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作篇》曰:尧作围綦。
这是最早的关于围棋的文献记载。然考古并没有相关的出土文物来佐证这个说法。虽不能确切认其为真,但可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帝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开启其智慧。当前国际国内都认可这一种说法。
先秦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言:“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我们的成语“举棋不定”就来源于此。二人对弈,对弈者的神态,心态,昭然而现。这是最早的,描述下棋的文献。用来做比喻,可谓众人皆知,围棋至此时,已经较为成熟。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此处所谈之弈,当为围棋,是士大夫阶层修身的工夫习练。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围棋是一种益智的游戏,算是一种奇门,算不上中正之道。窃以为围棋中,多较胜负,争先后,多杀伐之气。但虽如此,亦是锻炼智力的好的方式。我们可以想见,在春秋时期,围棋已经在士大夫阶层颇为普及,成为一种修身进德的技艺。
《孟子·告子》记载:“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这是文献记载的一位棋手,弈秋。算是全国性的棋艺高手。我们可以看到,围棋伴随着竞技之意,类同今日的比赛。
两汉
《西京杂记》卷三曾有西汉初年"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
陕西西汉汉阳陵遗址出土的陶质围棋盘
在阳陵帝陵南阙门遗址出土了一件汉代陶质围棋盘,该棋盘并非陪葬品,而是守护陵园的人利用一块素面青砖刻划而成的,出土时已经残破,外观呈不规则五边形,残长28.5~5.7、宽17~19.7、厚3.6cm,两面均阴刻,其线条不直,从较完整的一角向内和向上的第四条线的相交处刻划一斜叉,用来表示星位。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围棋盘。
1952年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的一件石质围棋盘则比较完整。此棋盘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格局纵横各17道。
我们从文献和考古两方面探求我们围棋的历史,是较为可信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初的格局并不是纵横19道。格局是变化着的,尧造围棋的时候,我们不得而知。
马融在《围棋赋》"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
在汉末,在即将到来的三国智将争锋时代的到来,围棋里正演绎着天下的格局!
三国魏晋南北朝
曹魏时期邯郸淳的《艺经·棋品》的记载“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西晋刘宝墓出土天然海卵石围棋子
1975年在山东邹县发掘的西晋刘宝墓中,竟然有一副装在灰色陶盒里的基本完整的围棋子,黑白色天然海卵石磨制的,圆形,共289子(也有说272颗棋子),与17道棋盘是相适应的。
《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
白釉瓷围棋盘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高4厘米、边长10×10厘米盘呈正方形,其上纵横各刻19道直线,共计361个交叉点,中央和四角分别刻出天元和角星。盘面及四侧施白釉。这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19道围棋盘。
唐
《五言咏棋》其一
李世民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其二
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
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
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
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
唐玄宗专门为棋手们设置了官职“棋待诏”,这种专业棋手的制度直至南宋终止,延续了500余年。
围棋十诀 唐·王积薪
一. 不得贪胜 二. 入界宜缓
三. 攻彼顾我 四. 弃子争先
五. 舍小就大 六. 逢危须弃
七. 慎勿轻速 八. 动须相应
九. 彼强自保 十. 势孤取和
随着诗文、棋谱等文化进入围棋的世界,围棋开始了新天地。今天我们先行探索到这里。围棋小史,上中下三篇,上篇就到了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