汇也更简单,让我们能够更立体地去了解一国文化而鲜有阻碍。我之前购买的是3000词的床头灯阅读,由于个人并不喜欢中英互译的书,属于选择了纯英语这款,但通过阅读,我想个人的阅读能力在5000词,6500词,因为3000词的于我可以一天阅读一本(150+页左右),并写下读后感或总结,速度是可观的。这是这系列书籍的特色,采用词汇量分级方法使学习呈阶段性增长趋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4080/c3088b62546e6232.jpg)
最近阅读的几本书,有三本之前都有看过相应的改编电影,所以阅读时就能回忆起电影情节,也知道电影版的改动幅度并不大。这里还是依次来说书。
《儿子与情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4080/b5cdfabfe9c885c6.jpg)
这本是劳伦斯的作品,当然一早在大学就有听说,并想当然的认为儿子和情人是两个人,所以写作主角应该是一位父亲,这是比较中国式的思维,因为父与子之间的女人争夺赛却在历史上时有发生。那么言归正传,《儿子与情人》说的是一种恋母情结,也叫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系希腊神话故事的一位英雄),所以内容是围绕一位情感上失意的母亲以及他的儿子们来写的,她的失意来源于其老公的酗酒,也就是平庸碌碌,而她却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只因父亲的生意亏损,大有点家道中落之感。因而面对着作为矿工的老公,她将更多的希望和情感倾注到自己儿子身上,虽然她也有女儿,我想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女性地位仍旧不高的原因,男士仍是经济来源的主要支撑。但她的大儿子却不幸去世,所以二儿子才承受了更多的爱与束缚,当然他最终成长了,在他母亲死后,在他经历了两段不同类型的感情之后,母亲的死让他收回了这种另类的情感,并决定投身于艺术。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4080/e5f58500f341a0b3.jpg)
这本小说同样是劳伦斯的作品,情色部分大大增加,可以说和渡边淳一,王小波等一样,赤条条地写到"性",但立意却有不同,这里的查泰莱夫人与包法利夫人都有偷情,当然安娜卡列尼娜也有,但目的却有不同,选择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当然还有性格上的不同,因而导致包法利夫人更容易被诟病,而查泰莱夫人则更容易被接纳。
这本书的开始就写到了查泰莱的不幸,即失去了双腿,当然这并不是他与夫人最终分开的原因,因为经历了开放的青春时代的查泰莱夫人深知男性对性的渴望的肤浅,这是她不会轻易越雷池一步的主要原因。查泰莱让人更不能接受的是他的傲慢与等级观念,这种傲慢带有深入骨髓的不削,与《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是不一样的。
庆幸的是查泰莱夫人最终找到了合适的情人,即使他只是个仆人,守林人,这是一种等级观念的冲破,因而可能没有太多人去计较查泰莱夫人意图将自己的孩子取上朋友的名字,并打算交给自己的老公以此来断绝关系的非慈母的行为。这本书值得写一篇书评,但见后续!
参见:
Lady Chatterley's Lover: The Love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简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4080/f55fb0b124104fb9.jpg)
《简爱》夏洛蒂勃朗宁的代表作,无疑可以归属为灰姑娘版的童话故事,Plain Jane也许都来源于这本书,简成了普通女孩的代表。
简的一生是充满正气的,如果说《飘》的女主角在战乱中活下来是一种勇气,那么简则是更加勇敢的。因为她的活着像是从贫民窟里爬出来的,简不是如《娜拉出走》一般一时意气用事的姑娘,鲁迅在写《娜拉出走以后》时也做了深入思考,她是那个时代的女性励志人物的代表,她身上发着两种光,一则是独立之光,这是她渴望平等的前提,一则是善良,虽然她并不信仰在孤儿院里学习的那一套让人失去人格的基督教义。
这里作者塑造了简的堂兄,一个极端的传道士与其相对应,而在孤儿院里,也塑造了一个简的好友的无斗争的求全形象来做对比。可喜的是简最终获得了幸福,她也宽恕了那些未能善待她的人,简无疑是最符合中国现代大众审美的一类女性,这也许是《简爱》畅销的原因。
当然在对待感情上,简有自己的判断,没有在意世俗的年龄观念,但在是否做"情妇"的问题上她又选择了拒绝,这一切都是她独立的结果,可以说这种独立精神就是《简爱》的精神实质。
《傲慢与偏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4080/cd37b83d69a2bde8.jpg)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作品,它所包含的等级观念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的等级观念有些相似,但不同的是文里的达西更看中的是言谈举止的实质,而非一棍子打死的那类傲慢。在对待伊丽莎白时,他指出了她母亲和妹妹们的言行不得体,却仍旧爱着这个来自比自己地位低的家庭的女孩。
这里灰姑娘的童话再次上演,可喜的是误会终究解除,伪善的人被识破,"傲慢"的人被理解,偏见的人被原谅。相比其上简,伊丽莎白的爱情的到来源于她的正直善良,因为伊丽莎白的时代甚至女性没有继承权,更难言独立,而简爱却获得了遗产。从时间上看,《简爱》也写在《傲慢与偏见》之后的几十年,也许是时代和家庭特征赋予了女性不同的性格特征。
《飘》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4080/9d9325e9392e5493.jpg)
《飘》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不太能理解Gone with the Wind的意义。一切随风,如释重负。
这是一部由于战争苦难所带来的变革,描写的是美国著名的南北战争,作家是玛格丽特米切尔。书中有战争的苦难,也有女主人公斯佳丽的情感变化,她在文中的成长经历是本文的重点,感情上的认识让她读懂了爱,这是经历了三段婚姻的结果,而生活上的认识让她成了一位那个时代的女强人,这点应该也是受了女性独立意识的影响,虽则她仍是那个年代的另类,比如在老公的丧期间参加舞会,比如从事抛头露面的工作,且颇有经济头脑。
说她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不为其过,因她敢爱敢做的性格,也许她也是一阵风,来过,去过,不留痕迹,即使她的母亲死了,两人老公死了,她的初始情敌死了,她的孩子死了,她的第三任老公离开了,很多战士也在她眼前死去,家园成了废墟,她都坚强的活着。
她活着靠的是一种力,一种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力,同余华的《活着》有些相似,可她的活着方式更为高调,张扬。
参见:Gone with the Wind: To be alive
这就是这些天来看的纯英文名著的简要,除了玛格丽特米切尔是美国小说家外,别的都来自于英国,且时代跨度为十八到二十世纪。所描写的女性也有着时代特征,渴望独立的意识也有所显现,但毕竟英国还是个有着历史的国家,虽也有涉及到战争,但更多是战后的平静,而米切尔所塑造的斯佳丽的性格则如美国战争一样具有杀伤力和迸发性,我想也和美国多元文化下的开放思想有关,无论是莫雷尔夫人的家庭主妇形象,还是查泰莱夫人的冲破阶级观念形象,还是简爱的独立形象,伊丽莎白的正直形象,以及斯佳丽的女强人形象,都是不同的女性代表形象,人物有限,虽难说是一座女性特征陈列馆,却也实则包含了男权社会里对女性寄予的大多数希望和美德,值得阅读!
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第三期
第八十四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