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对耶稣说:“你讲道为什么总是用比喻?”
耶稣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为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些百姓的心是油蒙了的,耳朵发沉,眼睛紧闭,要等到眼睛看见,耳朵听到,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耶稣又说:
但你们的眼睛耳朵有福了,因为你们看见听见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所听的却没看见、听到。
这两段话,其实是耶稣和门徒之间的私房话,本不该外传的,只是从前的人老实,将耶稣的话还是传了出去。
这世界大多数人愚昧,极少数人是精英,这是规律,凡人不忿也没用。
所以,耶稣讲的话,他总是怕凡人听不懂。
前面司马讲过,抛开耶稣是圣人不说,耶稣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哲学家,他参透了人世的真谛。
这个世界的真谛向来就不是外露的,是隐蔽的,需要人去参,去悟。不然,凡人马上就能明白的东西,如何叫真谛呢?
所以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将人分三六九等,资质好的和资质不好的,教的东西不一样。
你看,耶稣讲道,常用比喻,东西方也一样,老子庄子也喜欢用比喻。
为何宗教家,哲学家都喜欢用比喻呢?其实是不得不用比喻。
如果不用比喻,大多数普通人听不懂,你讲也是白讲,徒劳无功。
所以从西方史诗到中国的《诗经》,几乎满篇都是比喻,因为这些东西本就是普通劳动人民创作的,也是给普通劳动人民读的。
从前的政治家,纵横家,说服人总是先用一段比喻,为什么呢?比喻好懂嘛!
特别是在早期,人类的智力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人类的大脑还处在发育的初期阶段,自然是怎么好懂怎么讲。
用比喻,是为了说个明白。你看民间戏曲里动不动有这句:我把XX好有一比呀!
真的相爱的人,用眼睛就能对话。智者相视而笑,却已过招千百次。普通人,你对他讲深了,没用,你讲龟兔赛跑,他自然就明白。
数学和音乐,之所以难学难懂,是因为没有比喻,是抽象的。
绘画是比喻,文学脱不开比喻。
比喻是大师们苦中作乐,不得已而为之。
庄周要是满篇讲哲学,估计无人能读懂,文字也流传不下来。
他讲“北冥有鱼”,讲大鹏展翅,用的都是比喻,取材于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物,于是老百姓就都明白了。
网友评论